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动能和动能定理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 理解动能的概念,理解动能定理及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2. 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知道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温故知新】
设物体的质量为m ,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 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x ,速度由v l 增大到v 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 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新课内容】
一、动能
1.定义: 。
2.公式: 。
3.单位:动能的单位和所有能量的单位一样,都是 ,符号 .
4.动能是 量。
物体的速度变化,动能________(一定/不一定)变化。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不变,则其速度一定也不变。
B.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动能不变。
C.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等于零。
二、动能定理
1.定理内容: .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 注:(1)W 指的是合力所做的功。
(2)即适用于恒力的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不仅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4)E k 是相对于地面的动能。
3.合外力做正功,动能_______________;合外力做负功,动能_________________.
【例2】质量为500g 的小球,从某一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
当小球下落2m 时,小球的动能是多少?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将一块质量m=2kg 的石头从离地面H=2m 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
1
υ2
υ
泥潭并陷入泥中h=5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
(取g=10m/s2)
【例3】竖直上抛一质量为200g的小球,初速度为10m/s,当小球落回抛出点时,速度为5m/s.求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例4】如图所示,AB为半径为0.8m 的1/4光滑圆弧轨道,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轨道BC。
现有质量m=1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点刚好停止。
求(1)物体滑到B点时,小球的速度(2)物体在水平轨道上滑行距离。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1/4圆弧形轨道自P点由静止起运动,在轨道底端Q处撤去F,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最后在水平轨道上滑行距离s后停在M点。
求:(1)全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2)在弧形轨道上摩擦力做的功;(3)到Q点时的速度。
M
【课堂小结】
1.动能定理的优点:
(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2)动能定理能够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而牛顿运动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非常困难。
2.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分析物理过程,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画受力示意图,及过程状态草图,明确各力做功情况,即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
(3)找出研究过程中物体的初、末状态的动能(或动能的变化量)
(4)根据动能定理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