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何探究题

几何探究题

-128-(一)几何探究题1.(07绍兴)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许老师出示了如下问题:如图1,己知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DAB=60°, ∠B与∠D互补,求证:AB+AD= 3AC.小敏反复探索,不得其解.她想,若将四边形ABCD特殊化,看如何解决该问题.(1)特殊情况入手添加条件:“∠B=∠D”, 如图2,可证AB+AD= 3 AC.(请你完成此证明)(2)解决原来问题受到(1)的启发,在原问题中,添加辅助线:如图3,过C点分别作AB、A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请你补全证明)2.(07盐城)操作:如图①,点O为线段MN的中点,直线PQ与MN相交于点O,请利用图①画出一对以点O为对称中心的全等三角形.根据上述操作得到的经验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探究一: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DC,E为BC边的中点,∠BAE=∠EAF,A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试探究线段AB与AF、CF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探究二:如图③,DE、BC相交于点E,BA交DE于点A,且BE:EC=1:2,∠BAE=∠EDF,CF∥AB.若AB=5,CF=1,求DF的长度.-129-3.(07潍坊)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点,在线段AD 上任取一点P (A 点除外),过P 点作EF ∥AB ,分别交AC 、BC 于E 、F 点,作PM ∥AC ,交AB 于M 点,连结ME . (1)求证:四边形AEPM 为菱形;(2)当P 点在何处时,菱形AEPM 的面积为四边形EFBM 面积的一半? 4.(07武汉)填空或解答:点B 、C 、E 在同一直线上,点A 、D 在直线CE 的同侧,AB =AC , EC =ED ,∠BAC =∠CED ,直线AE 、BD 交于点F .如图1,若∠BAC =60°,则∠AFB =_______; 如图2,若∠BAC =90°,则∠AFB =_______; 如图3,若∠BAC =α,则∠AFB =_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将图3中的△ABC 绕点C 旋转(点F 不与点A 、B 重合),得图4或图5.在图4中,∠AFB 与∠α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在图5中,∠AFB 与∠α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结论证明.ABCPD FE M-130-5.(06毕节)如图,四边形OABC 与ODEF 均为正方形,CF 交OA 于P ,交DA 于Q .(1)求证:AD =CF .(2)AD 与CF 垂直吗?说说你的理由.(3)当正方形ODEF 绕O 点在平面内旋转时,(1),(2)的结论是否有变化?(不需说明理由).6.(05苏州)(1)如图一,等边△ABC 中,D 是AB 边上的动点,以CD 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 ,连结AE .求证:AE ∥BC ;(2)如图二,将(1)中等边△ABC 的形状改成以B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所作的△EDC 改成相似于△ABC .请问:是否仍有AE ∥BC ?证明你的结论.-131-图2FAB(E ) D(2b =a ) 图3FAB CDE(a <2b <2a )图4FAB CDE F 图5 ABCED(b >a )(二)操作探究题7.(07孝感)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 ,使AD 与B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开(如图1);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EF 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M ,同时得到线段BN (如图2).请解答以下问题:(1)如图2,若延长MN 交BC 于P ,△BMP 是什么三角形?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2中,若AB=a ,BC=b ,a 、b 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在矩形纸片ABCD 上剪出符合(1)中结论的三角形纸片BMP ?(3)设矩形ABCD 的边AB=2,BC=4,并建立如图3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直线BM '为y kx =,当M BC '∠=60°时,求k 的值.此时,将△ABM ′沿BM′折叠,点A 是否落在EF 上(E 、F 分别为AB 、CD 中点)?为什么?8.(07河北)在图1—5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等腰直角三角形FAE 的斜边AE =2b ,且边AD 和AE 在同一直线上.操作示例当2b <a 时,如图1,在BA上选取点G ,使BG =b ,连结FG 和CG ,裁掉△FAG 和△CGB 并分别拼接到△FEH 和△CHD 的位置构成四边形FGCH .思考发现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就是先将△FAG 绕点F 逆时针旋转90°到△FEH 的位置,易知EH与AD 在同一直线上.连结CH ,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 ,故△CHD ≌△CGB ,从而又可将△CGB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到△CHD 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 (如图1),过点F 作FM ⊥AE 于点M (图略),利用SAS 公理可判断△HFM ≌△CHD ,易得FH=HC=GC=FG ,∠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 是正方形.实践探究(1)正方形FGCH 的面积是 ;(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2)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联想拓展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 ≤a 时,此类图形都能剪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 的位置在BA 方向上随着b 的增大不断上移.当b >a 时,如图5的图形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中画出剪拼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F图1 A B CE DHG (2b <a )-132-11.