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迪士尼动画艺术史迪士尼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姓名:王瀚文
学院:文法学院
学号:1101070527
班级:广告理论11级1班
日期:06/11/2012
迪士尼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这个学期的11周我学习了迪士尼艺术动画史,了解了迪士尼的动画的一些知识。
其实迪士尼的动画中有许多的中国元素,下面我来谈一谈。
近几年,好莱坞频频向中国市场示好,《变形金刚2》开场的打斗就放在上海;《2012》更是把拯救世界的任务交给了中国;《阿凡达》里潘多拉星球的高山,其原型也是中国的……不过,引用中国元素最多的仍旧是动画片,一个细节的刻画,一个人物的增加,都能引起更多中国影迷的关注。
在动画大片中融入中国元素对于迪士尼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面对着中国电影市场这座庞大的“金矿”,在越来越多的动画片中加入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了一种成型的营销噱头。
讲起迪士尼动画中的中国元素,那我们不得不提一部动画片,那就是《花木兰》。
这部取材自中国著名民间传说的动画电影是迪士尼推出的第36部经典动画,把我们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雌“花木兰”介绍到全世界。
而花木兰刚柔相济的性格、一往无前的勇气、英姿飒爽的形象彻底把西方观众完全征服了,他们慨叹木兰姑娘英勇事迹的同时,也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个坚强的中华女子,他们甚至把自己心目中的年度亚裔风云人物毫不犹豫慨赠予了这个传奇角色,以表达他们对她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迪士尼为了《花木兰》的制作,专门在佛罗里达州重建了一
个强大动画片场和制作工作室,并且多次派遣专家小组深入中国内地进行调查和取景,力求尽量还原中国古代故事的风貌和轨迹,而配乐大师杰瑞·戈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则亲自为本片担任原声配乐,大量运用于电影中的民族乐器让国人甚感亲切。
成龙和李玟两大华人巨星更被重金聘请担任配音和中文主题歌曲的演唱,无形中使本片在华人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通过一系列精心铺排和超过五年时间的准备工作,《花木兰》一炮打红。
十三年前,迪士尼从中国民间传说的宝库中提取了《花木兰》,但片中的木兰与美国小妞无异。
《花木兰》中,木兰代父行军的路上展现了中国各地的景致:山林、大漠,冰天雪地,套上水墨风格看上去相当中式。
但实际上,正如美国平和润文化总裁森德·约翰逊在2008亚洲青年动漫大赛高峰论坛上所指出的,《花木兰》“连影片中的山都是哥伦比亚山的样子,而不是中国山的地貌。
”
动画的形象是一部动画的名片。
如此算来,“衣”作为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998年,迪士尼在制作《花木兰》时,人物的服饰设计基本保留了南北朝时期的样式,同时杂糅了唐朝的一些元素,但主要只是在整体上把握风格,细节处理上未见到特别出彩在《花木兰》中,吃只被匆匆带过。
花木兰为父亲、奶奶敬茶,一家人吃米饭等场面中出现的茶、米饭,均为外国人对中国食物最初步的了解,盛器也是基本款的瓷碗而已。
为了衬托“花木兰”这位女英雄的东方气质,迪士尼公司特意定下了中国水墨画的风格,《花木兰》中也不乏一些地标性建筑物,比
如长城、紫禁城等等。
但当时该片主要面对的是北美和其他西方观众,并未打算突出地域性,所以在“住”字上,中国味道只是浅尝辄止。
还有一部迪士尼的动画《玩具总动员》也必须提一提。
迪士尼与皮克斯的动画力作《汽车总动员》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粉丝。
《汽车总动员2》影片讲述了一辆名叫“闪电麦坤”的赛车在为赶往加州参加比赛的路上,误打误撞闯入已经被废弃的66号公路旁一个貌不惊人的陌生小镇,并在这里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去年,《汽车总动员2》在中国上映的时候很多影迷发现,影片中融入的中国元素略显刻意,然而还是让很多年龄不大的观众倍感兴奋。
闪电“麦坤”与拖车“板牙”环游世界的旅程,包括了中国的北京、上海与西安。
此前,在创作过程中,皮克斯的工作人员曾经设计过“麦坤”与“板牙”在中国的奇遇,然而最终因片长原因忍痛割舍。
不过,在片尾的画面中,仍旧有“麦坤”和“板牙”在中国游览万里长城、上海外滩以及西安兵马俑的画面。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也有中国元素。
影片的开始,爱丽丝的父亲将自己的生意扩张到亚洲各国,影片的结尾处,美丽的爱丽丝拒绝了“高富帅”的青年贵族求婚,只身登上了前往中国的大船。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结尾让世界范围内的影迷猜测《爱丽丝梦游仙境2》是否会变成一个干脆发生在中国的奇遇记。
这三部片子都具有中国元素,这只是迪士尼动画的一个缩影,迪士尼动画融入中国元素,既是为了丰富动画又是为了开拓中国市
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