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学一级学科(0710)

生物学一级学科(0710)

生物学一级学科(0710)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2、掌握生物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植物学
2、动物学
3、微生物学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生理学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

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4年,在职硕士生学习年限为3—5年。

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者,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
学术研讨(Seminar)是引导研究生结合自身的专业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围绕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最新进展、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通过专人报告或集中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每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4次以上学术研讨(Seminar)报告,且获得“通过”以上成绩不少于4次的记2学分。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教学实践主要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讲授大学本科课程的若干章节或专题、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等。

累计工作量不少于10课时。

教学实践结束后,由实践单位进行考核,并填写《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报告》,考核合格者计1学分。

社会实践主要指研究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实践单位参加社会调研、科技开发、文化教育等活动。

社会实践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或调研报告,由实践组织单位进行考核,并填写《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报告》,考核合格者计1学分。

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还需补修本学科的本科生课程2-3门,课程名称由导师和所在学院确定,不计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一年半内(第1-3学期)完成。

(五)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个人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六)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位论文工作要达到一定的工作量,硕士研究生至少用一年至一年半时间完成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还须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被接收发表与本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

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生物学学科简介
海南岛地处热带,是中国热带生物资源和物种基因库的重要分布中心,因此在海南开展热带生物资源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生物学学科是海南师范大学重点发展的特色学科之一。

生物学学科于1988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海南师范大学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2006年获得动物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生物学特色专业。

2010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拥有动、植物标本2万余号,建有海南省规模最大、国内高校一流的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具有博士学位15人,归国留学人员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

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项,教育部、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5项,总经费达1,803万元。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如下:
1. 植物学
以海南岛的热带资源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海南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保护和热带海岸带植被恢复的应用基础研究。

2. 动物学
以海南陆栖脊椎动物资源,包括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兽类为研究对象,应用形态学、动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手段,研究热带岛屿动物的分类、分布及系统发育,动物区系的特征及形成, 以及珍稀濒危动物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育策略。

3. 微生物学
立足海南岛丰富的热带微生物资源,特别是热带温泉嗜热菌,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对珍稀及食药用价值较高的微生物资源进行保育及利用研究。

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以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酶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和组织培养技术、细胞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为手段,侧重研究热带植物功能成分,热带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和抗逆分子机制,重要热带植物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其应用。

5. 生理学
本方向在鸟类脑结构与发声鸣叫行为的神经机制和进化适应性、动物热应激抗性的生理适应性研究等方面独具特色。

结合海南热带动物的区域特色,所开展的热应激对胚胎动物的下丘脑-垂体-性腺及肾上腺轴GABA(r-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及其受体发育的损伤与机制,对指导热带地区农业动物的生长、繁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