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美国发动海湾战争的原因

探讨美国发动海湾战争的原因

探讨美国出兵海湾的原因摘要:海湾战争的爆发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有助于妥善解决危机、防止爆发大规模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也有助于了解美国在冷战后奉行的战略政策。

这对于中国在新时期如何应对国际挑战,巩固自身的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关键词:海湾战争,美国,石油,原因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军队突然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了军事打击,在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之后,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

伊拉克受到重创从科威特撤军。

此次战争被称为海湾战争。

美国之所以如此关注海湾局势,迫不及待卷入海湾危机进而发动海湾战争,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战争开始前,布什总统宣称:美国出兵打击萨达姆的侵略,要达到四项目标,即:(一)伊拉克军队立即全部无条件地撤出科威特;(二)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的权力;(三)沙特阿拉伯和整个海湾地区保持安全与稳定;(四)保护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美国人的生命安全。

美国还反复申明,只要伊拉克不进攻沙特,它就不会向伊拉克发起攻击。

上面的声明表明美国出兵是为了恢复科威特主权并保护沙特阿拉伯不受侵犯,保护本国侨民的安全,似乎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但是,美国的盟友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领土长达几十年,而美国却从来没有明确反对以色列,相反是纵容和支持以的侵略。

因此美国打这一仗,口口声声说是为了解放科威特,实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另所企图。

其真正意图在于:第一:夺取海湾石油的控制权。

海湾地区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素有世界油库之称。

“到1990年1月1日为止,海湾地区已探明石油储藏量为6551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藏量10120亿桶的64.7%。

海湾地区不仅陆地石油储藏量丰富,油层距地面浅,分布集中,而且近海油田也很多。

世界70多个大油田中的一半以上在海湾,油井自喷率达90%以上。

海湾年产油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30亿吨的25%.其中绝大部分出口,海湾地区出口石油约占世界出口石油量的40%。

”[1]而美国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

据统计,1990年第一季度美国日净进口石油量为766.1万桶,其中206.4万桶来自海湾地区占26.9%。

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世界50%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

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划脚。

这是美国等资本主义世界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利益遭到严重威胁的时候,美国不惜派重兵打垮萨达姆。

因此海湾战争带有很浓的“石油味”。

对于布什为何要出兵?当时的政界和新闻媒体都做了鲜明的回答。

“前民主党决策顾问特德说,如果海湾盛产粪,我们绝不会向那里调兵遣将。

”[2]“来自德克萨斯州的石油资本家、国务卿贝克对联邦国会说,美国出兵海湾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石油,也是为了增加美国国内就业。

”[2] 而新闻媒体的报道也有力地证明了美国出兵的目的。

“波士顿环球报1990年8月10日发表文章说:乔治.布什进退两难:他想让美国人民相信,他要在波斯湾反击侵略因为这个地区对我们至关重要。

但他不原意回答为什么这个地区至关重要的问题。

答案是石油。

”[2]“美国时代周刊1900年8月20日发表署名文章说:就连傻瓜也懂得这一点,即我们需要石油。

谈论关于维护自由的话题是很吸引人的.但是,严格来说,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实行的并非是民主政治,如果它们的大宗出口货物是柑橘,那么国务院一位中级官员发表个声明,然后整个8月联邦政府就可关门大吉。

”[2] 上述政界人物和媒体的报道,无不充分论证了美国出兵海湾,不仅仅是为了打击侵略,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夺取海湾的石游控制权,从而称霸世界。

第二:为了进驻海湾,在军事上重新控制这一战略要地。

20世纪初,美国插足中东事务,一方面不断排斥英国、荷兰、法国等传统殖民国家在中东的势力,另外运用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手段渗透中东国家。

如与英国一起制定红线协定,在沙特建立赫兰空军地区,策划推翻伊朗的摩萨台政府、扶植巴列维王朝等。

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东地区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获得独立。

同时苏联崛起,成为与美国竞争中东的一个强有力对手。

从1958年伊拉克发生革命,推翻了亲美的费萨尔王朝,使得美国所构建巴格达组织被迫从伊拉克迁出。

1962年沙特阿拉伯王朝收回赫兰空军基地。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等等,美国在中东的势力一落千丈。

因此历届美国政府都梦想重返海湾,实现在海湾驻军。

自卡特政府组建10万人的快速部属部队,到里根政府设立中央司令部,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海湾地区的控制。

“1985年美国国防报告指出:这一地区拥有世界已探明的原油储量的五分之三我们必须有能力迅速而有效地向这个地区投送防御力量。

”[3]由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纵容偏袒以色列,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不满。

