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案例1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案例1:缺乏计算机管理的某书社某高校旁有一家经营图书出租业务的书社,目前该书社还没有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
学生张某经常去该书社租书,看到该书社的日常管理非常混乱,并且员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所以他希望能够为该书社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找出一条好的途径来改善书社的经营管理,提高书社员工服务效率、质量,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张某首先对该书社的经营业务进行了详细调查,他了解到的情况如下:书社的规章制度要求,任何人要想成为该书社的会员需交纳押金100元(退证时返还),而且在加入时,需将身份证号(若是学生还另外需要学号)、住址、固定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登记在顾客卡片中。
成为会员的顾客可得到该书社的一张会员卡,并且可用它来租借书社所有图书。
目前的一个问题是,会员个人资料在登记注册后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却无法得到及时更新。
放在书社营业厅架子上的图书按类别及书名的字母顺序进行排列展示,而那些将被出租的图书存放在收银台后面的库房内。
当顾客把展示架上的样本图书拿到柜台时,店员就得去后面的柜台查找。
有时返还的图书没有按正确的顺序归档,这时就使得查找工作变得非常费力了。
当顾客来到店里还书时,店员首先检查还书是否准时,超期的顾客应交纳过期费。
店员工作繁忙时,来不及把返还的图书重新摆放到库房内,造成图书堆积。
当顾客挑选了没有来得及上架的图书后,顾客是租不到他想要看的图书的。
有时候一些新出版的或是畅销的图书可能供不应求,尤其是在周末。
管理者应当把这些图书多储备些以备租用。
另外,由于书社无法跟踪销售趋势以合理安排存货,一些很少被租用的图书时间久了依然被保存在店里。
通过上面的调查分析,张某认为该书社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来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将员工从繁忙的、低效率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改善书社的经营状况。
思考讨论:该书社原有的业务流程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提示:会员制不方便临时租书的读者。
要想成为该书社的会员需交纳押金100元,提高了经济困难人士租书的门槛。
会员租的书若成本大于100元,则押金100元太少。
会员联系方式若发生变化,书社无法及时知道,因此无法将最新的读者预订图书信息通知读者。
传统的手工方式下,日益繁杂的业务,导致书社无法跟踪销售趋势以合理安排存货。
读者点名需要某书时,需要去书社营业厅书架上查询,查询效率太低。
案例2:分析一个企业系统中的企业流程新产品快速上市,良好的客户服务及低成本是保持竞争力额主要因素。
管理者正在寻求一些方法可以使公司的运作更有效率,这将由检查订单流程开始。
客户通常以电话、传真、邮寄的方式下订单。
客户服务代表就在订单表上记下订单的信息,包括顾客姓名、运送地点、账单地址、产品编号、产品说明、数量及运送说明(如打电话给收货经理约定送货时间).在收集所有相关信息后,客户服务代表与客户确认订单的所有内容.当记录这些订单时,客户服务代表们就开始利用公司的订单输入系统并检查订单上每个产品的库存量。
客户服务代表首先检查最靠近客户运送地址的仓库。
如果该仓库没有足够的产品,他会去检查别的仓库。
如果是电话接单,则客户服务代表建议配送时间在4~5个工作日之后。
假如客户需要快速处理订单,客户服务代表可查询目前的订单输入信息系统看看哪个仓库将满足这个订单。
一般来说,靠近客户运送地址的仓库都能满足订单的需求。
所有正在处理的订单都是人工收集并输入公司的订单输入系统。
一定要有客户的编号、运送地址及账单地址,系统才会接受这份订单(如果订单来自一个新客户,系统自动给客户一个新代号)。
如果订单的送货日期在未来的8~10个工作日之后,则这个订单会以人工的方式被放几天后再输入系统。
而如果一张送货时间超过10天的订单输入系统时,则被认为是一个延误的订单。
系统每天会产生延误订单的报表去提醒客户服务代表有延误的订单。
当每一个订单被输入后,系统会对客户执行信用检查。
有些客户可能被列入”信用保留”状态而不会运送他们的顶戴,直到收到客户支付的货款。
其他客户的订单会被立即处理,而客户在收到货物与发票后支付采购货款。
一分信用保留的报表会立即送给信用部门,而且客户服务代表每天也会收到列入信用保留的订单列表。
公司里不同的业务单位对于相同的产品使用不同的确认系统。
公司总部对某产品的代号与制造工厂的代号不同。
思考讨论:①订单流程是怎样的?②这个流程的产出是什么?③在订单流程之外有什么其他企业流程会受订单流程影响?④如何使流程更有效?案例3:餐厅信息系统一家使用计算机点菜的连锁餐厅最近在某市开业,生意格外兴隆。
客人到餐厅后,在计算机上进行选菜,计算机就会显示出餐厅所供应的品种。
想吃什么菜,在上面轻轻一点,屏幕上就会出现菜的样子、价钱、原材料以及菜中所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的含量,供客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情况选择。
顾客点菜并付款后,计算机自动将选菜结果通知厨房进行配菜。
计算机的使用,不仅给顾客提供了方便,而且使餐厅环境改观。
现在我们让看看该餐厅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假定餐厅中整个业务流程设计成这样:所有微机连成一个局域网,在餐厅、厨房、配餐间、收款处、经理室等都有终端。
当顾客来到餐厅时,由服务员携带一台掌上型微机到餐桌前开点菜单,顾客选好后,点菜单的信息被传送到后台服务器上,在该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分类,根据顾客点的菜的品种,直接将信息送到制作它的厨师那里。
例如顾客点的凉菜订单会被送到凉菜配餐间的计算机上;酒水饮料会被送到饮料室的计算机上;如果是炒菜就送到厨房的计算机上。
如果某菜的原料用完,厨师可以在厨房中通过计算机立即输入反馈信息,从而服务员在顾客订菜时,马上就可以通知他某菜的缺货情况。
顾客输入信息后,马上就可看到他订的菜的总价格。
通过餐厅的打印机也可以很快得到账单。
