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是个历史小话剧。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
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
本课的第一幕,主要是写韩勃和蔺相如的对话。
通过韩勃的“气愤”“不满”“不解”“若有所悟”和蔺相如的“笑笑”“依然笑笑”等一系列动作神态的描写,揭示了蔺相如为何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连续几天不敢上朝的原因,他不想因为私人的误会而影响到赵国的安危,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课文的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示。
如“忙跪下来”“狠狠地抽我一顿”“不肯起来”等等,我们可以看出廉颇意识到自己图自己一时之勇而不顾国家安危的错误,立马登门谢罪,真挚诚恳的态度令人佩服,廉颇知错能改、爽直磊落、心系祖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而蔺相如“迎上去”“双手扶起廉颇”“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等表现出他的宽容、大度,能够以大局为重。
学习本文,一是了解“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体会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二是学会阅读剧本。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哎呀,廉将军,您这是──
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表现出蔺相如对廉颇突然登门请罪的行为感到很吃惊。
②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从句中“狠狠”、“抽”等词可以体会到廉颇自责、悔恨的心理。
主动请求用荆条来惩罚自己,则更可看出廉颇的知错能改,他的这种真诚的认错行为不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还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语:负荆请罪。
③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这句中蔺相如是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兴,为廉颇知错能改而高兴,更多的是为了国家而感到高兴。
(2)对词语的理解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
负荆请罪: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
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