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建筑平面设计 1 2建筑立面设计 2 3建筑剖面设计 3 4门窗设计 5 5楼梯设计7 6屋面排水设计9 7总结10
1 建筑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套型设计)。
首先考虑单个房间的设计:根据需要的家具尺寸以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以及建筑模数的要求确定单个房间的尺寸。
然后是平面组合设计:在单个房间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流疏散,建筑的朝向等因素,将各房间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满足使用的舒适感。
起居室是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需要有较宽敞的空间;餐厅又是一个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而走道则是重要的交通联系部分;综合考虑通风采光的要求之后,将其中不必要的隔墙拆除,使室内的视野更加明亮。
这三部分的总面积为28.28m²
卧室有主卧室次卧室之分,是分散独立的居住空间,要求安静,分隔且通风。
主卧室面积为13.04m²,大于10 m²;次卧室面积为11.04 m²,大于6m²,所以均满足设计要求。
卫生间不得设于楼梯旁及人流集中的位置,一般以使用方便,隔绝气味为原则。
主卫生间的门的设置正对季风方向,故能满足要求。
其面积为5.75m²,大于2.5m²,故能满足设计要求。
厨房应布置在光线好,空气流通,使用方便的位置,且考虑设备间距问题,避免增加往返走动的距离,还要注意防止油烟,煤气,灰尘串入室内并注意防水。
厨房面积为5.75m²,大于5m²,所以能满足建筑设计要求。
客厅连接生活阳台一个,面积2.47m²
各房间尺寸符合建筑设计要求,总面积72.99m²也满足要求。
2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主要是采取一些处理手法(立面的比例尺度、立面的虚实与凹凸、立面的线条处理、立面的色彩和质感、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使建筑活泼生动。
在本设计中,立面图采用水平线条设计,使人产生舒展宁静的感觉;朝南的阳台采用不同的挑出长度,在垂直方向产生层次感;主卧室的门窗和阳台的组合设计使住宅显得有特色,具有一定的造型,产生鲜活的美感。
在立面图中,住宅的层高设为3米,室内外高差0.5米,同时画出散水。
雨棚高于门洞200毫米,阳台低地面20毫米.
3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是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确定建筑各组成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
它与平面设计及立面设计有直接的联系,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是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与各部分高度。
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墙身受潮及室内潮气过大,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15米,可在0.45米至0.75米之间选择。
本设计选择0.5米。
窗台高不低于800mm,并不宜高于1000mm。
门不宜小于2米。
单元住宅层高设为3米,共五层。
地震烈度为6度,对本次设计来说,抗震缝为70mm。
4 门窗设计
门主要作为交通疏散,并兼通风用。
根据我国的实践,一般在教室前后各设一门门洞宽1000mm。
在平面组合中,若设两个门有困难,也可只设一个门,但其宽度应为1200~1500mm。
门洞高一般为2400~2700mm,门内开,以免影响走道中行人通行。
窗的位置及尺寸大小,主要受采光标准,层高及结构的制约,窗的高度还应符合模数。
具体要求如下:窗的大小按窗地比1/4确定。
一般采用窗宽为1500~2100mm,窗高为2100~2700mm。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门窗表如下:
首层
2-5层
5 楼梯设计
楼梯在房屋平面图和剖面图中都反映出来,在标准层平面图和底层平面图中,楼梯形式有所不同。
设计步骤如下:
1.选用楼梯形式:住宅楼楼梯大都采用平行双跑楼梯。
2.踏步尺寸:踏步高,以成人150mm左右较适宜,不宜高于
175mm;踏步宽以300mm左右为宜,不宜窄于260mm。
每段楼
梯踏步不得多于18级.取踏步宽度为300mm,则由经验公式2h+b=600可知踏步高度为150mm。
3.梯井宽度:在平行多跑楼梯中,可无梯井,但为了梯段安装和平台转弯缓冲,可设梯井,但不应大于200mm。
本例中取为200mm。
故梯段宽度为
(3000-240-200)/2=1280mm,大于1100mm,满足规范要求。
3.休息平台宽度:楼梯开间为3000mm,进深为6430mm,层高为3000mm。
所以共有3000/150=20级楼梯。
在标准层平面图中取上下各10级,则楼梯梯段长为300*(10-1)=2700mm,综合考虑门的宽度之后取休息平台宽度为1300mm (大于1200mm,满足规范设计要求),另一侧宽度为6430-240-2700-1300=2190mm。
且休息平台宽度1300mm大于梯段宽度1280mm,故满足要求。
在底层平面图中,考虑到对门高度的修正,设置上为6级,下为14级。
设置休息平台宽度为1300mm,楼梯宽改为280mm,则另一端则为6430-(1300+14*280)=1210mm。
满足要求。
6 屋面设计
屋面排水任务是将屋面划分成若干排水区,然后通过适宜的排水坡和排水沟将雨水引向各自的落水管排至地面。
屋面排水的设计原则是排水通常简捷,雨水口负荷均匀单坡排水的屋面宽度不宜超过12m,矩形天沟净宽不宜小于200mm,天沟纵坡最高处离天沟上口的距离不小于120mm。
落水管的内径不宜小于75mm,落水管间距一般在18m~24m之间,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200m2的屋面雨水。
年降雨量约1200毫米,属于多雨区域,根据规范设置纵沟坡度为3%。
雨水管间距为18.6米,小于24米,满足要求。
设雨水管管径为75毫米。
7 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终于在两周的努力下完成了,在做本次设计的过程中,我经过多次平立剖面设计绘图,对细部结构的推敲,才算是大致完成,对于我的设计能力进行了极大的锻炼。
开始的平面设计对于房间的组合,空间的利用确实很不好,找过很多资料,改过很多遍才算是勉强通过老师的检查。
有的时候也很迷茫,尤其当平面组合设计兼顾到立面剖面的时候,又把自己的设计改过许多遍,查过很多资料,才算是有了一点雏形。
经过许多繁杂的工作,算是了解到作为一个设计师,需要有多么严谨而仔细的态度和精神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让我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了一个大致的感觉,以后必定要在这方面进行加强!
接着是cad的画图工作。
开始觉得很简单,毕竟我们有辅助工具,而且cad的使用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已经熟悉了。
当我画图的时候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一张建筑图纸需要能够生成一个建筑,要做的事情远不止这些,许多细节的标注让我伤透了脑筋。
更体会到设计工作的不易。
同时,我也更加熟悉了cad的操作,为以后走向工作打下了基础。
总之,本次课程设计中,我熟悉了专业知识和cad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今后工作的不易和自身需要改进的缺点,给了我继续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