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运动系统概述一、运动系统检查法物理学检查,是运动系统最重要和最基本检查办法二、肌力分级0级肌肉完全瘫痪,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1级肌肉有积极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积极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取力,能抬离床面4级能对抗较大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运动】5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伟大苗教师给咱们总结了“四个不”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一不动不能产生动作二不抗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三不阻不能对抗阻力四不全能抗阻力,但不全面第二节骨折概论1、概论一、骨折定义与成因1.定义:骨折是骨完整性或持续性中断。
2.成因(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部位,常伴有不同限度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疲劳性骨折军人骨折和运动员骨折积累性劳损:长期、重复、轻微直接或间接暴力可集中在骨骼某一点上发生骨折,骨折无移位,但愈合慢。
好发部位:第2、3跖骨和腓骨中下1/3处。
(4)骨骼疾病(也称病理性骨折):有病骨骼(例如骨髓炎、骨肿瘤等)遭受轻微外力即发生断裂。
二、分类1.依照骨折与外界与否相通,骨折处皮肤与粘膜与否完整可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骨折。
2.依照骨折形态和限度分为(1)不完全骨折骨完整性或持续性发生某些中断,按其形态分为:裂缝骨折:只是有裂缝,没有完全裂开。
多见于肩胛骨、颅骨。
青枝骨折:骨质和骨膜某些断裂。
见于小朋友。
(2)完全骨折:骨完整性或持续性完全中断。
按其骨折线方向和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离。
上面记不住不要紧,只要记住裂缝骨折和青枝骨折是不完全骨折外,其他类型全是完全骨折。
3.依照骨折稳定性分为(1)稳定性骨折:复位后经恰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青枝骨折、裂缝骨折、嵌插性骨折、横形骨折、压缩骨折。
(记忆:分值很差呀)(2)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2、骨折临床体现及影像学检查一、全身体现可以有休克(骨盆骨折和股骨干骨折)和发热(考虑浮现感染)。
二、局部体现(1)畸形:骨折段移位所致。
(2)反常活动:无关节部位浮现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互相摩擦导致。
(4)疼痛与压痛。
(5)局部肿胀与淤斑。
(6)功能障碍。
前3项为骨折特有体征,只要浮现其中任何一种,即可确诊骨折。
裂缝骨折和嵌插骨折可以不浮现特有体征。
三、影像学检查所有骨折咱们都首选X线检查只有一种特例,颅底骨折不用X线,用临床体现。
3、骨折并发症一、初期并发症“伤”1.休克出要是由于出血2.脂肪栓塞好发于股骨干骨折,普通栓塞是肺,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引起,因此骨折病人浮现呼吸变化(困难)就是脂肪栓塞。
3.重要内脏损伤:肺损伤,肝、脾破裂,膀胱、尿道、直肠损伤等4.重要周边组织损伤(1)重要血管损伤股骨髁上骨折远折端也许伤及腘动脉;胫骨上段骨折也许伤及胫前或胫后动脉;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折端也许伤及肱动脉。
(2)周边神经损伤肱骨中下1/3骨折也许损伤桡神经,腓骨颈骨折导致腓总神经损伤。
5.骨筋膜室综合征(最严重并发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一种密闭腔隙就是骨筋膜室,它容积有限,出血就会引起里面压力增高,压迫周边血管,导致组织血缺血坏死。
①好发部位是前臂掌侧和小腿(胫腓骨尺桡骨)由2个骨头构成。
②肢体远端发白、发凉、发麻,脉搏或足背动脉削弱或消失。
体现为激烈疼痛,进行性加重,到最后不痛了(神经组织环死了)急救:立即切开减压。
二、晚期并发症“炎”1.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可发生,老年病人多见。
2.压疮长期卧床,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软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易形成褥疮。
3.下肢深静脉血栓4.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就是在损伤周边软组织内形成骨化,最常用于肘关节。
5.创伤性关节炎是关节内骨折最常用并发症(注意是关节内骨折),重要见于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附近易骨化,关节内易创伤)6.关节僵硬: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用并发症。
7.急性骨萎缩8.缺血性骨坏死最容易发生坏死骨折:①股骨颈骨折(头下型)②腕部舟状骨骨折9.缺血性肌挛缩是骨折严重并发症,是骨筋膜室综合征解决不当严重后果。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初期最严重并发症,这个要弄清晰)10.感染4、骨折愈合一、骨折愈合过程1.血肿炎症机化期骨折后2周;浮现无菌性炎症反映。
2.原始骨痂形成期需要12—24周;3.骨板形成塑形区需要1—2年;二、愈合原则:1.无压痛2.无异常活动3.X线有持续性骨痂,骨折线模糊4.1kg物品举1分钟;下肢骨折,3分钟30步5、骨折急救及治疗一、急救目及急救固定目1.骨折急救目:是用最简朴而有效办法急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送,以使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就是挽救生命)①急救休克(最重要)②包扎伤口③妥善固定(没有休克,固定最重要)④迅速转运(1)抗休克如病人处在休克状态中,应以抗休克为首要任务(2)包扎固定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记录开始用止血带时间,每间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1-2分钟,二、骨折治疗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1)复位:复位是治疗骨折重要环节,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锻炼基本。
(2)固定:是骨折愈合核心。
