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萧山区河庄镇新围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萧山区新围小学2010年~2012年发展规划(第六届第三次教代会通过)壹、学校情况分析(壹)外部背景新围小学地处围垦。
学校的未来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今后俩年内将由于江东工业园区的开发新增学生数近四百。
新围小学的发展充满希望,未来应将有壹个美好的前景。
可是它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办学竞争的激烈、学校自身的不足等。
能够说,希望和困难且存。
(二)内部背景1.办学设施。
萧山区新围小学,简称新围小学,地处萧山区河庄街道闸北村21组。
学校创建于1971年8月,前身为萧山县新围乡中心小学,1987年4月才易地现址建造第壹幢教学楼,于1989年8月竣工且交付使用。
1995年扩建了第二幢教学楼,2001年建成3270㎡的综合楼,2007年建成2780㎡的3号教学楼,2008年新征土地15亩,完成南校门的建设,且建成2726㎡的4号教学楼,2010年建成且启用2278㎡的食堂。
目前学校占地4万多㎡,校舍建筑面积10253㎡,下设壹所三联分校。
2.师资情况。
学校现共有41个教学班,教职工120人,于校学生1651人。
79名公办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45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8人,杭州市级教坛新秀1人,萧山区级教坛新秀7人,萧山区级优秀教师3人,区优质课获奖教师15人。
(三)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和认识近几年学校先后获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铜奖单位,杭州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读书教育先进集体,萧山区文明单位、萧山区花园式单位、萧山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杭州市壹级单位等二十多项集体荣誉。
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阳光天使活动”得到了进壹步深化和创新,学校以此为内涵的德育品牌正于形成。
面对未来,学校有了壹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教师队伍“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危机意识、主动发展意识”仍要增强,理论功底、教学能力仍需进壹步提高;学生队伍存于浮躁现象,良好的品行、学习能力、读书习惯仍需加强培养。
新围小学的未来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重的挑战,我们必须要冷静的思考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因此,未来几年必须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慎重谋划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努力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努力满足所于社区人民群众对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社会提供更高水平、更加优质的服务。
首先于不断完善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走内涵建设和发展之路。
学校的内涵发展包含了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师资培养、人文精神的开发等。
于这些要素中人文精神的开发尤为重要,学校精神的培养和形成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通过学校的精神,去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动力,从而以此精神力量推动学校的发展。
其次,针对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基础,构建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教学结构、现代化教师素质,营造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
再次,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将课改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课改理念,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
二、学校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壹)学校精神我学习,我成长,勤奋、进步、温馨每壹天。
(二)办学特色继承和发展“发挥启智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特色,传承围垦精神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开展且形成德育特色。
(三)学校发展总体思路于萧山教育“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教育质量,树立教育形象”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坚持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这壹办学理念统揽工作全局,以新课改为主线,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抓手,突出美德教育、突出课堂教学中心工作,向文化建设要品味,向队伍建设要实力,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向教学科研要质量,争创“区壹级学校”、“德育特色学校”,同时推进精细化管理,狠抓内涵发展,切实提升办学实力和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丰富学校特色,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培育学校精神。
(四)三年总目标放眼未来,立足现实,争创萧山区壹级学校,萧山区德育特色学校。
以“科学、和谐、创新、自主发展”为目标的管理示范;自主读书、自主研究、自主提高的干部教师队伍发展的培养示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旨的德育示范;自主学习、分层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质量示范;数字化技术应用和开发示范;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人文精神示范。
于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变革教和学的方式,重视师资培养,深化办学特色,强化学生美德,探索且实施现代化评价制度,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创造力和鲜明特色,拥有壹支人数较多的名师队伍,质量过硬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的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学校发展分目标及措施(壹)学校管理目标及措施1.工作目标。
以规范、科学、现代、和谐为目标,以目标管理、制度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民主管理为途径,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变成职能科室、每个人的奋斗目标,逐步强化人文性、自律性,创建和谐校园、人民满意的学校。
2.年度目标。
2010年:完善岗位职责,细化岗位责任考核制度。
2011年: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完善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创新奖励机制,使其更具科学性、主动性、人文性,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艺术。
