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屈原《离骚》课件.ppt

屈原《离骚》课件.ppt

14
《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大量 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大量运用“香草美人” 的比兴手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 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 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 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离 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1
谈谈屈原的外貌、风度和品德情操
血统高贵 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 服饰华美
勤勉修行 自强不息 赤胆忠心 胸怀大志 嫉恶如仇 鄙视群小 为了理想 不计安危
帝高阳之苗裔兮,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19
思考:从7-12节的诗句中找出以下问题的 答案:
1、你认为,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2、他在诗中是怎样阐发其政治理想的? 3、在楚国振兴中他是怎样做的? 4、而诗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又是怎样的?
20
• 明确: • 1、其理想是实现圣君贤相的政治。 • 2、国君必须举贤任能、革新吏治,实行“美
政”。运用了“托古喻今”、对比的手法,表达 忧国情怀。 • 3、他 “忽奔走以先后”“謇謇不舍”勇于担当 振兴楚国的重任。 • 4、“党人”的“偷乐”,楚王的昏庸,楚国陷 于“路幽昧以险隘”的危境。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22
《离骚》语言艺术特色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 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手法,使语言生 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中有何作用?
过渡。它引出楚王不举贤用能不珍惜时间将灭亡 的道理,开启下文,抒爱国忧国情怀。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体现屈原什么品性
胸怀大志、忠君爱国的高洁志趣.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小结:1-6节叙述了自己 的身世、品质和自修。
18
7-12节主要内容? 写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3
4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 收,后因屈原投江这一天 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 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 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 人节”。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还 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 抚慰屈原忠灵的古俗世代 相传并延至今日。
5
关于屈原
6
屈原(约前339~约
前278):名平,字原。
班固释“离”为“罹”,以 “离骚”为“遭忧作辞”;
王逸则说:“离,别也;骚, 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 的忧愁。
离 骚
13
《离骚》内容简介
《离骚》前一部分追忆往事,偏 重叙写现实;后两部分探求未来, 偏重驰骋想象,最后回到现实, 结束全篇。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 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 “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 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 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 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 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 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2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
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
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
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
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
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战
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
治家、第一位诗人、第一
位爱国诗人、第一位浪漫
主义诗人。1953年,屈原
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
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
念。
7
屈原因出身贵族,
又明于治乱,娴于辞
令,故而早年深受楚
怀王的宠信,位为左
徒、三闾大夫。屈原
吾路 将漫 上漫 下其 而修 求远 索兮 。,
屈 原
1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 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 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 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 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
业,对内积极辅佐怀
王变法图强,对外坚
决主张联齐抗秦,使
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
国富兵强、威震诸侯
的局面。
8
但是由于在内政
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
屈 原
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

锐的矛盾,由于上官
贬 离 开
大夫等人的嫉妒,屈 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

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

顷襄王的放逐。流放
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
湘二水之间。
9
顷襄王二十一年
(前278),秦将白起
以 死 明 志
攻破郢都,屈原悲 愤难捱,遂自沉汨 罗江,以身殉了自 己的政治理想,以 明自己忠君爱国之
志。
风萧萧兮汨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
屈原的作品
《离骚》、 《九章》、《九歌》、 《天问》《渔 父》、《招魂》 等。《离骚》是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 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出现, 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 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 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 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11
“风骚”一词,泛指文学,原指《诗经》
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 集。《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 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2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
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 千四百余字。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释为 “离忧” ;
15
提问:1、2节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自述身世和名字的来历。点出他不凡的 风度、仪态。
提问:3、4节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的描绘 出来的?
明确:“内美”、“修能”——体现其品性高洁、 才华出众。
通过香草象征其美质和才能。
16
• 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 努力向前,勤奋不懈、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