(3)康复治疗:功能锻炼目是在不影响固定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舒缩活动以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三、.惯用复位和固定办法复位办法:分为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和牵引复位。
①手法复位首选复位办法。
②只要损伤血管、神经必要选取手术切开复位。
(足背动脉波动消失)③外固定首选固定办法,动手术了内固定。
四、复位原则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解剖关系,即骨折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不太也许)2.功能复位:临床上有时虽尽了最大努力,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
功能复位原则:(1)旋转分离移位必要完全矫正(2)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超过1cm。
小朋友不超过2cm(3)成角移位:向前或向后轻微成角移位不超过5度,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期自行矫正。
向侧方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自行矫正,必要完全复位。
(4)长骨干横骨折,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经复位后,至少应对位达3/4左右。
①前臂双骨折及②成角向侧方移位③旋转分离移位必要要完全复位。
(一)清创要点1.清创时间原则上清创越早越好,最佳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
2.切除创缘皮肤1-2MM,皮肤挫伤都应切除失去活力皮肤。
3.关节韧带和关节囊严重挫伤,应予以切除,若仅为污染尽量保存。
4.骨折端解决游离小骨片去除,有连系保存,大片不论连不连系都保存(二)组织修复清创时间超过伤后6-8小时者(有感染了),不适当应用内固定。
第三节上肢骨折1、锁骨骨折1、胸锁关节与肩峰连线有压痛;2、用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头偏向患侧;3、最容易损伤臂丛神经。
4、小朋友青枝骨折和成人无移位骨折可不作特殊治疗。
仅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6周即可开始活动。
2、肱骨外科颈骨折1、好发部位:肱骨外科颈是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交界部位;2、骨折后容易损伤腋神经(浮现三角肌皮肤麻痹)。
3、治疗:三角巾固定3、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后容易损伤桡神经,可浮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4、肱骨髁上骨折1、好发年龄: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10岁如下小朋友。
2、肘后三角关系正常(不正常是脱位)3、(1)伸直型(最常用),手掌着地。
骨折移位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前下后上),肘部向后突出,并处在半屈位,肘后三角关系正常(不正常是脱位)。
最容易损伤肱动脉,最严重并发症缺血性肌挛缩。
(2)屈曲型少见,肘关节着地。
骨折移位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后下前上)金前霞,缘断香山;伸直型:近端向前下移位,远端向上移位;金后霞,愿赌钱;屈曲型:近端向后下移位,远端向前移位;(1)桡神经损伤损伤后体现为"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背伸以及手背桡侧皮肤有大小不等感觉麻木区(2)尺神经损伤体现为"爪形手"(3)正中神经损伤三个半指感觉障碍,体现为“猿手”5、前臂双骨折孟M氏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盖G氏骨折:桡骨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6、桡骨下端骨折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第四节下肢骨折1、股骨颈骨折(中老年人摔倒+髋部疼痛=股骨颈骨折)一、成人股骨头血供1.旋股内、外侧动脉分支(骺外侧动脉):是股骨颈重要血液供应来源,旋股内侧动脉(骺外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重要因素。
2.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对股骨颈血液供应很少。
3.股骨头圆韧带内小凹动脉:它只供应股骨头少量血液,局限于股骨头凹窝部。
二、股骨颈骨折分型1.按骨折线部位分类(1)股骨头下骨折,易发生股骨头坏死(2)经股骨颈骨折,容易损伤股骨干滋养动脉。
(3)股骨颈基底骨折,容易愈合2.按X线体现分类(记忆:外找小三,内人打我)(1)内收骨折:Pauwells角>50°,属于不稳定性骨折(2)外展骨折:Pauwells角<30°属于稳定性骨折。
pauwells角:股骨颈骨折时远端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所形成角度。
三、临床体现中老年人摔倒+髋部疼痛=股骨颈骨折外旋内收畸形,外旋普通45°~60°,浮现这个也是股骨颈骨折。
如果外旋60—90°,就是股骨转子间骨折。
患肢短缩,Bryant三角底边缩短,大转子超过Nelaton线之上四、治疗除65岁以上、股骨头下骨折首选人工关节置换,其她都选下肢皮牵引,卧床6—8周。
2、股骨干骨折一、诊断外伤后大腿肿胀、皮下瘀斑、疼痛------股骨干骨折。
患肢大腿肿胀、缩短、畸形,髋膝不能活动,就可以诊断股骨干骨折,容易并发休克(由于周边全是大血管)确诊也是用X线片。
二、近端向前上移位,远端向后移位。
三、容易损伤腘窝里股动脉,第二位容易发生休克骨折(第一位骨盆骨折)。
四、治疗(1)成人股骨干骨折用骨牵引,8—10周;(2)3岁如下小朋友用垂直悬吊牵引;(3)产伤引起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可将伤肢用绷带固定于胸腹部;(4)累及损伤血管、神经,必要切开复位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3、胫腓骨骨折1.好发部位:好发于胫骨中下1/3,是三角形与四棱形交界处。
2.分为胫骨上1/3,容易导致下肢缺血坏死;胫骨中1/3,导致骨筋膜室综合症;胫骨下1/3,常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3.腓骨颈骨折可引起腓总神经损伤,浮现马蹄内翻足(腓骨骨折后浮现感觉异常,那伤就是腓总神经)4.治疗单纯胫骨骨折,石膏固定6—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