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

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

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空军总医院刘东莉一、冠心病的营养治疗(一)流行病学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冠心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程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有资料表明,自40岁开始,每增加1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增1倍。

男性50岁,女性60岁以后,冠状动脉硬化发展比较迅速。

50%的患者患病前一年因工作、家庭、经济、抑郁等承受的压力比健康人大得多。

(二)致病因素1. 胆固醇:膳食中胆固醇增加血液TC,不如饱和脂肪,当富含胆固醇的同时饱和脂肪时,TC升高。

2. 饱和脂肪酸:升高胆固醇的饱和脂肪酸碳原子数12~16,棕榈油、奶油含C12饱和脂肪酸(C12:0)甘油三酯,机制不清。

不使TC升高的饱和脂肪酸,碳原子数<12硬脂酸,因为做为能源消耗转化成油酸。

3. 反式脂肪酸:大多数存在反刍动物。

食品工业常用化学氢化反应来制备硬化植物油。

奶油、人造奶油主要是18碳单不饱和脂肪酸,欧美国家平均每人每天4~12g,研究较多的是荷兰的研究与饱和脂肪酸相似。

反式脂肪酸降低HDL,升高LDL。

4. 单不饱和脂肪酸:食品中顺式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多年来,一直认为对TC 作用呈中性。

近几年研究可降低TC,机理,替代作用。

地中海饮食,认为摄取大量橄榄油的冠心病几率下降,最近各国推崇单不饱和脂肪酸产品,橄榄油、茶油、菜籽油。

5. 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研究较多的是降低TC的含亚油酸的植物,以海产品为多。

80年代研究w-3较多,根据鱼的消耗是每消耗30克,比不吃鱼的低50%,存在于菜籽油,亚麻油,豆油,核桃油,少量存在于绿叶菜类。

6. LDL氧化:氧化了的LDL比未氧化的LDL易患冠心病,促进动脉硬化,维生素E可减缓LDL的生成速率。

TC会氧化,终产物-胆固醇氧化物,氧化物存在食品中,LDL颗粒中-细胞毒。

7. 脂肪酸在三油甘酯主链上的分布:不饱和脂肪酸优先在三油甘酯的2-C位上进行酯化,当饱和脂肪酸占据第2的位置时,从血液移出的速率就减慢,增加冠心病的危险。

8. 碳水化合物过多导致甘油三酯,膳食纤维减少。

9. 矿物质(1)钙:血钙下降时,骨组织释放钙。

英国的研究显示,钙增加可使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日均摄入1000mg,心血管病患病率下降。

高血钙通常不是钙过多,而是维生素D过多。

(2)镁离子:可防止动脉硬化,但是酸中毒、酗酒、长期利尿剂、糖尿病、腹泻体内镁离子下降。

(3)K+:腹泻、呕吐、流汗、大量尿易导致钾丢失,可出现心率不齐。

(4)钠:钠摄入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

(5)铁、锌、铜:这些微量元素缺乏可导致心跳加快、缺氧、动脉硬化。

(6)锰:锰缺乏因其糖耐量下降。

(7)硒:防止心脏病复发,可起到酶的作用,能纠正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过氧化物。

10. 维生素(1)维生素A:有助于动脉硬化损伤的修复和降低胆固醇。

(2)维生素E:有抗氧化的作用,能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3)维生素B6:维生素B6明显下降,也会产生动脉硬化。

(4)维生素C:慢性维生素C下降,血液、肝缺乏维生素C时,血胆固醇上升,胆固醇转化胆盐速率下降,胆固醇积累,易造成动脉硬化。

膳食中如果缺乏黄酮类物质,也容易导致维生素C的缺乏。

因为黄酮类也是抗氧化剂,还能够保护维生素C。

(三)预防和营养治疗1. 预防(1)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合理膳食,能量,脂肪,糖,维生素,低钠,高钾、黄酮类食物;②戒烟;③控制饮酒;④增加体力活动。

(2)二级预防: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父亲55岁以前,母亲65岁以前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比别人高。

父母均为高血压,子女的患病率为45%,父母一方高血压,子女的患病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为3.5%。

猝死和心梗一周前都有不适之症,应及时就诊。

心电图检查、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等都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病变。

(3)三级预防:降低病死率和死亡率,开展心理护理,家庭护理,延长寿命。

2. 营养治疗营养治疗的目的是通过膳食中各营养素合理调整,预防动脉样硬化发生和发展,防止冠心病的病情恶化,对危险因子进行饮食干预治疗,可防止疾病反复,减少死亡率,延长寿命。

营养治疗的原则是:(1)控制总热量:热量的摄入应根据病人的身高、工作性质需要,以保持标准体重为宜。

40岁以上应预防肥胖,尤其是有肥胖症家庭史者。

超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日的总热量,力求使体重接近或达到标准体重。

在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热量摄入应控制,每天供能一般在4184kJ(1000kcal)以内。

(2)限制脂肪摄入量:不管对高脂血症病人还是血脂正常者,或是年龄﹥40岁者,每天脂肪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内。