上面列出所有顾客点的菜名、价格、采购量,系统能对销售额和各种菜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可以进行成本控制。
经理也可以看到在一定时期内每道菜的销售情况,算出它们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
经理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菜谱。
思考讨论:①该餐厅存在哪些业务?②该餐厅有哪些信息?③它们是如何与以上业务相关联的?④该餐厅的信息是如何发生,又是如何被加工、转换和被传递的?案例4:Mr. Sweeper商店本部位于亚特兰大的Mr. Sweeper商店是销售真空清洁器和清洁部件、办公清洁设备和必需品的零售商和分销商。
两年前,Mr. Sweeper的雇员仍然需要笨手笨脚地通过目录来查找其需要的部件号或价格。
Mr. Sweeper商店行政部门主管Betty Smith 说:”因为手头有8000多种,我们需要一个完全有经验的存货控制系统来追踪我们的存货状况,并与三个商店相互联通。
”他还说:”我们还需要一个非常容易使用的软件给我们的销售人员,同时还需要相应的工作机制。
”在与当地一家咨询公司签署了一份20000美元的合同之前,Smith花了六个月的时间研究适合他所在企业的硬件和软件。
这个和约使Mr. Sweeper商店购买了6台个人计算机、打印机、软件,以处理诸如控制存货、支付账单、收取款项等工作。
所有需要的有关存货和会计的数据都存于同一数据库内,个人电脑通过通信线路与网络相联。
Smith骄傲地说:”现在从一个最小的螺丝钉到最大的机器都存于数据库中了。
”新的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已经帮助了Smith降低了制造费用。
信息系统可以指出哪个产品库存已经高于标准,哪个产品库存太低了,它还能帮助计划订购周期,甚至还能计算供应商运送所订购产品的平均时间。
Smith 估计:”到下一年,我估计公司可以将其存货减少一半。
”与此同时,销售人员可以通过查看数据库中的老订单帮助顾客记起以前他们曾买过些什么产品。
而且,机械师能查看维修的历史信息。
”Smith说:”例如,如果一台维修好的机器又恢复使用,我们可以看到谁为此做了些什么。
”虽然这个系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平稳地运行,但是,我无法想象我们如何用老办法进行现行的工作。
”这是他得出的结论。
思考讨论:①该公司为什么要从手工系统转向计算机信息系统?②该公司输入到其信息系统中的是哪些数据?③信息系统输出的是哪种类型的信息?④当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时,该公司的信息系统如何改进?畅谈你的设想。
案例5:实习生追踪系统每年夏季,北京某大公司都要雇用一些来自各大学的实习生在其销售、会计、广告和信息系统部门工作。
付主任是人事部主管,他需要数据库应用系统来跟踪这些实习生。
系统将产生这些实习生的报告,包括他们的职责、工作时间、工作量、业绩、评价和酬金。
人事部职员周星星学过Access,并在夏季结束时完成这套实习生追踪系统。
由于周星星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于是他在9月初离开北京去武汉读书。
数月后,付主任让他的贾秘书使用这套系统生成夏季实习生的报告。
贾秘书拿到了周星星编制的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却不会使用。
思考讨论:①贾秘书不会使用该系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系统界面不友好、缺乏说明文档、贾秘书没有学会系统使用方法。
思考讨论:②如何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提示: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编写完整的说明文档、对系统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案例6:我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历史武汉理工大学是我国一所著名的重点大学,不仅在教学质量上属于国内一流,在院校教学设施等方面也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该校前身之一原武汉工业大学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也颇有远见,张副校长早在6年前就提出了建设全校信息系统的目标,设想将所有的教务、人事、办公、图书情报和教学设备等信息全部用计算机管理起来。
当时在全国高校中提出这样宏大目标的院校真是凤毛麟角。
原武汉工业大学管理信息系统1999年9月开始实施,原计划于2000年6月完工。
当时,随着局域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价格大幅度降低,使学校办公自动化普及成为可能,各高校纷纷开始注意建设学校信息系统。
同时,随着国内高教事业的发展,武汉工业大学的规模迅速扩大,短短几年内学生人数就翻了一翻,原有人教务人员已难以应付随之猛增的教学管理工作。
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张副校长提出了建立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想通过办公自动化来提高该校的办公效率,以应付越来越重的学生管理业务,另一方面这也是考虑到,为了在高等院校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在与兄弟院校的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增强理工大学在国内该领域的信誉。
如有可能,也希望将此信息系统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去。
该项目涉及的部门有学生处、教务处和全校二十几个院系的院系办公室。
其中,学生处拥有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负责处理全校性的学生管理业务,如学生证的制作与管理;教务处负责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如排课、调课、考试;而各院系办公室负责本院系的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如本院系学生成绩的录入与编排,学生选课的登记等,同时将有关数据如学生成绩等上报教务处,供其用于存档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