(07烟台)生活中,有人喜欢把传送的便条折成形状,折叠过程是这样的(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如果由信纸折成的长方形纸条(图①)长为26cm,宽为cmx,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保证能折成图④的形状(即纸条两端均超出点P),试求x的取值范围.(2)如果不但要折成图④的形状,而且为了美观,希望纸条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即最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求在开始折叠时起点M与点A的距离(用x表示).12.(06南京)已知矩形纸片ABCD,AB=2,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1)如果折痕FG分别与AD、AB交于点F、G,如图(1),AF=23,求DE的长;(2)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AB交于点F、G,如图(2),△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求折痕FG的长.-133-(三)几何动点题13.(07南京)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D=6,∠ABC=60°,点E、F分别在线段AD、DC上(点E与点A、D不重合),且∠BEF=120°,设AE=x,DF=y.(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2)当x为何值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14.(07济南)已知: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BC=CD=10,sinC=45.(1)求梯形ABCD的面积;(2)点E、F分别是BC、CD上的动点,点E从点B 出发向点C运动,点F从点C出发向点D运动,若两点均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同时出发,连接EF.求△EFC面积的最大值,并说明此时E、F的位置.A DCFBEA E DFCB-134--135--136-19.(07宁波)用长为l2m的篱笆,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围出一块苗圃.如图,围出的苗圃是五边形ABCDE,AE⊥AB,BC⊥AB,∠C=∠D=∠E.设CD=DE=xm,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S m2.问当x取什么值时,S最大?并求出S的最大值.20.(07南宁)如图,在锐角△ABC中,BC=9,AH⊥BC于点H,且AH=6,点D为AB边上的任意一点,过点D作DE∥BC,交AC AC于点E E.设△ADE 的高AF为x(0<x<6),以DE为折线将△ADE翻折,所得的△A′DE与梯形DBCE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y(点A关于DE的对称点A′落在AH所在的直线上).(1)分别求出当0<x≤3与3<x<6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取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AEFDAB CHABH C-137-21.(07郴州)如图1,矩形ABCD 中,AB =3,BC =4,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AC 平移,平移后的矩形为EFGH (A 、E 、C 、G 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点E 与C 重合时停止移动.平移中EF 与BC 交于点N ,GH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M ,EH 与DC 交于点P ,FG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Q .设S 表示矩形PCMH 的面积,S ′表示矩形NFQC 的面积.(1) S 与S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设AE =x ,写出S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 取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如图2,连结BE ,当AE 为何值时,△ABE 是等腰三角形.22.(05泰安)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 如图放置,让三角板在BC 所在的直线L 上向右平移.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点A 且恰好落在三角板的斜边DF 上.问:在三角线板平移过程中,图中是否存在与线段EB 始终相等的线段(假定AB 、AC 与三角板斜边的交点为G 、H)?如果存在,请指出这条线段,并证明;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图中未标识的字母)QPN M HGFED CBAQPN M HGFED CBA23.(05北京)如图所示,一根长2a 的木棍AB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 上,设木棍的中点为P ,若木棍A 端沿墙下滑,且B 端沿地面向右滑行.(1)请判断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 到点O 的距离是否变化,并简述理由.(2)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当滑动到什么位置时,△AOB 的面积最大?简述理由,并求出面积的最大值.24.(06重庆)如图(1)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 ACB =90º,AC =8,BC =6.沿斜边AB 的中线CD 把这张纸片剪成△AC 1D 1和△BC 2D 2两个三角形,如图(2)所示.将纸片△AC 1D 1沿直线D 2B (AB )方向平移(点A 、D 1、D 2、B 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当点D 1与点B 重合时,停止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C 1D 1与BC 2交于点E ,AC 1与C 2D 2、BC 2分别交于点F 、P .(1)当△AC 1D 1平移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猜想图中D 1E 与D 2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设平移距离D 2D 1为x ,△AC 1D 1和△BC 2D 2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请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对于(2)中的结论是否存在这样的x ,使得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原△ABC 纸片面积的14 ?