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_53土石坝的渗流分析
• 对首端至末端积分
q[L
m2 (0
H2)]
K 2
[H12
(0
H 2 )2 ]
• 对首端至任意断面积分得浸润线方程
下游段的渗流计算分析
• 水上部分:
• 假定该部分渗流流线为水平直线。任一 流管的过水断面为dZ×1,长度为m2Z, 作用水头为Z,沿高度呈线性变化。
• 渗透坡降为 • 渗透流量为 • 水上部分的渗流流量:
• 坝下不透水层面为最后一条流线,浸润 线为第一条流线,其水头等于浸润线上 各点的铅直坐标。
• 渗流在下游坝坡上的逸出段与浸润线一 样,其压力等于大气压,各点水头也随 铅直坐标而变化。
• (5) 实验方法 :常用的有电模拟法、电 网络等模拟试验法。由于成本、周期以 及计算机技术进步等原因,目前应用不 多。
• (2)根据土体中的渗流作用力判断。
• (1)产生管涌的临界坡降JC • 临界管涌坡降取决于土的颗粒组成和渗
流坡降。可用南京水利科学院的沙金渲 公式计算:
• 式中: d3——相应于颗粒级配曲线上含 量为3%的粒径,cm; k——渗透系数,m/s; n——土的孔隙率。
• (2)流土的临界坡降JC
渗透变形的判别标准
• 为保持坝的渗流稳定性,需查明坝体和 地基土体发生渗透变形的临界渗透坡降; 再确定坝体和地基土体相应的容许渗透 坡降;以此作为进行渗流稳定性的评价。
• 坝体和地基土体发生渗透变形的临界坡 降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两类:
• (1)根据土体的颗粒级配鉴别,如土体 细粒含量多少,土体的不均匀系数鉴别。
• 假定:斜墙后的渗流为缓变流,斜墙后 的水深为H,下游出口水深为H2;由流 量的连续性条件,可求解通过斜墙的渗 流量。
• (1)通过斜墙的渗流量
• 水深小于H的斜墙下部的作用水头为常 数值为H1-H。斜墙的厚度为:
t
t1
t1 L1
t2 L2
x
• 通过该段的渗流量:
q1
L1
K1
0
• (2)提高土体的抗渗能力。
• 一般的措施有:
• 全面截阻渗流,如采取心墙、斜墙、截 水槽及混凝土防渗墙等防渗措施。
• 延长渗径 ,如采取水平铺盖等。
• 设置排水设施 ,如在坝体下游设置排水 沟等。
• 设置反滤层及排渗减压井。
假定(杜平假定)
• (1)坝体土料为均质,各向同性。
• (2)渗流为缓变流(等势线和流线均缓 慢变化),渗流场中任何铅直线上各点 的水头和流速相等。
• 设渗流区可用矩形断面的渗流场模拟, 由达西定律得到:
• 杜平公式:
• 式中:H1、H2分别为上下游水深,m。 L为渗流区的长度,m。 K:渗透系数,m/d。
• 土石坝中渗流流速 v和坡降J的一般假定 符合达西定律,即β=1。
• 细粒的粘土、砂土料基本满足达西定律。
• 粗粒的砾石、卵石料近似满足达西定律。
• 堆石体、岩体裂隙中的渗流,遵循不同 的渗流规律,应作专门研究。
• (3)土石坝土料的各向渗流特性 • 当坝体为均质材料,则各向渗透系数相
同,即Kx=Ky=Kz。 • 当坝体为非均质材料,则各向渗透系数
不同,Kx≠Ky≠Kz。
• (4)宽广河谷中的土石坝,可采用二维 渗流分析,狭窄河谷中的高土石坝,应 采用三维渗流分析。
渗流分析的方法
• (1)流体力学法:根据边界条件,求解 由达西定律和稳定渗流的连续性条件建 立的拉普拉斯方程:
• 式中:vx, vy,vz :分别为 x,y,z方向的 渗流流速。Kx,Ky,Kz:分别为 x,y,z方 向的渗透系数。H为渗流场中任一点的 渗透水头。
• 对于砂土(c=0),根据土中渗流的作 用力判断流土的临界坡降JC为:
• 式中:
:分别为土粒和水的容重;
n:为土的孔隙率。
• 系数为1时,不考虑土体的摩擦力,即为 太沙基公式。
渗透变形的防止措施
• 渗透变形的防止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考 虑:
• (1)降低坝体的浸润线,也就减少了渗 流产生的渗透坡降。
• 假设:浸润线为一抛物线
y
2qx k
2 0
• 排水起点为抛物线的焦点,以焦点为坐标原 点, x‘ 方向向左。该处抛物线的高度为α0。
• 由杜平公式:
q K y2 02
•或
2x
(xoy坐标系) (x‘oy’坐标系)
• 将抛物线顶点的坐标代入
q
K
2
02 (0
/
2)
渗透变形及危害
• 渗流对土体的作用: • 从宏观上看,影响坝的应力和变形。 • 从微观上看,使土体颗粒失去原有的平
衡,而产生渗透变形。
• 渗透变形的类型: • (1)管涌 • 破坏形式:坝体和地基土体中的部分颗
