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杓关节脱位

环杓关节脱位



右侧声带松弛、固定,右侧披裂 可活动,双侧披裂形态不对称 左侧声带闭合好,双声带闭合有 缝隙
初步诊断为“环杓关节脱位” 于术后第11天在局麻下行环杓关节拨动复 位术,术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术后第13天随访病人,诉发音费力症状减 轻,声音嘶哑未改善

发生率

环杓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主要是气管插管损伤和颈 部外伤所致,一般文献报道甚少。 首例环杓关节脱位由Korman于1973年报道 。 与性别、年龄无关,脱位方向包括向前、向后或垂 直脱位。 气管插管所致环杓关节脱位发生率约0.023%至 6.2%

因环杓关节变性及其韧带张力变弱而 易发生环杓关节脱位。
气管插管术所致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
(1)喉镜显露声门时, 张力过大 (2)颈部过度后伸,导致气管及其周围组织弹 性下降 (3)管芯(包括shikani)、喉罩、McCoy喉 镜、双腔管的使用
----- Y. NIWA, A. NAKAE et. alArytenoid disloca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7; 51: 1397–1400
谢谢!
气管插管术所致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
(4)拔管时:直接损伤、气囊未完全 (5)导管套囊位置过低(声带下缘6~10mm) (6)气管插管合并胃管同时存在 (7) 体位的变换,麻醉时间较长
----- Neil S Tolley et al. Dislocated arytenoid: an intubationinduced Injury Annal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1990) vol. 72, 353-356

预防



(1)易并发环杓关节脱位的病人,如长期服用糖皮 质激素者。 (2)适度显露声门,避免过度上提喉镜。 (3)Shikani optical stylet的使用 (4)避免气管导管直接损伤声带及环杓关节。 (5)一旦发生环杓关节脱位,应尽早治疗,大部分病 人愈后良好, 1-2 月内复位效果较
环杓关节脱位
李旭 徐仲煌
喉的软骨
背面观
侧面观
环杓关节的结构
声带
环杓关节 背面观 上面观
右侧环杓关节脱位
Case
韩x,M/55,因“胃Ca”行胃Ca根治术 全麻插管,ID 7.0#,22cm,once Cormack I,带管时间6.5小时 术后第三天患者感觉发音无力,声音嘶哑 术后第8天时嘶哑明显,告知管床大夫 术后第9天行纤维喉镜检查
主要包括声嘶、咽下困难、喉痛、饮水 时呛水,甚至失声。 间接喉镜、纤维喉镜、动态喉镜或X线 或CT检查 必要时可行环杓肌肌电图检查并与喉返 神经麻醉痹相鉴别。

与喉返神经麻痹的鉴别

影像学
治疗
杓状软骨拨动术,复位效果取决于手术者经 验及患者脱位后时间长短,一般均需经2~3 次,且需要患者密切配合 Teflon注射 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toxin)注射 手术,包括开放复位,如杓状软骨内收或旋转, 甚至杓状软骨切除术。 声带恢复治疗
环杓关节脱位的类型
后脱位
前脱位
---Friedrich P. Paulsen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mechanism of Postintubation Arytenoid Subluxation. Anesthesiology
环杓关节脱位的症状、体征
环杓关节脱位的症状、体征
主要包括声嘶、咽下困难、喉痛、饮水时 呛水,甚至失声。 手术后若出现较长时间声嘶等,可通过间接 喉镜、纤维喉镜、动态喉镜或CT检查,必 要时可行环杓肌肌电图检查并与喉返神经 麻醉痹相鉴别。

环杓关节脱位的易感因素

全身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特别是糖尿病所致的肾
功能衰竭) 溃疡性结肠炎 喉软化 肢端肥大症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WA, A. NAKAE et. alArytenoid disloca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07; 51: 1397–1400
环杓关节脱位的类型

前脱位和后脱位
右侧前脱位
右侧后脱位
---Szigeti CL, Baeuerle JJ, Mongan PD. Arytenoid dislocation with light stylet
intubation: case report and retrospective review. Anesth Analg 1994; 78: 185–6. --- Kambic V, Radsel Z. Intubation lesions of larynx. Br J Anaesth 1978; 50: 587–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