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班级姓名得分第I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跷.腿(qiào)联袂.(mèi)沆.瀣一气(hàng)B.哽咽.(yè)酝酿.(niàng) 焚膏继晷.(guǐ)C.揣.摩chuǎi篡.夺(cuàn)舐.犊情深(shì)D.斟酌.(zhuó)氛.围(fèn)暴殄.天物(tiǎn)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A.安详急躁锲而不舍今非昔比B.游弋赈灾相辅相承眼花缭乱C.细腻闲暇觥筹交错惟妙惟肖D.气概跨越潸然泪下壮志未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九如山峡谷游览区”是一方恍如隔世....的原始胜境,素有“不游峡谷枉来九如”一说。

B.足球场上没有如果,所以我们只能无关痛痒....地把裁判的重大失误,看成这场比赛的一个小插曲。

C.一个人如果想要出类..,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道路上的挫折。

..拔萃D.上半时,除了巴拉圭的一个进球被判越位在先外,双方基本处于胶着状态。

但在下半时,赛场形势却峰回路转....。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听到“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升入太空的消息时,许多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

B.中国国防部表示,中国没有窃取美军的先进武器设计,美国的有关报道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低估了美国五角大楼的保安。

C.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D.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重要事件,激发了公众对当代文学的关注热情,并带动了评论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所以动.(使……受惊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至舍,四支.(通“肢”)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C.今齐地方..(土地)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D. 中间.(夹杂)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像《蚯蚓和狐狸》《鼹鼠》就嘲讽了吹牛皮说大话的人。

B.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C.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杜牧的《夜雨寄北》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篇。

D.由于“柳”和“留”,“丝”与“思”谐音,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达对远行人留恋之情的风俗,所以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或烘托气氛,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折柳表达思念之情,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7.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8. 默写填空(7分)(1)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4)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囿于处境便会无视风景,只顾赶路将致心灵迷失。

(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5))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

(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填写)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3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10.阅读下面板桥家书两则,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阅读提示]这两篇短文都出自《板桥家书》。

作者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所选两则家书都与大自然有关,人与大自然应当怎样和谐相处,读了这两则家书,你一定会有所感悟。

[甲]体天之道①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②物之性以适③吾性乎!至于发系④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顽⑤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

夫天地生物,化育⑥劬劳⑦,一蚁一虫,上帝亦心心爱念。

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⑧乎。

【注释】①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屈:使屈服。

③适:顺应。

④发系:用发丝系住。

下文“线缚”指用丝线绑缚。

⑤顽:同“玩”。

⑥化育:造化长育。

⑦劬(qú)劳:辛劳。

⑧托命:安身立命。

[乙]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

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①为鸟国鸟家。

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②,如《云门》《咸池》③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④漱口啜茗⑤,见其扬翚振彩⑥,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

比之盆鱼笼鸟,其巨细仁何如也!【注释】①扶疏茂密:枝叶茂盛纷披的样子。

②啁啾(zhōu jiū):鸟叫声。

③《云门》《咸池》:古代乐舞名,相传是黄帝和唐尧之舞。

④颒(huì)面:洗脸。

⑤啜茗(chuò mínɡ):喝茶。

⑥扬翚(huī)振彩:张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我图.娱悦()②将旦.时()(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

(3)用四字短语给乙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4)这两封书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共同的道理?(2分)(5)欧阳修有诗云:“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你认为诗句表达的情感与哪一则家书表达的情感一样?(2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

(13分)“千城一面”与“自主文化”江明①近两年,关于国学、炎黄等“宏大文化”的品评争论,令人眼花缭乱。

文化,在一些人眼中,成了名利炒作的工具。

“功利文化”大行其道的同时,一些曾经熟悉的人文印象、某些淳朴的地方风情,却在渐渐模糊,甚至遗忘消逝。

最典型的,各地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被大批拆除,广场花园、形象大街建得热火朝天,城市规划难抑崇洋意味。

“千城一面”不仅令人产生视觉疲劳,曾经不尽相同的地方民俗也随着外部环境与内在思想的改变渐渐“雷同”。

自我个性的丧失,偏离了自然多元的本性。

②纵观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发展时常是按照“尊重历史、保护氛围”的原则进行。

漫步于一些欧洲城市,你会感叹于新建筑与老建筑在风格上的协调统一;稍事休息的咖啡厅,没准就有上百年历史,墙上发黄的老照片则在向你娓娓道来它的亲历与沧桑;面对历史人物、艺术家的故居老宅,你的脑海中不禁会浮现重大历史事件、杰出艺术作品的缔造映象。

工业与科技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古罗马、拜占庭、歌德、文艺复兴、巴洛克等风格的建筑永不“落伍”,成为镶嵌在城市的一颗颗明珠。

身处在这样的环境,当地居民常常以历史积淀为荣耀,以人文传承为自豪,在快节奏的生活之外,保持着特有的平和与宁静。

再看“年轻”的美国,一口百年水井也会被围栏保护。

西部牛仔、西部淘金等“冒险史”,更被视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③中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地方特色建筑繁多,人文风情积淀深厚。

京韵文化、海派文化、巴蜀文化等,不是兼具“胡同祥和与皇家雄伟”的气度,就是蕴含“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的豁达,要么则映衬着“逢山开道、遇水造桥”的顽强坚韧……种种优秀的人性品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产,极大地体现出中国各地的人文精髓,无异于一笔笔无价的财富。

在文化内涵的层面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妄自菲薄!④当然,在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上,有时是会面临一些难点,但这并非是取与舍的对立。

某种程度上,这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

因为,真正的文化是具有亲和力与包容性的,吸收先进文化不等于放弃既有的精华。

倘若善加引导,有针对性地融合,强强结合就会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至于文化与风格的纯粹性,只要不片面狭隘,同样有法可解。

就建筑风格统一而言,巴黎的老城与新城,已是创新发展与古迹保护的典型范例。

⑤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国内一些地方,正掀起如火如荼的“申遗热”;或是以沟通交流为名,频频举办“××文化节”。

“文化觉醒”的口号是不错,但实质却常常“醉翁之意不在酒”——旅游开发、招商引资、GDP政绩、利益驱动,功利的导向令原生态氛围变味走样,更致使一些自然、人文、非物质遗产遭遇毁灭式攫取。

“杀鸡取卵”恰恰折射出一些人的“没文化”!⑥没有精神信念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

没有文化传承的城市,则可能是盲动的躯壳。

在倡导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今天,我们应当继承保护自身已有的精粹,向更广大的范围推介传播;同时,还应通过传媒倡导、艺术创造、群众文艺、校园活动、企业经营理念等途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体现时代精神、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型城乡文化,最终形成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文化。

也只有从地区实际出发、符合公众理想与行为的文化,才会拥有坚实的基础,才会具备可持续的发展潜力。

最后要说的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自主自足”,一味“与国际接轨”,难免“邯郸学步”。

(选自《人民论坛》)11.本文是针对什么样的问题而大发感慨的?作者认为这一问题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分)12.在建筑的发展与保护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列举了怎样的事例进行论证?(2分)13.第⑤段中作者论述了怎样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反映了国人怎样的一种品位?(3分)14.文章经过严密论证后,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分)15.选文语言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意义深刻,下面摘录几句话,请你结合课文,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4分)(1)自我个性的丧失,偏离了自然多元的本性。

(2)“杀鸡取卵”恰恰折射出一些人的“没文化”!(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17分)天使的礼物刘继荣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