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二经络疏通法参考课件

十二经络疏通法参考课件

21
经络疏理手法
22
经络疏理的手法
23
经络疏理的反应
·局部穴位有酸痛、胀痛、刺痛的感觉 ·经络两侧感觉不对称 ·穴位附近可能有红肿、出痧的现象
24
经络疏理的误区
·整经疏理 ·频繁疏理 ·多经疏理
25


“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保持经络畅通是健康的重要条件
43
大肠经易堵塞穴位
44
大肠经易堵塞穴位
探查线路
穴位
位置
大肠经前臂线路 手三里穴 肘关节横纹下2寸(3指宽)
大肠经第二掌骨 合谷穴
一手拇指指骨关节横纹,
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 的指蹼缘上,在拇指尖下
屈肘,在曲池穴与肩髃穴 大肠经前臂线路 手五里穴 的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
(四指宽)处。
辅助调理疾患: 便秘、腹泻、小腹胀满、下牙痛、胃肠感冒
45
大肠经易堵塞穴位
46
大肠经的疏理
1、探查、疏理部位 大肠经前臂与掌骨部分
2、探查、疏理方法 敲揉“手三里穴”、“手五里穴”、 点揉“合谷穴”探查,如疼痛在痛 点处敲揉5分钟/处。
3、最佳体检时间 卯时(清晨5—7点)
47
大肠的作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 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司传化运 输和暂时贮存五谷糟粕浊气,使之变化 为有形的粪便,正常排出体外。如果大 肠传导功能正常,小肠消化后的残渣在 大肠停留发酵的时间、温度正合适,于 是“化腐朽为神奇”而产生肾精,大肠 属金,肾属水,这是金生水的道理。
肺是动病、所生病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 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
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
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
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
息,溺色变。
30
31
手太阴肺经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 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 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少商如韭叶。
26
第二部分: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十二经络 自我疏通
27
肺 经 经 络 图
28
肺经循行线路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 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 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 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 ,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 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9
道路拥堵,人流、物流不畅; 河道拥堵,河水不能灌溉良田; 网络拥堵,信息不能传递; 生产线拥堵,资源浪费、产能下降; 下水道拥堵,城市内涝;
......
17
经络的作用
·运行气血 输送营养 排出废物 ·沟通脏腑肢节联系(传递信息) ·疾病预警(审微恙) ·祛除疾患
18
“审微恙”的缘起
一次牙痛,意外 悟出经络的另类 作用。
40
大肠是动病、所生病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 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 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41
42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颙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十二经络疏通法
——暨自我体检与健康养护
1
第一部分: 倾听身体声音 自我疏通经络
2
第一篇: 养护生命 预防在先
3
定期体检已经成为 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4
中医可以提前两年 发现肺癌的苗头
5
身体的异常现象
• 肺出现问题最早期,病人会在每天 3点—5点钟醒过来 ,几乎天天如此 。 • 持续一年左右,每天还是在这个时间醒来, 同时伴有咳嗽不止,吐白色泡沫痰。 • 再等一年,咳嗽加重并伴有咳血、胸痛、消瘦、 头痛等症状,影像可见肿物,此时确诊为肺癌。
48
大肠的养护要点 通
49
胃 经 经 络 图
50
胃经循行线路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 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 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 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 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 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 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 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 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巳时(9—11点钟)
36
肺的作用
肺为橐蘥,主宣发、肃降 肺主皮毛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37
肺的养护要点
1、形寒饮冷伤于肺 2、保护肩背防未然
38
大 肠 经 经 络 图
39
大肠经循行线路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 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 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 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 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 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 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 右之左,上挟鼻孔。
6
肺大胃脾心小肠 膀肾包焦胆肝详 3—5点钟 肺经,经络顺序以此类推 凌晨定时醒来 定时困倦 定时疼痛
7
记住两穴位 防患于未然
8
10
中风病人的前期预兆
11
“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 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 痠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 之侯也。”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
12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9
“审微恙”
——发现身体异常的证据
·找痛点——探查经络状况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痛点因何产生? ·疏通39个易堵塞穴位,
促十二经络畅通
20
经络疏理手法
1、敲法:小指掌指关节、 中指指间关节、 拇指指间关节
手法:角度垂直,力矩三厘米 2、点揉:拇指、食指
按揉:掌根、鱼际 手法:固定一点,旋转按揉,逐渐加力
32
肺经易堵塞穴位
33
肺经易堵塞穴位
探查线路 肺经前臂线路Βιβλιοθήκη 穴位位置孔最穴
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肘横 纹下2寸(3指宽)
肺经大鱼际部分 鱼际穴 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辅助调理疾患: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发烧、 咳喘、皮肤瘙痒等
34
肺经易堵塞穴位
35
肺经的疏理
1、探查、疏理部位 肺经前臂与掌骨部分
2、探查、疏理方法 敲揉“孔最穴”、点揉“鱼际穴”探查, 如有疼痛在痛点处敲揉5分钟/处 3、最佳体检时间
——《灵枢•经脉》
13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 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14
第二篇: 找经络痛点 审身体微恙
15
经络基础问题
1、经络到底在哪里? 2、还原古人思维认识经络
16
透过现象了解经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