粒被渗流逐步带走。 • 特点:一般发生在无粘性砂土及砾石土
中,从发生到破坏,持续较长的时间。 • (2)流土 • 破坏形式:在渗流的作用下,粘性土和
• (2)水力学法:在流体力学基础上,做 若干假定、简化后,可以求解渗流区域 内的平均渗流要素。
• (3)有限单元法:流体力学的数值解法, 可以求解渗流区域内任一点的渗流要素。
• (4)手工绘制流网法:利用流网的性质 (曲线正方形),绘制渗流区域的流网 图,可以求解渗流区域内的渗流要素。
• 绘制流网时,可应用流网的一些基本特 性:
• 在稳定渗流情况下,流线表示水质点的 运动路线;等势线表示势能或水头的等 值线,即每一根等势线上的测压管水位 都是齐平的,不同等势线间的差值表示 从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的趋势。
• 等势线和流线互相正交。
• 上游水位下的坝坡和库底以及下游水位 下的坝坡和库底均为等势线,总水头等 于坝上、下游的水位差。
• (3)由流量的连续性条件: q=q1+q2 • 联立求解上述三式,可确定H和q。
有限深透水地基上均质坝的渗流
• 思路:①假定地基不透水,计算坝体的 渗流量q坝;②假定坝体不透水:计算地 基的渗流量q地(地基的渗流量可按 T×1的矩形有压管流考虑);③坝体与 地基的渗流量:q = q坝+q地。
• 渗流分析的目的是:
• ①对初选的坝的形式与剖面尺寸进行检 验,为核算上下游坝坡稳定提供依据。
• ②根据坝体内部的渗流要素与渗流逸出 坡降,检验土体的渗流稳定性,进行坝 体防渗布置与土料配置,防止渗流逸出 处发生管涌和流土。
• ③计算通过坝体和河岸的渗流水量损失, 并设计排水系统的容量和尺寸。
土石坝中渗流特性
t1
(t1
H1 H t2 )x /(L1
L2
)
dx
cos
• 水深大于H的斜墙上部的作用水头:H1 -
y
•
通过q该2 段K的1LL12渗t1 流(t量1 H:t21)x
y /(L1
L2
)
dx
cos
• 由几何关系:
• 对两式积分求和可得到通过斜墙的渗流 量。
• (2)对墙后段应用杜平公式,通过坝体的 渗流量:
K0
• 由流量相等,联立求解得:
K0
K
H12 02
2L
2 0
2L0
H12
0
(3)下游为棱体排水
• 下游无水时同褥垫式排水。 • 下游有水时,下游水面以上参照褥垫式
排水的情况处理。
0 (H1 H2 )2 L2 L
• 渗流量为:
不透水地基上心墙坝的渗流计 算
不透水地基上的均质坝的渗流计 算 (下游无排水设备)
说明
• 取1m宽坝体为计算单元,空间问题 → 平面问题。
• 用虚拟矩形体代替上游三角形。
• 原则:虚拟矩形体和上游三角形产生的 渗流阻力相等。
• 当坝体与坝基的渗透系数相同时,虚拟 矩形的宽度可取 ΔL=0.4H1
• 当上游坝坡较陡( m1<2)时,虚拟矩形 的宽度可取 ΔL=m1*H1/(1+2m1)
• (1)岩土中渗流流速v 和坡降J的关系 一般符合如下定律: v=kJ1/β
• 式中:K为渗透系数,m/s。 • β为参量,β= 1~1.1时为层流,β=2时为紊
流,β=1.1~1.85为过渡流。 • v为均化的全断面流速,实际土体孔隙中
的流速较v高。
• (2)土石坝中渗流流速 v和坡降J的一 般假定
土石坝的渗流分析与渗流控 制
• 3.1 渗流分析的目的 • 3.2 土石坝中渗流特性 • 3.3 渗流分析的方法 • 3.4 渗流计算的水力学法 • 3.5 渗透变形及防止措施
渗流分析的目的
• 渗流分析的内容是: • ①确定坝体浸润线的位置。 • ②确定渗流要素,如渗流流速与渗透坡
降。 • ③确定通过坝体和坝基的渗流量。
• 水下部分:
• 任一流管作用水头为常数Z-H2=α0。 • 渗透坡降为
• 渗透流量为 • 水下部分的渗流量:
• 下游段的渗流量: q2=q‘+q“。 • 由流量连续原理: q1=q2→α0,求解出α0
及 q。浸润线的起点需数有关, 浸润线的高度与坝体材料的渗透系数无 关。
均匀的非粘性土体被浮起。 • 特点:一般发生在粘性土及均匀非粘性
土中,发生即破坏。
• (3)接触冲刷
• 破坏形式:在细颗粒土和粗颗粒土的交 接面上,渗流方向与与交接面平行,细 颗粒土被渗流水冲动而发生破坏。
• (4)剥离
• 破坏形式:交接面上土颗粒与整体结构 分离。
• (5)化学管涌 • 破坏形式:土体中的盐类被渗流水带走。
• 与不透水地基的计算区别:①浸润线有 所下降,α0忽略不计(逸出段不计)。② 坝基流线的平均长度为L'+0.44T (流线转 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