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B
铜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
足量的稀盐酸
C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氯化钙
足量的水
D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
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A.AB.BC.CD.D
14.目前,合肥市正在进行大规模地铁建设,修建地铁广泛使用金属材料,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锰钢B.生铁C.氧化铁D.硬铝
15.向H2SO4和CuSO4的100.0g混合溶液中加入12.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ag溶液和12.0g不溶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0.2g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⑴ 实验一:小明将鸡蛋浸入白醋中(如图所示);
白醋中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其中Ac代表醋酸根),请您写出蛋壳与醋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实验二:取蛋壳用镊子夹取后,在家庭煤气灶火焰上灼烧,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 一会儿蛋壳内侧就变黑,同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蛋壳内侧的“凤凰衣”属于________类营养物质;
(2)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__作用;
(3)“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①塑料瓶②烂菜叶
③废电池④废报纸,能引起白色污染的是_______(填序号);
(4)写出一条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措施_______。
18.“小小鸡蛋大文章”吴老师布置同学们利用家庭用品完成与鸡蛋有关的家庭实验。
23.BD红色溶液变为无色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H+、HCO3﹣
24.(1) Fe (2) H2SO4
25.(1)10.6% (2)8.95g
26.83.3%D
事实
解释
A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B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间隔变大
A.AB.BC.CD.D
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CO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支持燃烧
A.铜和铁 B.铁和银 C.银 D.铜和银
12.下图“→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13.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
A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② 一段时间后将灼烧后的“蛋壳”放入装有少量水的玻璃杯中,此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则: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B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_____法提纯B;在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可得到mg A晶体(不含结晶水),那么该温度时A的溶解度为_____g。
(4)从微观的角度看,D中发生反应的粒子是_____(填粒子符号)。
24.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1)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CuSO4、ZnSO4和____(填化学式,下同)。
20.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已略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X为一氧化碳,Y为氧化铁粉末.实验开始时先缓缓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加热硬质玻璃管甲,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甲冷却为止.
(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甲中的现象是.
(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乙中变浑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A.a=100.0
B.该固体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
C.ag溶液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6.4g
D.原混合溶液中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7∶40
二、填空题
16.美丽家园,醉美高安。
(1)“游黄沙岗,观油菜花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花香扑鼻的原因:_____;种植油菜花可施用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二氢铵属于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A.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B.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但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D.该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11.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
(2)“逛上游湖,赏万顷碧波”。上游湖水清澈透明,湖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湖水是否为硬水可用_____。
(3)“访大观楼,品特色美食”。高安大观楼腐竹制作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
17.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鉴别羊毛纤维与棉纤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所选用的是四种试剂是Fe、Cu、Zn和____。
五、计算题
25.在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全部溶解得到50克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多少?
26.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2g石灰石样品开展实验探究,并精确地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所得数据如图所示。(该石灰石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请计算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保留到0.1)
(2)向无色滤液①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再加入过量的某可溶性碳酸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②,无色滤液②,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_____。
(3)向无色滤液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然后将所得的液体蒸干,得到固体A。如果固体A中只含有两种元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不含有_____,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溶液;如果固体A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溶液。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石墨可做电极
6.南昌市地铁轨道1号线建成将极大改善市区交通状况。地铁轨道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物
7.以下实验的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见到导管口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才能开始收集
B.做电解水实验时,一定不能用NaCl来增强导电性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D.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才能准确验证
8.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9.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火箭发动机里使用的液态氧的作用是
A.火箭燃料B.火箭助燃剂C.供宇航员呼吸D.汽化吸热
2.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草莓酱B.蔗糖C.牛奶D.食用油
3.下列物质不属于碳单质的是
A.石墨B.金刚石C.C60D.二氧化碳
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19.小于蒸发溶剂10m。
20.(1)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2)3CO+Fe2O3==2Fe+3CO2;
(3)Ca(OH)2+CO2=CaCO3↓+H2O;
(4)CO有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1.KOH,MgCl2CuSO4,NH4Cl BaCl2KNO3K2CO3Na2CO3
22.(1)C(或CO)(2)2H2O通电2H2↑+O2↑ CH4+2O2点燃2H2O+CO2(3)Cu Cu、Fe
(4)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其原因是.
三、推断题
21.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是由BaCl2,KOH,KNO3,MgCl2,NH4Cl,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微热,只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并无气体产生。过滤得白色沉淀①,无色滤液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还不含_____。
(3)曹君宇同学将一定量的G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底部仍有固体存在,则溶液底部的固体组成可能是___或______。
四、实验题
23.进行如图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
(2)该实验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
参考答案
1.B2.B3.D4.A5.D6.A7.D8.D9.B10.D11.C12.D13.D14.C15.C16.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复合肥混合物肥皂水蛋白质
17.灼烧闻气味乳化①涂油
18.2HAc + CaCO3= CO2↑+ H2O+Ca(Ac)2蛋白质CaO+H2O=Ca(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