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PMN O(四)函数综合题25.(07济宁)如图,A 、B 分别为x 轴和y 轴正半轴上的点,OA 、OB 的长分别是方程214480x x -+=的两根(OA>OB ),直线BC 平分∠ABO 交x 轴于C 点,P 为BC 上一动点,P 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B 点开始沿BC 方向移动.(1)设△APB 和△OPB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求S 1:S 2的值;(2)求直线BC 的解析式;(3)设PA -PO =m ,P 点的移动时间为t . ①当0<t ≤4 5 时,试求出m 的取值范围;②当t>4 5 时,你认为m 的取值范围如何(只要求写出结论)?26.(07常州)已知A (-1,m )与B (2,m +3 3 )是反比例函数y =kx图象上的两个点.(1)求k 的值;(2)若点C (-1,0),则在反比例函数y =kx 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07十堰——已知矩形ABCD 中,AB =2,AD =4,以AB 的垂直平分线为x 轴,AB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写出A 、B 、C 、D 及AD 的中点E 的坐标; (2)求以E 为顶点、对称轴平行于y 轴,并且经过点B 、C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求对角线BD 与上述抛物线除点B 以外的另一交点P 的坐标;(4)△PEB 的面积S △PEB 与△PBC 的面积S △PBC 具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0.(06湖州)已知:如图,矩形OABC 的长OA =3 ,宽OC =1,将△AOC 沿AC 翻折得△APC . (1) PCB =____度,P 点坐标为____; (2)若P 、A 两点在抛物线y =-43 x 2+bx +c 上,求b ,c 的值,并说明点C 在此抛物线上;(3)在(2)中的抛物线CP 段(不包括C 、P 点)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四边形MCAP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M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BCD O Exy31.(06广东)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等腰梯形,BC∥OA,OA=7,AB=4,∠COA=60º,点P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O、点A重合.连结CP,过点P作PD交AB于点D.(1)求点B的坐标;(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 CP为等腰三角形,求这时点P的坐标;(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使得∠CPD=∠OAB,且BDAB=58,求这时点P的坐标.32.(06德州)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4,3),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M作MP⊥OA,交AC于P,连结NP,已知动点运动了x秒.(1)P点的坐标为(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试求△NPC的面积S的表达式,并求出面积S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3)当x为何值时,△NP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33.(06辽宁)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纸片.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 在x轴上,点C在y轴上,OC=4,点E为BC的中点,点N的坐标为(3,0),过点N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MN 与EB交于点M.现将纸片折叠,使顶点C落在MN上,并与MN上的点G重合,折痕为EF,点F为折痕与y轴的交点.(1)求点G的坐标;(2)求折痕EF所在直线的解析式;(3)设点P为直线EF上的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P、F、G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4.(07资阳)如图,已知抛物线P:y=ax2+bx+c (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与y轴交于点C,矩形DEFG的一条边DE在线段AB上,顶点F、G分别在线段BC、AC上,抛物线P上部分点的横坐标对应的纵坐标如下:x …-3 -2 1 2 …y …-52-4 -520 …(1) 求A、B、C三点的坐标;(2) 若点D的坐标为(m,0),矩形DEFG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并指出m的取值范围;(3) 当矩形DEFG的面积S取最大值时,连接DF并延长至点M,使FM=k·DF,若点M不在抛物线P上,求k 的取值范围.若因为时间不够等方面的原因,经过探索、思考仍无法圆满解答本题,请不要轻易放弃,试试将上述(2)、(3)小题换为下列问题解答(已知条件及第(1)小题与上相同,完全正确解答只能得到5分):(2) 若点D的坐标为(1,0),求矩形DEFG的面积.A CO Bxy35.(07济南)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 (-3,0),C (1,0),tan ∠BAC =34.(1)求过点A 、B 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在x 轴上找一点D ,连接DB ,使得△ADB 与△ABC 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D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如P 、Q 分别是AB 和AD 上的动点,连接PQ ,设AP =DQ =m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m 使得△APQ 与△ADB 相似,如存在,请求出m 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6.(07苏州)设抛物线y =ax 2+bx -2与x 轴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1,0)、B (m ,0),与y 轴交于点C ,且∠ACB=90°.(1)求m 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D (1,n )在抛物线上,过点A 的直线y =x +1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 .