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规合一”规划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应用20150424

“多规合一”规划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应用20150424

2015年2月,山东省建厅、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环 保厅及交通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亍公布“多规合一”试 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兰陵县成为全省获批的4个试点城市 之一,是临沂市唯一试点县。
8
二、为什么要做多规合一?
消除“多规”的矛盾和差异。通过建立统一的 ‚城市发展目标、空间坐标体系、建设用地规模、 建设用地界线、空间管制及项目库。‛,实现 ‚一个城市一个空间、一个空间一个规划‛。
4
一、规划背景
(二) 我国部分省市对多规合一的探索与实践 1、广东
2008年6月,《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 的决定》,提出‚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推 进‘三规合一’‛。 2010年2月,在《关于印发2010年省政府工作 要点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积极推进广州、河源、 云浮等地‘三规合一’试点‛。 2008年河源市启动广东省第一个地级市三规合 一规划,2010年云浮也完成了三规合一规划, 2012年广州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市 三规合一规划。
(1)‚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2)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 (3)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中央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思想,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的背景下,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摆 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多规合一的综合性规划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相互衔接,实现多规合一。
安全设施用地规模增加14公顷
1、研究确定统一的城市发展目标
(1)近期发展目标 (2)中期发展目标 (3)远期发展目标
2、研究确定统一的空间策略
16
四、划定生态控制线
(一)划分生态空间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算好生 态账划,定生态保护区,明 确城市各个时期发展重点, 以此为依据对‚城规和土规‛ 建设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更加绿色
农用地减少4759公顷,保有生态用地总量 4 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 25182公顷,保有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总
量不变
5
实现水体洁净、空气清新的环 境质量
水域面积增加250公顷
6
形成“五分钟见绿” 的公园绿 绿地与广场用地增加150公顷,绿道长度
地系统
增加到150公里
更加便捷 更加宜居 更加低碳

用地调整方向
1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 科研用地增加18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
体系
比例由1.9%增加到3.5%
更加智慧 2 形成智能化的制造业体系
工业用地减少22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 比例由59%减少到35.9%
3
形成智能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商业服务用地增加686公顷,占城市建设 用地比例由5%增加到10.3%




区 域 、 产 业 园 区 、 重 点
“ 四 规 合 一 ” 规 划 图





“ 四 规 合 一 ” 远 景 规 划 图
合一目标
合一平台:土规为基础和基本框 架,城规为导向和操作方法,产 规和其他规为重要内容和制约条 件---
多规职能与技术(标准、规范) 冲突在一定范围内的协同与统筹 处理(坚持原则、求同存异)
用地规模与分布










“四线”划定及管控







用区态农地 Nhomakorabea块








线

线
线
线
“四规合一”远景规划 远景规划目标 建设用地规模 空间发展布局 产业用地布局 “四线”划定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两 划规 图”
建 设 控用 制地 性差 详异 细图 规 划 拼 合 图
7
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对外交 区域性交通设施用地规模增加1649公顷,
通系统
占总用地的比例从5.5%增加到10.7%
8
形成覆盖广、效率高的内部交 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规模增加155.1公
通系统

9
形成舒适和多元化的住房格局
居住用地增加2015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 的比例从6.7%提高到25.1%
10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分析平台(gis),将所有的规划信 息进行叠加梳理,摸清发展的家底。通过分析规划的政策 约束性条件,确定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将这些约束因素 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城乡规划拼接图
林业规划图
14
二、规划梳理与差异分析
土规与城规差异分析图
土地利用规划图
城乡规划拼接图
林业规划图
(二)分析差异
一个技术平台
一套协作流程
一套审批流程
规划构建城乡全 覆盖的共用的用地 分类标准,旨在将 各种规划的空间属 性和政策要求相对 应。
将县域所有规划要 素在同一个空间平台 上进行表达和协调, 以此作为避免“规划 打架”的主要空间手 段.
制定区县发展指引和一 套部门间协作的管理流程, 保证市、区县及各部门之 间在规划编制、实施及更 新过程中有效衔接。
2030生态控制线图
五、明确多规合一的协调策略
(一)城规与土规(分类)协调策略
1、‚土规为非建设用地,城规为建设用地‛地块 的协调策略; 2、‚土规建设用地,城规非建设用地‛地块的协 调策略; 3、‚城规为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土规为交通水 利等非城乡建设用地‛地块的协调策略; 4、‚土规为城乡建设用地,城规为区域交通等非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地块的协调策略。
1、土规和城规的用地差异
(1)建设用地规模差异性 (2)建设用地边界差异性 (3)建设用地属性差异性
2、不同规划的项目安排差异
通过叠加发改、国土、规划 以及环保、交通等各部门所确定 的重点项目,分析其空间布局的 差异性
(1)项目落地难 (2)项目审批效率低
15
三、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及空间策略
序 目标
广州市 于浮市
河源市
5
一、规划背景
(二) 我国部分省市对多规合一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三规合一,落实广州市‚123‛功能 布局,统筹‚2-3+9‛战略发展平台用地布 局,保障了2016年前2154个项目,保障率 为98.6%,其中公益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 1100余项全部保障。被认为是最具可操作 性的三规合一规划。
推行全县统一的建设项目 审批与用地管理的办事规章, 减少项目审批环节,降低运 营成本,改善投资环境,营 建“成本洼地、服务高地”, 进一步吸引投资。
“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10
四、规划意义
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空间开发模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重 要意义。
(1)保障城市远期发展战略的落实; (2)保障重点发展地区、产业平台的用地需求; (3)保证近期重点决策及重点项目‚落地‛ (4)构建建设项目统一审批平台,各个职能部门在项目前期均可以提前介入,提升行政效率。
实现多规数据的真正融合和联动,即“多规”中的任何一个规划发生变化时, 其它规划能够实现自动提醒、检测冲突幵实现一致性分析。
规划成果冲突检查专家 系统
“多规融合”信息联动 系统
11
“多规合一”工作思路
12
一、总体思路
分析规划差异——确定“合一”目标——明确协调策略——形成全县“一张图”
“四规合一”规划背景
例如将生态空间划分为生 态保育用地、休闲游憩用 地、安全防护用地和垦殖 生产用地4大类用地。
生态保育用地分布图
安全防护用地分布图
休闲游憩用地分布图 垦殖生产用地分布图
四、划定生态控制线
(二)划分分级管制区
一级管制区:生态保育用地中市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 公益林,生态系统敏感性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的极重要和高度重要 区域、休闲游憩用地中省级及以上自然公园用地,垦殖生产用地中的基本农田等原则上应划为一 级管制区。
形成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 服务体系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1187公 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从5.5%提高到
11%
11 完能善源多和元信、息清保洁障、系安统全的供水、供应设施用地规模增加84公顷
12
打造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的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
环境设施用地规模增加67.3公顷
13
建立覆盖城乡、保障有力的综 合防灾系统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电力部门 电力规划
水利部门 水利规划
人防部门 防灾规划
各 类 重点 项 目
9
三、规划目的
1、实现四个一: 一套技术标准、一个技术平台、一套协作流程、一套审批流程 2、最终目的: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保障经济高效、和谐、友好的发展。
以“四个一”实现“三规合一”
一套技术标准
6
一、规划背景
(三)国家层面:“三规合一” 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 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2-13日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 会议上指出在县市通过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 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县市一本规划、一张 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
李克强总理于2012年9月7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新型城镇 化研讨班座谈会上指出‚在市县层面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 乡规划、土地规划‘三规合一’‛。
近期可操作实施---
快速实现窗口化处理(缩短政府 层面的技术审批流程近1/2-2/3时 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