其中动物脂肪量应﹤10%,如蟹黄、油炸食品等。

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以下,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之比保持在1.5为宜,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螺肉、墨鱼、鱼子等。

(3)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过多的摄入碳水化合物易导致血中的甘油三酯升高,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应少用蔗糖和果糖。

蛋白质供给要注意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的合理搭配。

动物性蛋白质摄入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也会相应增加。

提倡动物性蛋白质摄入量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50%以内。

大豆制品可降低血胆固醇的水平,可多食用。

(4)控制钠的摄入量:冠心病病人往往合并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

尤其在合并心功能不全时,由于肾血管有效循环轿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更应控制钠的摄入。

一般每日钠盐摄入应控制在5g以下,中度以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每天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g以下。

水的摄入量也应适当控制,特别对难治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每天水供应量应控制在800ml左右。

(5)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能使部分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血胆固醇水平下降,还能增强血管的弹性,保护血管壁的完整性,防止出血,尤其以对心肌梗死的病人,维生素C能促进心肌梗死病变的愈合;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能防止脂肪过氧化,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降低心肌的氧耗量;生素B6能降低血脂的水平。

所以,应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

以下是心血管疾病的专用功能性食品:①降血脂:红花油、月见草油、橄榄油、茶油等。

②降胆固醇:维生素B6,维生素E,泛酸,烟酸,鱼油,降低血小板的粘稠度。

③降血脂的食物:海带、大蒜、蜜橘、茶、玉米、洋葱、胡萝卜、牛奶、杏仁、牡蛎、苹果、沙棘、真菌类、银杏、西兰花。

④降血压的食物:牛奶、鱼贝类、低盐、新鲜的蔬菜、水果。

二、高脂血症的营养治疗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心梗、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国血脂异常人群达1.6亿。

(一)诊断标准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二)营养相关因素1. 胆固醇:一般正常成年人,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以不超过300 mg/d 为宜,每增100 mg,男性血浆胆固醇水平将增加0.038mmol/L,女性增加0.073mmol/L。

随着胆固醇摄入量的增加,其吸收率下降,但其绝对量仍将增加,这是引起血浆胆固醇升高的最主要因素。

2. 饱和脂肪酸: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

主要是因为饱和脂肪酸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

3. 膳食纤维:植物性食物中的谷固醇和膳食纤维可以影响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4. 脂肪:高脂肪膳食易导致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

脂肪能促进胆固醇在粘膜细胞中进一步参与形成乳糜微粒,转运入血,使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

(三)营养治疗1. 营养治疗的目的:通过饮食中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配合降脂药物的治疗,使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深度恢复或接近正常。

2. 营养治疗的原则血清中的脂类主要有甘油三酯、胆固醇酯、磷脂、脂肪酸等。

脂类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很少,而是与蛋白质结合为复合体,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转,参与体内的脂类代谢。

确定血脂水平是否异常,最好是测定血清脂蛋白含量,不能单凭血脂检查结果做出判断。

根据血清脂蛋白的不同种类,临床营养治疗时按以下5型分别给予不同的食物配方。

(1)Ⅰ型(高乳糜微粒血症):血浆乳糜微粒(CM)升高,导致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正常或稍高。

血浆清除外源性脂肪增加,即食物脂肪的能力受损所致。

脂蛋白酶活性降低,血浆消除CM能力也降低。

食物中应严格控制脂肪摄入,全天脂肪总量应为25~30g,最多不超过35g,儿童10~15g;脂肪占总能量的比例宜﹤16%。

若能量不足,必要时食物中加中链脂肪酸合剂,因其可经门静脉直接吸收,并不进入CM,全部或绝大部分随血液运走,大部分为肝脏所截获,所以不会引起高脂血症。

糖类应占总能量的60%~70%;应禁止食用蔗糖、甜点心、糖果之类的食品;蛋白质应适当提高,应占总能量的14%左右。

(2)Ⅱ型(高β-脂蛋白血症):饮食应严格限制胆固醇,按病情轻重,全天宜﹤300 mg;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尽可能减少肉类食品;P/S比值以1.5~2为宜。

蛋白质及糖类无需限制,总能量可按每天30~35kcal/kg供给。

(3)Ⅲ型(“阔β”带型):应首先限制能量,使体重下降和维持理想体重,体重下降,血脂即明显下降。

注意能量控制不宜过快,否则脂肪氧化过多可产生酮体,引起酸中毒,可致心律失常。

糖类宜占总能量的50%,蛋白质占20%,脂肪占30%,适当增加玉米油的摄入,胆固醇摄入量应﹤300mg/d,限制饮酒,忌甜食。

(4)Ⅳ型(高前β- 脂蛋白血症):要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原则,控制能量和糖类,糖类占总能量50%为宜,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使胆固醇﹤300 mg/d,限制饮酒。

(5)Ⅴ型(高乳糜微粒和前β- 脂蛋白血症):饮食中只要单纯控制脂肪2周,血脂可降低。

脂肪应占能量的30%以下,糖类占50%,蛋白质占20%。

总能量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胆固醇300~500mg/d。

供给高蛋白质饮食,忌用甜食,限制饮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