若点P 在x 轴上,以点P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B 相似,求点P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BDP 的外接圆半径等于________________.37.(07绍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C的坐标分别为(2,0)、(1,3 3 ).将△OAC绕AC的中点旋转180°,点O落到点B的位置.抛物线y=ax2-2 3 x经过点A,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 求A的值,点B的坐标;(2) 若点P是线段ABA上一点,且∠APD=∠OAB,求点P的坐标;(3) 若点P是x轴上一点,以P、A、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另一顶点在y轴上.写出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即可).38.(07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 =mx2+2 3 x+n经过P( 3 ,5),A(0,2)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B,将直线AB沿y轴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直线l,直线l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C 点,求直线l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求到直线OB、OC、BC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41.(06深圳)如图,抛物线y=ax2-8ax+12a (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抛物线上另有一点C在第一象限,满足 ACB为直角,且恰使△OCA∽△OBC.(1)求线段OC的长;(2)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BC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6临汾)如图,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B、点C,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A,顶点为P,且对称轴是直线x=2.(1)求A点的坐标;(2)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连结AC.请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点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3.(06舟山)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4ax+t(a>0)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点B的坐标为(-1,0).(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A的坐标;(2)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P,你能判断四边形ABCP是什么四边形吗?并证明你的结论;(3)连结CA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当∠APD=∠ACP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44.(06湖南)如图,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C(1,0),直线y=x+m与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交于A、B两点,其中A点的坐标为(3,4),B点在y轴上.(1)求m的值及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A、B不重合),过P作x轴的垂线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交于E 点,设线段PE的长为h,点P的横坐标为x,求h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D为直线AB与这个二次函数图像对称轴的交点,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DC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五)与圆有关的综合题45.(06烟台)如图,从⊙O外一点A作⊙O的切线AB、AC,切点分别为B、C,且⊙O直径BD=6,连结CD、AO.(1)求证:CD∥AO;(2)设CD=x,AO=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若AO+CD=11,求AB的长.46.(07南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8,0)以AB直径的半圆P与y轴交于点M,以AB一边作正方形ABCD (1)求C\点的坐标;(2)连接CM试判断直线CM否与⊙P相切?说明你的理由;(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QM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EBD C8xyMPO2xy654321------123456------ 123 321O 47.(07江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6个点:A (1,1),B (-3,-1),C (-3,1),D (-2,-2),E (-2,-3),F (0,-4).(1)画出△ABC 的外接圆⊙P ,并指出点D 与⊙P 的位置关系;(2)若将直线EF 沿y 轴向上平移,当它经过点D 时,设此时的直线为l 1.①判断直线l 1与⊙P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再将直线l 1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它经过点C 时,设此时的直线为l 2.求直线l 2与⊙P 的劣弧..CD ..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结果保留π).48.(07盐城)如图,已知抛物线y =a (x -1)2-25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左边),且过点D (5,-3),顶点为M ,直线MD 交x x 轴于点F .(1)求a 的值;(2)以AB 为直径画⊙P ,问:点D 在⊙P 上吗,为什么?(3)直线MD 与⊙P 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六)定义新图形49.