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大苗泌尿第一讲笔记

2015大苗泌尿第一讲笔记

2015大苗泌尿系统第一讲一句话概括泌尿系统:言而无性。

检查:血、尿常规总论一.血尿:10个(+);20个(++);30个(+++)1.定义:肉眼:每升尿液中血>1ml;镜下:每高倍视野下RBC>3个2.血尿特点:无痛全程瘤;终末刺激核(肾结核:终末+膀胱刺激征);疼痛血尿石(肾结石:疼痛+血尿)3.血尿分为:初始血尿(初前),终末血尿(终末列后精),全程血尿(全膀上)。

4、分类:1)肾小球源性:红细胞多形性(经肾小球虑过挤压所以形态不一致)大小不一,变形红细胞>50%,由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常见于肾小球肾炎。

2)非肾小球源性:变形红细胞小于50%,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

二.蛋白尿:0.1-0.2(+);1-2g(++);2-4g(+++);>4g(++++)1.定义: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肾病综合症!2.分类:两肾一水一生理1)生理性蛋白尿:没病,一过性.分为功能性和体位性。

2)肾小球性:最常见类型肾小球膜上两种屏障:①电荷屏障→损伤尿中白蛋白为主(选择白种女人放电)→选择性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②分子屏障→非选择性蛋白尿,大分子蛋白为主,多见于糖尿病肾病。

3)肾小管性→间质性肾炎,尿中出现β2微球蛋白(β2MG).4)溢出性→尿中以小分子为主,又叫本周蛋白,常见多发性骨髓瘤。

三.管型尿:1、定义:蛋白质在肾小管或者集合管淤积。

尿中12h超过5000个管型(正常人可见透明管型)2、急性急进肾小红;肾盂间质肾炎白;上皮管型小管死(肾小管坏死);蜡样管型慢肾衰;脂肪管型:肾病综。

四、尿量:正常:1000-2000ml;少尿:少于400ml或17ml/h;无尿:少于100ml/24h;肾小球疾病1、发病机制:免疫介导机制。

2、肾炎性水肿:水钠储留肾病性水肿:低蛋白血症临床分型:急性、急进性、慢性、隐匿性、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只要看到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扁桃体后出现血尿)1.又叫急性肾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诱因: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3.病理类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小丘状,驼峰状改变,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增生。

4、临床表现:血尿:100%镜下血尿,40%肉眼血尿;水肿:1)肾病性水肿:机制是低蛋白血症2)肾炎性水肿:机制是水钠潴留。

高血压:为一过性,占80%。

可以出现蛋白尿,但不超过 3.5克;5、实验室检查:(1)补体C3下降,8周恢复。

若不恢复正常:肾活检(金标准);(2)抗链O:升高(3)确诊:肾活检。

6、并发症:最为严重的并发症:1-2周内出现心衰;高血压性脑病。

7、治疗:为自限性疾病,不能用激素,休息对症治疗,青霉素。

高血压:ACEI;水肿:利尿。

血尿素氮:3.5-7.1;大于8称为氮质血症。

急进性肾炎(急性肾炎+少尿无尿肾功能下降+氮质血症)又叫:新月体肾炎、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快速进行性肾炎。

1.病理类型:新月体肾炎50%以上肾小球有大新月体形成2.分型:I:抗肾小球基底膜型(GBM抗体):原位免疫复合物为主,线条样沉积II:循环免疫复合物型:颗粒状→沉积于系膜、毛细血管壁III:非免疫复合物型: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GA(抗胞浆抗体)阳性“记忆:I型抗膜线条样、II型复合颗粒状、III安卡(ANGA)无免疫、好怕(good-pa 综合征)血浆13来3.治疗:血浆置换→I、III、肺出血-肾炎综合症(goodpasture)首选激素冲击→II型首选→反复或疗效不明显:加用免疫抑制剂(不能单独使用)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迁延1年以上,10%)无诱因少尿、血尿、水肿一年以上;蛋白尿1-3g/d最终导致慢性肾衰(我国导致慢性肾衰最主要→慢性肾炎);治疗:以挽救肾功为目标,不以消灭血尿蛋白尿为目的。