2012年:深化管理的全面性、人文性、民主性、未来性,将管理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变他律为自律,创建和谐校园。
3.措施保障。
(1)领导班子加强学习,树立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增强中心组学习和自我学习意识和行为,加深理论功底,提高管理艺术。
(2)将周行政例会制度落于实处,实行“发现、分析、讨论、决策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的研讨方式,培养班子成员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3)精简学校管理体系,实行三级管理运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初步实现教育教学、行政办公、科研等工作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4)每位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目标,实行岗位聘任制、岗位职责制、工作奖励制,引导教师树立且制定自身发展目标,帮助实施目标,从而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培养自律性。
(5)不断完善学校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
(6)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和学校主要工作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支持和保证学校工作顺利进行,统壹教职工思想,凝聚人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7)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配合行政积极开展诸如“我为新围教育献壹计”等教工活动,凝聚人心。
强化教代会制度,履行好民主监督的职责。
(8)重视社区和家长参和学校管理,面向社区开放,开展社区教育。
(二)班子建设目标及措施1.工作目标。
建设壹支“廉洁自律、勤奋务实、乐于奉献,具有学习意识、研究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的干部队伍,深受教师拥护和学生爱戴。
2.年度目标。
2010年:制定岗位目标,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通过量化评估标准强化干部考核制。
2011年:履行岗位职责,实施岗位目标,指导和帮助干部于岗位上科学规范的工作,不断提高质量。
建立干部奖励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工作中讲求原则性、艺术性、人文性、科学性,2012年:形成壹支“廉洁自律、勤奋务实、乐于奉献,具有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的干部队伍,50%达到本科学历;群众测评满意率95%之上,优秀率85%之上。
3.措施保障。
(1)加强学习,每年至少读5本理论书籍,且做好读书笔记。
通过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
(2)注重自身形象建设,提升人格魅力,树立团队精神,工作中不推诿、不拖拉、顾大局、互理解、共支持。
(3)班子成员深入教育教学壹线,参和“教研、听课、调研”等,且将此作为干部考核标准,及时掌握工作情况,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
(4)实施中层干部聘任制,完善干部工作考核制度和述职制度。
(三)教师发展目标及措施1.工作目标。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建设壹支乐于奉献、勤奋工作、主动发展、自主学习、长于研究、业务精良、善于交流、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人数较多的名师队伍。
2.年度目标。
2010年:不断学习,更新理念,积极投身课改工作,深刻领悟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发展点,制定好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培养2名区级骨干教师,6名校级骨干教师。
师德测评、工作测评满意率95%。
2011年: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总结课改经验。
30%教师论文、案例于区级及之上获奖,20%教师于区级各类教师技能比赛中获奖。
师德测评、工作测评满意率达95%。
2012年:形成壹支乐于奉献、勤奋工作、主动发展、自主学习、业务精良、善于交流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创造机会培养使区级骨干教师达到10名之上,争取培养壹名市内有知名度的教师。
40岁以下教师60%达到或正于进修本科学历。
师德测评、工作测评满意率95%。
3.措施保障。
(1)加强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每年为每位教师提供俩本专业书籍,且学有体会。
(2)以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师德规范、人文素养、业务精湛等为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对教师展开教育,通过“关爱学生、自我发展”为主题的论坛活动评比活动,通过各类业务竞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3)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教师人人制订个人发展计划,作为个人成长、成才、发展的方向,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潜能,鼓励教师向有个性、有特长、有特色、专业化方向发展。
(4)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人尽其用,完善学校奖励机制,让教师于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做出成绩。
(5)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学校尽力为每个教师提供再提高的机会。
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使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带动壹批教师快速成长。
(6)以教师发展为本,建立分层次(区级名教师、区级教坛新秀、区级优秀教师、校级骨干教师)、分阶段的校本培训方案,为每位教师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提供发展空间,形成壹批骨干教师群体。
(四)德育工作目标及措施1.工作目标。
坚持以“五爱”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做深做强“阳光天使工程”为特色,通过课堂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懂美爱美、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爱读书、有个性、有特长、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
2.年度目标。
2010年:深刻领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学校德育三年规划,继续推进阳光天使工程,培养学生文明守纪、乐学善帮的良好习惯,争创区德育特色学校。
2011年:继续推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美德教育,进壹步做深做强阳光天使工程,争创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形成德育工作特色,成功创建区德育特色学校,且有相应的经验或作品于区级之上交流或发表。
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培养优秀班主任带头人。
3.措施保障。
(1)党支部、团支部、德育组、大队部、年级组要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全体职工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