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法讲义(ppt 116页)
劳动合同法讲义(ppt 116页)
单、双保护之争
双保护主张:
1、地位平等是合同一般属性; 2、有将劳动合同纳入民法的国家 3、单个劳动法弱于劳动基准法等; 4、高素质劳动者并非弱者等。
单保护主张:
1、不平等性; 2、尽管纳入民法,民事的特别法; 3、尽管弱于基准法,还是偏保护; 4、双保护容易诱导按民法思路理解; 5、强资本、弱劳动及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
《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实施
2005年1月报国务院、2006年3月21日公开、191849意见、四审通过。
(二)为什么制定劳动合同法?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2、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突出(一年一签普遍、形成
不好管理模式); 3、劳动关系多样化、新就业形式不断增加、灵活就 业人员增多、劳动关系模糊化(劳务派遣等); 4、劳动争议不断增加,预防个别争议(事先原 则); 5、劳动法对劳动合同规定过于粗糙(滥用试用期、 违约金不明僚、当时局限性旧体制和过渡性痕迹、 纲要式立法、);
《劳动合同法》解读与对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影响的分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系(劳动合同:订立、 履行、变更、解除)
集体劳动关系
为了保证顺利实施 劳动行政部门的
监督检查与权利救济
新旧法律的衔接 (有关过渡性条款)
集体合同
工会(各部分有 关工会的条款) 劳动监察 劳动仲裁
如何应对上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选择只有两个: 1、修改现行法律;2、重新立法。选择了后者。以 上也是劳动合同法要解决的问题,立新法的依据。
(三)《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合 同法》的关系(一审、二审稿都是根据《劳动法》制定本法)
关于与《劳动法》关系两种观点
主张依据《劳动法》:原因, 《劳动法》为基本法, 位阶高于单项法,
36-50(共15条):单方面解除、裁员、不得解除、终止等, 后合同义务,终止合同补偿金等新规定
51-72(33条):集体合同(行业性集体合同)、 特殊劳动关系(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
73-79(共7条):政府、工会监督检查检查以及任何组织、 个人的检举控告制度
80-95(16条):用人单位、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对规章制度 不违法、但不 合理等规定, 工会与职工,
有权提出并 通过协商 予以修改。
将涉及职工 切身利益 规章制度和 重大事项 决定公示或 告知劳动者
告示 员工手册、 附件等形式
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劳动安全卫生、
保险福利、职工培训、 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等 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
提示:1、法定义务 2、可以理解为不可缺少的法定内容; 3、不得低于法定标准和集体合同约定;
只可细化和补充,不可突破。
平行:处于同一位阶, 新法优于旧法原理,
予以突破
关于与《合同法》的关系
是《民法》与《劳动法》的关系,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 无须以《合同法》为依据,基于一般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补充特别法的原理,对于《劳动法》没有规定的事项, 在不违反《劳动法》的条件下,可适用《合同法》
(四)立法目的
(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沿革
在中外合资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1980年) 国有企业内适用范围由临时工到正式工种中的农民轮换工(1984年)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1986年) 扩大劳动合同制实施范围的通知(1992年) 《劳动法》第三章(1995年实施)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年12月)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年5月)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年8月)
一、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中的劳动合同 (我们为什么选择劳动合同立法)
(一)与劳动合同相近的几个合同; (二)与劳动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多层次的劳动条件决定结构(企业内 劳动关系调整工具)。
(一)与劳动合同相近的几个合同
劳动合同
雇用合同 承揽合同 劳务合同 委托合同 承包合同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从民法独立出来
民法、合同法等
(二)与劳动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法
民法
劳动者
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
行政法规、 司法解释
劳动法
劳动规章制度
集体合同
工会法
劳动关系
标准劳动关系 (一般劳动关系)
非标准劳动关系 (特殊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 非全日制就业等
二、立法背景、目的、体系
(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沿革; (二)为什么制定劳动合同法? (三)《劳动合同法》与《劳动 法》、《合同法》的关系; (四)围绕立法目的争论; (五)立法体系。
总则第一条的立法目的: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些劳动关系。
一审、二审: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制定本法。
(五)立法体系(八章九十八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订立
第三章 履行和变更 第四章 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1-6(共6条):立法宗旨、适用范围、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工会等,对整个劳动合同法齐统帅作用
7-28(共22条):形式、期限、必备条款、 使用期、保密条款、竟业限制。将实事劳动关系纳入。
29-35(共7条)加班费、拖欠劳动报酬, 及劳动合同变更作了规定,支付令,降低了劳动者的诉讼成本
(三)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新变化
1、示意图; 2、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 3、违反规章制度的法律责任; 4、用好规章制度的意义。
1、示意图
依据本法74条规定:受行政权力监督 作成
规章制度
修改、 变更、 决定
告知程序
制定程序
异议程序
1、职工代表大会、 全体职工讨论, 提出方案和意见,
2、与工会或者职工 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96-98(3):聘用制事业单位、过渡期、适时开始时间
三、《劳动合同法》立法总则的变化
(一)适用范围的变化 (二)订立原则变化 (三)规章制度的变化
(一)适用范围的扩大
1、《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范围比 较; 2、为什么扩大范围? 3、扩大范围的影响;
(二)订立原则发生的变化
1、公平的原则; 2、诚实信用的原则(对民法契约自由的一 种限制与补充,第8条、23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