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护理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护理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护理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临床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38例患者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或好转出院。

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大,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各种老年患者易出现的异常心理特点,有针对地采取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标签:老年人;髋部骨折;护理有学者预测,不久的将来,全球50%的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

缺乏身体锻炼、低钙摄入量和跌倒已经被认为是亚洲人发生髋部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到2051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

人口老龄化的同时,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危险性逐渐增加。

临床上髋部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常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肌力减退、动作迟缓、稳定度差而跌倒所致。

骨折一旦发生,又因局部血运差,体质虚弱,骨折愈合相对缓慢。

而老年人伤前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各种并发症,即使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院外康复期较长,因此,做好老年人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8例,男性11例,女性27例,年龄60~89岁,均为摔伤致髋部骨折。

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治愈或好转出院。

2 临床护理2.1 对患者身体状况的综合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有的患者身体较好,有的身体很差,有的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等老年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

2.2 疼痛的护理老年人往往对骨折及术后疼痛的耐受力下降,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疼痛的原因,并在进行搬运及康复训练时做到解释到位、动作到位、轻柔准确。

建议术后协助患者活动患肢10~20次,若有剧烈疼痛不能配合活动患肢的情况应警惕是否是由于术中安放内固定时将周围组织缠绕卷入所引起,若有此种情况应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如疼痛影响睡眠,就采取放松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给予心理疏导。

对于原因清楚的创伤性疼痛,采取预防性用药,而不是等到疼痛难以忍受时再用药。

2.3 心理护理老年人体质较差,髋部骨折后卧床时间长,心理负担重,对病情与治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悲观、焦虑、惧怕情绪。

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心理异常有多种。

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创伤、住院、手术等重大应激易出现恐惧及退行性心理,表现为行为异常、过度兴奋、多疑等症状。

对于这种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尊重患者,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

第二种情况是老年患者反应能力下降,往往对治疗和护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

如术后不敢活动,担心切口裂开、出血、关节脱位、疼痛及愈合不好,对治疗失去信心,对预后缺乏信心,易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和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后易诱发血管痉挛[1]。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用鼓励性语言对患者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其树立信心,自觉地进行练习。

第三种情况是老年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担心拖累家庭,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开导鼓励患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情绪,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使患者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

2.4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以及含钙丰富的饮食,同时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如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

如合并糖尿病应忌甜食,严格进行饮食管理,以利血糖的控制。

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3.1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护理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发病隐袭,进展快,症状多不典型。

又因为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抵抗力降低,加上骨折后行牵引或手术后需卧床,气道内分必物极易滞留,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因此,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咳嗽、咳痰的情况,加强肺部听诊,必要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全面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道感染情况。

根据护理评估为患者制定详细可行的增加肺活量的锻炼计划。

如病情允许给予半卧位;指导患者深呼吸的方法,吹气球3次/d,5~10下/次,以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另外还要加强口腔护理。

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

老年人口腔和牙齿疾病较多,因此保持口腔卫生,防治口腔和牙齿疾病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清洁口腔。

维持适宜的空气环境也很重要,老年人鼻黏膜萎缩,其纤毛脱落,导致鼻腔对空气的加温、湿化及净化功能减退,干冷及含尘粒的空气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下呼吸道炎症。

因而注意维持病室的温度和湿度,定期紫外线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防止尘土飞扬、减少空气中尘粒,避免扬尘。

对于张口呼吸者可使用2层或3层湿纱布盖于口鼻部以湿润空气,对于吸氧的患者应做好氧气的湿化,调节适宜的氧流量,避免氧气对鼻黏膜的长时间直接冲击等。

老年人呼吸道清痰液的能力减退,加之老年人神经系统老化,对外界刺激反应差,神经传导减慢,呼吸肌萎缩,造成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易形成痰栓阻塞小气道。

痰液阻塞与肺部感染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促进痰液的排除是预防和缓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鼓励自行咳痰,对低效咳痰者应2~3h给予翻身、叩背,刺激咳痰。

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痰液。

3.2 预防褥疮的护理牵引患者由于长期仰卧,骶尾部、足跟等部位受压过久,或因手术等创伤后身体衰弱不能自主活动,又加上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易产生褥疮。

应加强护理,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无渣屑,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会阴部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

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按时翻身,动作轻柔,使用翻身垫以减少骨突处的持续受压。

对皮肤受压处可进行热敷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老年男性患者并存前列腺肥大易引起尿潴留,进而使细菌繁殖生长;前列腺液减少,可降低尿道抗菌能力。

女性患者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尿道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阴道pH值相对升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又加上牵引患者卧床时间长,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必须加强泌尿道的护理。

对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更换尿袋1次/d,尿道口护理2次/d,1w更换尿管一次,必要时行膀胱冲洗。

应注意会阴部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稀释尿液,以达到生理性冲洗,促进细菌的排出。

3.4 便秘的预防及护理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饮食、排便与骨折愈合的关系,采取措施铺助患者排便,指导患者尽快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

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故应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芝麻、香蕉等。

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必要时适当使用缓泻剂及开塞露。

3.5 预防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

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已有血管内膜损伤,再加上手术及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呈高凝状态,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尤其是牵引卧床时间长的患者,除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外,要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做起、翻身,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促进静脉回流。

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窦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因此易发生静脉血栓。

早期积极活动,如主动肌肉收缩活动关节、被动肌肉按摩和关节伸屈以及翻身等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

医务人员应根据护理评估因人而异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并督促实施。

一般术后麻醉消失后即指导患者行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每2h进行20次,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每2h协助翻身1次,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术后1~2d主动行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肉等长收缩活动,40~50次/h;根据病情协助床上坐起,2~3次/d,每次不超过30min,同时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由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

另外要注重下肢血液回流的观察。

治疗静脉血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一般静脉血栓的高发期是术后1~4d,在此期间注意加强对患侧肢体肿胀程度、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感觉的观察,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注意对比观察,必要时测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进行对比,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3.6 预防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故预防切口感染十分重要。

术后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换药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

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4结论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然而,髋部骨折常常是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性损伤,老年人的髋部手术亦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手术。

在高龄患者中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可达50%以上,不但给患者自身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护理负担。

通过对本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认为除按照骨科护理常规,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各种老年患者易出现的异常心理特点,有针对地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外,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刘艳丽,刘海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J].中医正骨,1999,11(8):60.[2]董霞,粱文,田俊英.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褥疮发生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8):46.[3]童马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3(12):637:1.[4]余秀芹,汤优良.牵引患者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国骨伤,1998,1(2):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