因此美国的威信非常低,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拒绝向美军提供军事基地。

“1951年6月,美国同沙特阿拉伯签订为期5年的达兰机场协定,协定规定有效期在1957年l月又延长5年。

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多次要求沙特阿拉伯同意恢复美国在达兰的空军基地,虽然沙特阿拉伯同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密切,但由于美国在阿以冲突中袒护以色列,此事一直未能如愿以偿。

”[4]但1990年的海湾危机,萨达姆以武力侵略一个小国家,伊拉克的邻国无不失去安全感,在这些国家笼罩着恐惧和不安的气氛。

这种情况的发生,为美国出兵海湾地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充分的理由,以实现在海湾建立军事基地。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贝克对联邦国会说,美国和阿拉伯国家应当建立一个类似战后西方盟国组建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那样的地区性安全机构。

”[5]这个所谓的地区性安全机构的具体内容就是:允许美国在沙特阿拉伯常驻一支近万人永久性的军队,在波斯湾的阿曼、阿联酋、科威特建立永久性的空军基地。

把美国战时在海湾储存的大量武器和装备也保留下来,以便将来应付突发事件。

海湾战争结束不久,美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中的五国签订了军事合作和防务条约,为美军在海湾驻扎提高了很多便利条件。

美军通过顺利进驻海湾地区,不仅扩大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扶植了亲美的势力,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了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

真是一箭双雕。

第三:出兵海湾,控制石油,能够维护和加强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

二战后初期,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随着西欧的恢复发展,欧共体的建立和逐步实现一体化,以及日本在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逐步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虽然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非常发达,但资源相对贫乏,尤其是石油资源。

“据统计,1990年西欧和日本的石油储量分别为19.8亿吨和0.86亿吨,仅分别占世界石油储量的 1.4%和0.05%。

而它们1988年石油消费量已分别占世界的19.5%和7.3%。

它们的石油消费量分别有66.7%和几乎100%依赖进口。

与此相反,海湾产油国的石油储量却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5。

7%,其产量有80%供应出口。

海湾石油占西欧石油进口量的40%,占日本石油进口量的63%以上。

”[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欧和日本极大依赖海湾地区的资源。

一旦海湾的石油供应被限制,对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据石油输出国组织预测,到2000年,沙特、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和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将由目前平均每天136万桶增加到1990万桶。

这就是说,谁控制了海清地区的石油资源,谁就控制了西方经济的动脉。

”[1]只要美国控制了波斯湾石油,既可以保证本国的石油供应,同时也可以此为杀手锏,要挟西欧和日本,巩固和加强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第四:促进美国军火工业的发展,防止美国经济衰退。

在冷战时期,美国一直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军费开支庞大。

里根总统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更使军费直线上升,造成巨额的财政赤字。

美国经济自1982年底持续增长了近八个年头,在1990年秋季开始再次陷入一次新的周期性危机。

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年率为1.7%,第二季度的增长年率降至0.4%,第三季度的增长率虽为1.4%,明显高于第二季度,但9月份以后,工业生产指数逐月下降,汽车、住宅建筑和钢铁等美国的主体工业的形势急剧恶化。

同时1989年后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动荡,来自共产主义的威胁大大减弱。

因此,一部分人士主张削减军费开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集中精力渡过经济危机。

美国统治者担心削减军费开支,会影响军火大亨们的切身利益,但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又令美国无力继续支付巨额的财政赤字。

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海湾危机爆发,为解决这些难题创造了条件。

战争的爆发,需要消耗大量的武器,无疑挽救了军火商,促进军工事业的发展。

大量的军事订货,也带动了其他一系列民用工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和生产,增加了各种就业的机会,有助于减轻经济危机的打击。

另外美国出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资助,在战争之前,“科威特己承诺出资135亿美元,沙特阿拉伯允诺支付战费的50%,并预先支付了150亿美元,日本答应资助90亿美元,德国55亿美元。

美国从1990年8月到1991年的1月共得到520亿美元承诺。

”[7]因此美国是乐意打这场战争的。

同时海湾战争的打响,为美国向中东国家推销军火创造了条件。

海湾各国不惜耗费巨资,竞相购买大批量的先进武器。

“据美国出口商评估,在1992年至1995年这4年间,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海湾6国用于购买武器的出高达361亿美元,比1988年至1991年增长了12%,在世界军火进口贸易总额中的比例由19%上升至34%。

”[8]“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军火商形成一股向海湾地区销售美国武器的前所未有的狂潮,并且训练这些国家的军队使用他们的武器……美国大约有五千名政府人员和承包商在该地区活动,实施军火协议……在1990年至1995年之间,美国同意向海湾国家推销的武器、装备和同意进行的军事建设工程总计达725亿美元”[9]五、建立冷战后以美国为主的国际新秩序,维护和扩大其世界霸权,显示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美国提出的“世界新秩序”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一个“稳定而安全”的世界,以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

二是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在世界上巩固和推进“自由”与“民主”的事业,包括促进“政治多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