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课件

关于管理心理学的课件

4 .组织行为学时期为20 世纪70 年代及以后。

标志是组织管理问题的综合性,跨学科性,系统性研究。

重点是组织中个人,群体,整个组织极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行为等更为广义的组织管理心理学问题。

1903 ,德国的斯腾提出“心理技术学”1914 ,利莲?? 吉尔布雷思在其《管理心理学》中提出“管理心理学术语”1912 ,Hugo Munsterberg 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24-1932 ,霍桑实验1933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人际关系学说1949 ,在芝加哥召开的跨学科会议上,正式把这门学科定为“行为科学”1958 ,利维特提出用“管理心理学”代替“工业心理学”1959 ,心理学家(M??Haire )提出把工业心理学分为:人事心理学,人类工程学,工业社会心理学。

后者即为管理心理学1964 ,利维特发表《组织心理学综述》1966 ,巴斯和雪恩各自出版了《组织心理学》1970 ,F Luthans 的《组织行为学》历史事件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和研究概况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

1 、建立学术组织和教学科研机构。

目前,我国有两个工业心理学专门研究机构。

一个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工业心理研究室,另一个是浙江大学心理学院工业心理专业。

此外,华东师大心理系、北大心理系也有人专门从事管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2 、翻译编写了一批管理心理学著作。

3 、开展多方面研究。

我国学者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励问题研究。

俞文钊:同步激励理论、公平差别阈理论、三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去激励连续带模式)二是人员测评研究。

三是领导行为研究。

四是跨文化问题研究。

(外资、中外合资企业)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1958 年利维特出版《管理心
理学》开始,50 年来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首先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研究人员迅速增加。

更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加入到研究队伍中,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态势。

其次是研究的课题不断扩展,从绩效研究到激励理论,培训体制和测评手段,管理人员才能的开发,以及计算机为中介的信息沟通系统的研究等。

三是研究方法从单因素分析向多因素分析转化。

不局限于对单一变量的分析,而是更多地注重对不同变量的综合分析。

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化,除传统技术外,又引进了项目反应理论、时间历史分析等新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 表1-1 与管理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 学科具体学科主要影响和涉及研究领域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员工招聘与选拔、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组织管理学组织理论、组织技术、组织变革、组织文化行为科学心理学激励、领导、知觉、个性、个体决策、工作满意度、态度、工作压力、工作设计社会学制度变迁、群体动力、群体行为、团队建设、沟通、行为改变、态度改变、群体决策人类学价值观比较、态度比较、跨文化研究、组织文化、组织环境社会科学政治学冲突、组织内权力与政治经济学领导有效性、工作绩效伦理学激励、领导、沟通的伦理问题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激励问题* 二、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与区别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

二者在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理论来
源方面是一致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 表1-2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比较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管理过程中各层次人员的心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指外观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生理学等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性质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形成背景利莲?? 吉尔布雷斯《管理心理学》(1914 )首次使用“管理心理学”一词20 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利维特出版专著《管理心理学》(Leavitt ,1958 ),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1949 年“行为科学”一词出现,1953 年正式命名20 世纪60 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20 世纪80 年代组织行为学分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三、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模型( 一) 研究方法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参与的准实验方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等* 从三个层面研究:(1 )个体水平(2 )群体水平(3 )组织水平个体、群体和组织心理和行为的结果总是通过特定的外部有效性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心理和行为(自变量)与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

* (二)一般模型A 型性格B 型性格A 型性格表现为:1 ,运动、走路和吃饭的节奏很快2 ,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3 ,总是试图做两件以上的事情4 ,无法处理休闲<a name=baidusnap0></a>时光</B>5 ,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情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
量的A 型性格的人包括:(1)喜欢过分争先和有雄心壮志者。

(2)有过高的工作要求,经常不满足现有的工作成就。

(3)情绪易波动。

(4)有闯劲,表现为好斗、敏捷和强烈的进取心。

(5)过分争强好胜。

(6)经常匆匆忙忙。

(7)习惯艰苦紧张的工作,即使休息也难以松弛下来。

(8)不耐烦,情绪急躁。

(9)常常同时进行多种思维与动作,言语动作的节奏快者。

B 型性格表现为: 1 ,从来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以及其他类似的不适感 2 ,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环境要求如此 3 ,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时光</B>,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表现自己的最佳水平4 ,充分放松而不感到愧疚讨论题1-1: 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杜绝工人抽烟? Company Name “我的期望”卡姓名:学号:我对本课程教学的期望1 .2 .3 .4 .5 .* The End * * Company Name LOGO LOGO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LOGO Company Name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孔伟教学目标:了解管理心理学在国外的发展背景和历史了解管理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模型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一、历史背景20 世纪上半叶的政治背景社会化大生产的影响国际工人运动管理科学的发展二、理论准备心理技术学[ 德] 斯腾在1903 年提出“心理技术学”概念最早进行心理技术学研究的是Hugo.Munsterberg (芒斯特伯格)出生于
德国,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威廉?? 冯特的学生,后移居美国,在哈佛大学心理学实验室任主任。

他应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大量的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他认为心理学应该对提高工人的适应能力与工作效率有所贡献。

他研究的重点是:了解个体的素质及心理特点,以便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研究怎样的心理条件能让工人发挥最大的潜能,获得最大、最令人满意的产量;怎样的情绪能使工人的工作产生最佳的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在1912 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中,提出了三最观点。

一是最好的工人。

研究工作对人们的要求,确认最适合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人员选择、职业指导和工作安排等方面;比如,体力工作要吃苦耐劳,技术性工作需要心灵手巧的,销售工作要能说会道的。

二是最合适的工作。

研究和设计适合人们工作的方法、手段和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不见得都是知识水平高的,关键是适合的岗位。

比如让大学生去看收发就不合适,同样作警察工作,刑警和内勤有很大差别)三是最佳的效果。

用最合理的方法以确保产生最令人满意的效果。

理论准备社会测量学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莫雷洛(J??L??Moreno )为研究人际关系提供了技术基础群体动力学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 )B=f(P??E) 理论准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理论准备人际关系理论梅奥(George??Elton??Mayo 1800-1949 ),澳大利亚人,后移居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教。

代表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 ),《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9 )主持霍桑实验
( Hawthorne Studies) ,提出人际关系学说。

照明实验(1924.11-1929.11 )试验是在美国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并由此得名。

该工厂为生产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当时有2 万员工,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绩效不高。

为探明原因,从1924 年开始,厂方邀请专家进行研究,当时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希望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假设前提)研究者设想照明条件对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影响,实际结果却未能证实这一设想。

实验组:增加照明,降低照明对照组:照明度不变最初的霍桑实验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假设:改进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