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逻辑用语题型归纳

常用逻辑用语题型归纳

一、判断命题真假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2X 2X 1 A. X R,sin CoS = 2 2 2B . -X (0,二),sin X cosx2C.-X R ) X x = —1XD.—X (0, ::),e I X2、 如果命题“ (P q) ”为假命题,则( A. p,q 均为假命题B. p ,qC. 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4、给出下列命题:① 在△ ABC 中,若∠ A>∠ B,贝U Sin A > Sin B ; ② 函数y = X 3在R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③ 函数y =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a 至多有一个交点; ④ 若将函数y = Sin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丁个单位,则得到函数 y= Sin 2x+∏的图象。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 。

①②B .②③C 。

①②③ D。

①②④《常用逻辑用语》)均为真命题D. p,q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2X2X 1P I : T X R, Sin—+ COS-- 2 2 21 -cos2x P 3: - X 〔0 ,二 1, J ------------ =SinV 2其中假命题的是()(A) Pl , P 4(B ) P 2 , P 4p 2: ^ X 、y 三 R, sin(x-y)=sinX-Sinyp 4: SinX=COSy=■ x+y=-2(C) P ,P 3(D)p 2,P 43、 有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命题:5、若命题 P:圆(X - 1)2+ (y — 2)2= 1 被直线 X= 1 平分;q :在厶 ABC 中,若 Sin 2A= Sin 2B , 则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p ∨ q”为假B .“p ∨ q”为真C 。

“p ∧ q”为真D 。

以上都不对6、已知命题p i :函数y = 2x - 2—x 在R 上为增函数;p 2:函数y= 2x + 2—X在R 上为减函数,则在命题 q i : p ι∨ p 2, q 2: p ι∧ p 2, q 3: (—p i ) ∨ p 2 和 q 4: p i ∧ ( 一 p 2)中,真命题是( )7、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T XR ,Ig X = OB. C. —X R , X 3. 0D.8、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 -X R , 2XjL 0B.—X* N ,(X —1)2C. —.1 X R , Ig X :: 1D 。

-。

1 X R , tan X = 29、有以下四个命题:① =ABC 中,“ A B ”是“ Si nA Sin B ”的充要条件; ② 若命题 P: -χ∙ R ,sin X -1,则一prχ∙ R ,sin X 1 ; ③ 不等式10xX 2在上恒成立;1 1 1一-3④ 设有四个函数 y=x ,y = X 2, y = X 3,y = X ,其中在 0,匸:上是增函数的函数有 3个.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______、判断充分、必要条件X 三 R,tan X =1XR,2x 01、“a≠ 1 或 b≠ 2" 是“ a+ b≠3”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2、 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则甲是丁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13、 “ m = 2 ”是“直线(m+2)x+3 my+1=0 与直线(m+2)x+( m -2)y —3=0 相互垂直"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4、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① ”P q”为真是"P q"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 ”P q”为假是”P q"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 "p q”为真是”-p”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 ”一P"为真是”P q”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③ C.②④D 。

③④5、已知a 、b 为实数,则2a■ 2b是Iog 2a log 2b 的()6、设 u = : X, y X R , y R : A = ’ x, y 2x — y m 0 : B = : x , y x y — n _ 0:,那么点P (2, 3)A — C U B 的充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π7、“ X =2k 二• 一 k ∙ Z ”是“ tan x =1 " 成立的()4(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Π2V 1 ”的8、设 0 V X V ,则“ X Sin X V 1” 是“ X SinX2(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下列4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是12、a :::0是方程ax 2 ■ 2X ^0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14、 “ X 〉0” 是“ 3X 2〉0” 成立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1 X1X x (。

,叫)七)P 2: T XW (0,1), ⅛ 1/2X> IOg 1/3XP 3: -X (0, ::),( I)X 也1/2X2P 4: - X (0,1),( 1)X :::1Og 1/3 X3 2A. P 1, P 3(B ) Pl , P 4 C. P 2, P 3 D. P 2, P 4 110、已知条件P : X _1 ,条件q :<1, X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则P 是—q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11、在 ABC 中,π1A ”是“ Sin A ”的(6 2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3、设Ia n [是首项大于零的等比数列,则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C)充分必(a 1 :::a 2”是“数列Ia ni 是递增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 .充分非必要条件C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 D.充要条件15、设{ a n }是等比数列,则 a 1 V a 2 V a 3 ”是数列{ a n }是递增数列的()116、若a ,b 为实数,则“ O :::ab 门”是“ b ”的()a17、设 x,y ∙ R ,则“ X _ 2 且 y _ 2”是“ χ2 y2_ 4 "的(aX, 2x 1 的()XB 。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9、 设 P: f(x )= 2χ2+ mx+ I 在(0, + ∞)单调递增,q : mA 5 ,则一l q 是一lP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X — 420、 已知条件p : X ≤ 2,条件q : ------- > 0,则F P 是F q 的 ()x- 3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21、设a 、b 是非零实数,那么“ a 〉b”是“ lg(a-b)>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8、“1<a<2 ”是对任意正数A .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参数范围1、已知p:1——≤2,q: χ2 _2x+1 _ m2≤ 0(m a O ),若一ι P 是一ι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y=lg(4-x)的定义域为A ,集合B={x|x:::a},若p:“ X A”是Q:“ 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 _____ .四、“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参数范围1、若命题p: ? x∈ R, ax2 + 4x + a≥- 2x2+ 1是真命题,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A. a≤ - 3 或 a>2B. a ≥2C a>— 2 D・一2<a<22、已知命题P : X ∙R , x22ax 0 。

若命题P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3、若命题“ ” R,使X +(a—1)x+1cθ”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4、命题"τx(1,2)时,满足不等式χ2∙mx • 4 _ O "是假命题,则m的取值范五、“或且非”参数范围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得关于X的方程χ2 2 x 2a ^O..(1)有两个都大于1的实数根;(2)至少有一个正实数根。

2、已知命题p :存在实数 m使m+1 ≤ 0,命题q:对任意X R都有χ2 mx 1 0,若P且q 为假命题,则实数 m的取值范围为2 2 23、已知命题甲:关于 X的不等式X + (a - 1)x + a ≤0的解集为?;命题乙:函数 y= (2a — a)x 为增函数,当甲、乙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4、已知命题P:不等式IX - 1∣〉m — 1的解集为 R命题q : f(x) =- (5 — 2m)x是减函数.若p∨ q为真命题,p∧ q为假命题,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I X — X— 6≤ 0,5、设命题p:实数X满足X — 4ax + 3a 〈0,其中a>0,命题q:实数X满足2IX + 2X— 8>0.(1)若a = 1,且P ∧ q为真,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2)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2X满足6、已知命题P :方程a X ax - 2 = 0在[-1,1]上有解;命题q :只有一个实数2不等式X +2ax+2a ≤0 ,若命题P或q”是假命题,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

7、已知命题P函数y = log a (1 - 2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命题Q不等式(a —2)x2∙ 2(a -2)x —4 ::: 0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若P Q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8、已知命题p: “一x「0,1】,a_e x”,命题q:“ T X R, X2 4x a = 0 ",若命题“p q”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