(07北京)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2)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设CD、BE相交于点O,若∠A=60°,∠DCB=∠EBC=12∠A.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边四边形;(3)在△ABC中,如果∠A是不等于60°的锐角,点D、E分别在AB、AC上,且∠DCB=∠EBC=12∠A.探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50.(06资阳)阅读以下短文,然后解决下列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满足条件:三角形的一边与矩形的一边重合,且三角形的这边所对的顶点在矩形这边的对边上,则称这样的矩形为三角形的“友好矩形”.如图①所示,矩形ABEF即为△ABC的“友好矩形”.显然,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其“友好矩形”只有一个.(1)仿照以上叙述,说明什么是一个三角形的“友好平行四边形”;(2)如图②,若△ABC为直角三角形,且∠C=90°,在图②中画出△ABC的所有“友好矩形”,并比较这些矩形面积的大小;(3)若△ABC是锐角三角形,且BC>AC > AB,在图③中画出△ABC的所有“友好矩形”,指出其中周长最小的矩形并加以证明.BOADEC51.(07宁波)四边形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上的点,如果到这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不相等,但到另一对角线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称这点为这个四边形的准等距点.如图l,点P为四边形ABCD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的一点,PD=PB,PA≠PC,则点P为四边形ABCD的准等距点.(1)如图2,画出菱形ABCD的一个准等距点.(2)如图3,作出四边形ABCD的一个准等距点(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3)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P是AC上的点,PA≠PC,延长BP交CD于点E,延长DP交BC于点F,且∠CDF=∠CBE,CE=CF.求证:点P是四边形ABCD的准等距点.(4)试研究四边形的准等距点个数的情况(说出相应四边形的特征及准等距点的个数,不必证明).52.(07南京)在平面内,先将一个多边形以点O为位似中心放大或缩小,使所得多边形与原多边形对应线段的比为k,并且原多边形上的任一点P,它的对应点P′在线段OP或其延长线上;接着将所得多边形以点P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θ,这种经过和旋转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相似变换,记为O(k,θ),其中点O叫做旋转相似中心,k叫做相似比,θ叫做旋转角.(1)填空:①如图1,将△ABC以点A为旋转相似中心,放大为原来的2倍,再逆时针旋转60°,得到△ADE,这个旋转相似变换记为A(,);②如图2,△ABC是边长为1cm的等边三角形,将它作旋转相似变换A( 3 ,90°),得到△ADE,则线段BD的长为cm;(2)如图3,分别以锐角三角形ABC的三边AB、BC、CA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DEB,BFGC,CHIA,点O1、O2、O3分别是这三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试分别利用△AO1O2与△ABI,△CIB与△CAO2之间的关系,运用旋转相似变换的知识说明线段O1O2与AO2之间的关系.(六)与课题学习有关的综合题53.(06无锡)“口子窖”酒的一个由铁皮制成的包装底盒,它是一个无盖的六棱柱形状的盒子(如图1),侧面是矩形或正方形.经测量,底面六边形有三条边的长是9cm,有三条边的长是3cm,每个内角是120º,该六棱柱的高为3cm.现沿它的侧棱剪开展平,得到如图3的平面展开图.(1)制作这种底盒时,可以按图3中虚线裁剪出如图2的模片.现有一块长为17.5cm、宽为16.5cm的长方形铁皮,请问能否按图3的裁剪方法制作这样的无盖底盒?并请你说明理由.(2)如果用一块正三角形铁皮按图4中虚线裁剪出如图2的模片,那么这个正三角形的边长至少应为____cm.(说明:以上裁剪均不计接缝处损耗.)54.(05河北)操作示例:对于边长均为a的两个正方形ABCD和EFGH,按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再沿虚线BD,EG剪开后,可以按图中所示的移动方式拼接为图-l中的四边形BNED.从拼接的过程容易得到结论:①四边形BNED是正方形;②②S正方形ABCD+S正方形EFGH=S正方形BNED.实践与探究.(1)对于边长分别为a,b(a>b)的两个正方形ABCD和EFGH,按图-2的方式摆放,连结DE,过点D作DM⊥DE,交AB于点M,过点A作MN⊥DM,过点E作EN⊥DE,MN与EN相交于点N.①证明四边形MNED是正方形,并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正方形MNED的面积;②在图-2中,将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GH沿虚线剪开后,能够拼接为正方形MNED.请简略说明你的拼接方法(类比图-1,用数字表示对应的图形).(2)对于n(n是大于2的自然数)个任意的正方形,能否通过若干次拼接,将其拼接为一个正方形?请简要说明理由.55.(05江西)有一个测量弹跳力的体育器材,如图所示,竖杆AC、BD的长度分别为200厘米和300厘米,CD=300厘米.现有一人站在斜杆AB下方地面上的点E 处,直立、单手上举时中指指尖(点F)到地面的高度为EF,屈膝尽力跳起时,中指指尖刚好接触到斜杆AB的点G处,那么GF的值就可作为该同学的弹跳成绩y(厘米).设CE=x(厘米),EF=a(厘米).⑴求出由x和a算出y的计算公式.⑵现有甲、乙两组同学,每组三人,每人各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尽力跳了一次,且均刚好触到斜杆,由所得公式算得两组同学弹跳成绩如表所示,由于某种原因,甲组一同学C的弹跳成绩看不清楚,但知他的位置为x=150厘米,a=205厘米,请你计算同学C此次的弹跳成绩,并从两组同学弹跳成绩的稳定性角度比较甲、乙两组同学的弹跳成绩.甲组乙组A 同学B同学C同学a同学b同学c同学弹跳成绩(厘米)36 39 42 44 3456.(05江西)某课外学习小组在设计一个长方形时钟钟面时,欲使长方形的宽为20厘米,时钟的中心在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上,数字2在长方形的顶点上,数字3、6、9、12标在所在边的中点上,如图所示.(1)当时针指向数字2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2)请你在长方形框上标出数字1的位置,并说明确定该位置的方法;(3)请你在长方形框上标出钟面上其余数字的位置,并写出相应的数字(说明:要画出必要的、反映解题思路的辅助线).(4)问长方形的长应为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