低蛋白饮食;用ACEI药物控制血压:尿蛋白>1g,血压125/75,<1g,血压130/80。

大2575小38、总结:上呼吸道感染+血尿=急性肾炎上呼吸道感染+血尿+少尿+肾功能急剧减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没有诱因+蛋白尿1-3G=慢性肾炎蛋白尿大于 3.5=肾病肾病综合症1.确诊金标准:尿蛋白定量>3.5g/d;银标准:血浆白蛋白<30g/L病理分型:儿童小——微小病变型,非甾体抗炎药也能引起;成人—喜欢摸来摸去(系膜增生型);中老年—膜性肾病,最易出现并发症。

2.并发症:最常见→上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低钠;栓塞→最常见的肾静脉栓塞,突然出现腰痛、血尿。

3.治疗:首选药物:糖皮质激素。

用药原则:起量足:1mg/d.kg;时间长:8-12周;缓减药:每2周减10%;长维持:1mg/d维持半年。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老年人:糖尿病肾病年轻人:过敏性紫癜狼疮性肾炎:抗核抗体(+)乙肝病毒型肾炎:HBsAg(+)IgA肾病(年轻人好发)1.最突出表现只有血尿、没有水肿、没有蛋白尿→就是此病2.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原因无论肾炎还是肾病,确诊首选肾活检;治疗最好方法:透析泌尿男生殖器感染总论1、所有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喹诺酮类,:8岁以下,孕妇禁用。

用三代头孢。

2、分类:上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是急性肾盂肾炎→以全身症状和管型尿为主:发热/肾区痛+膀胱刺激征=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以膀胱炎为主→表现为膀胱刺激征为主要表现炎3亚硝酸盐阳性强烈提示尿路感染,但不能区分上下尿路感染4确诊靠尿细菌量培养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1二者都有膀胱刺激征,尿频出现的最早2.肾盂肾炎有发热、腰痛等全身表现,治疗疗程为2周3.膀胱炎仅有膀胱刺激征,治疗为3日疗法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迁延6个月以上1.确诊:静脉肾盂造影:肾盂变形变窄2.B超:外形凹凸不平,大小不等3.有持续肾小管功能损害,尿比重下降,渗透压下降4.治疗:抗生素分组轮流使用2-4周。

无症状细菌尿患者有细菌尿但无任何临床症状,学龄前儿童、妊娠期妇女、肾移植及尿路梗阻病人必须治疗,其他不治疗。

前列腺炎感染途径:多为上行感染。

发热+膀胱刺激征+会阴部肿胀、疼痛=前列腺炎附睾炎多为输精管局部感染。

发热+膀胱刺激征+阴囊部肿胀、疼痛=附睾炎肾结核1.临床表现:终末刺激核;低热.盗汗。

最典型→慢性膀胱刺激征(最早出现为尿频)2.“病变在肾脏、临表在膀胱”3.转归:(1)肾自截(最大特点,有结核菌但没有膀胱刺激征)→肾内有结核灶→结核杆菌经过输尿管进入膀胱→膀胱刺激征→长期导致输尿管堵塞→结核菌进入不了膀胱→膀胱刺激征症状消失。

肾自截是肾结核的晚期表现。

(2)膀胱挛缩→膀胱缩小,不足50ml;(3)肾积水4.诊断:确诊→尿找结核杆菌(金标准);银标准→静脉尿路造影(肾盏有虫蛀样改变)尿路平片(KUB):钙化点,钙化影评价肾功能:金标准:放射性核素肾显像;银标准:IVU。

5.治疗:药物→抗结核治疗(所有结核的首选);疗程6-9个月。

无效选择手术“术前术后要抗结核治疗(不少于2周)”1)一侧肾正常、一侧广泛:破坏行病肾切除术。

2)一侧结核重,一侧轻:先抗结核治疗再切重肾。

3)一侧结核重,一侧轻度积水:先引流积水,再切重肾。

4)一侧结核重一侧尿毒症,先造漏。

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1.结石成分:①草酸钙结石:桑葚状;②磷酸钙、磷酸镁结石:最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梗阻。

引起肾积水,最严重导致尿毒症。

结石呈鹿角状。

也叫鹿角结石③胱氨酸结石:蜡样结石,最少见。

和遗传有关。

4)尿酸结石:X线不显影,治疗用别嘌呤醇。

酸性尿易形成。

2.临表:疼痛血尿石。

肾绞痛+活动后血尿=输尿管结石;活动后血尿+肾区、肋脊角叩击痛=肾结石3.实验室检查:①首选→B超;次选X线;确诊: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②能评价肾功能受损和恢复程度→放射性核素肾显像。

次选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

4.治疗:结石<0.6cm→保守治疗;石ESWL(远端输尿管通畅);>0.6cm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首选输尿管镜取石;>2cm肾、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皮肾镜取石。

膀胱结石排尿突然中断,变换体位恢复。

泌尿系统肿瘤肾癌1.肾癌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

好发50-70岁2.三大表现:血尿(最重要,无痛性肉眼血尿→表明肿瘤侵入肾盏、肾盂)、肿块、疼痛(腰痛)3.诊断:最可靠影像学、鉴别也是→CT(银);确诊→肾活检(金)4.治疗:根治性肾切除(切的范围是患肾、周围脂肪组织、区域淋巴结)肾盂癌1.来源:移行上皮细胞,好发40-50岁2.诊断:静脉尿路造影→充盈缺损;膀胱镜→输尿管口喷血(最特异!)3.治疗:手术切除患肾及全长的输尿管(输尿管也属于移行上皮细胞)肾母细胞瘤(儿童泌尿系最常见肿瘤)1.5岁以下孩子+腹部包块→肾母细胞瘤2.治疗:患肾切除+放疗、化疗(巨大肿瘤先放疗),易复发。

膀胱癌(泌尿系最常见肿瘤)1.来源:移行上皮细胞2.分期:浸润深度是临床或病理的主要分期依据:TNM分期:1固(侵润粘膜固有层)2肌(T2a浅肌层、T2b深肌层)3周(T3a显微镜可见,T3b肉眼可见侵润周围组织)4转(侵润其他器官)3.临表:最早出现→血尿4.实验室检查:首选→B超(膀胱充盈缺损)5.治疗:1)T1、T2(分化好,个体小)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电切;2)T2、T3(分化好,个体小):膀胱部分切除;3)T3→首选膀胱全切。

(侵润)前列腺癌1.临表: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没有症状,发现已经晚期(因为病变在外周带)2.确诊:前列腺穿刺活检,特异抗原-PSA。

(CEA→胃肠癌、AFP→肝癌)3.分期:一小(小病灶)二包(包膜内,无转移)三周、四转。

4.治疗:1期→观察、随诊.2期: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只要有侵犯,绝不手术选择去势(外科切除睾丸,药物用大量雌激素)睾丸肿瘤成人最多见精原细胞瘤。

.婴幼儿最多见卵黄囊肿瘤又叫内胚窦瘤,AFP升高。

泌尿系统梗阻病因:机械性→跟解剖结构、异物堵塞有关;动力性→跟肌肉、神经有关前列腺增生1.前列腺:移行带(增生)、中央带、外周带(癌)2.临表:最典型表现→进行性排尿困难;最早→尿频;充盈性尿失禁“饮酒后排尿困难→前列腺增生”3.实验室检查:首选→直肠指诊;首选影像学检查→B超;确诊:前列腺穿刺细胞学检查4.治疗:药物:一代药: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哌唑嗪;二代: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保列治(尿储留禁用)手术:药物无效或残余尿>50ml或者急性尿潴留选择手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肾损伤(诊断时一定要有外伤史!)1.分类:肾挫伤→最轻的,可自愈(镜下血尿)无需治疗;肾部分裂伤→只有明显肉眼血尿,无其他表现。

绝对卧床休息,不手术。

肾全层裂伤→肉眼血尿+休克尿外渗等其他临床表现,手术;肾蒂损伤→最严重,容易死亡2.首选检查:CT尿道损伤1.前骑球,后坐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