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联考试卷

腾冲市2015-2016学年上学期十五所中学期末联考九年级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2分)A .休憩.( q ì) 锲.而不舍(qi è) 瞥.见(pi ē) 惴惴..不安(zhu ì)B .楠.木(n án ) 悖.谬(b ó) 渺.茫(mi ǎo ) 诓.骗(ku āng )C .阴霾.(m ái ) 彬.(b īn )彬有礼 玄.虚(xu án ) 脊.梁(j ǐ)D .淅.(x ī)沥 琼.(qi óng )楼玉宇 疮.痍(chu āng ) 涸.(h é)辙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无与伦比 如法泡制 恼羞成怒 恪尽职守B.对答如流 唯唯连声 怀古伤今 寻章摘句C.开卷有益 穿流不息 吹毛求疵 持之以恒D.根深地固 孜孜不倦 十拿九稳 歇斯底里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的严厉打击下,彻底被粉碎。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的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假和骄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A .每年的3月27日是“地球一小时”熄灯日,首都各界环保人士发出了当天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

B .开展“爱我中华,传送经典”清明诗文的诵读活动,旨在以清明节为载体,发扬和传承中华名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

C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低,往往与阅读量的多少有关。

D .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没有冬的肃杀,我们感受不到春的妩媚;没有冬的单调,我们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真实,我们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

②我几乎爱上了冬季。

③虽然没有鲜花、绿草的点缀,但我还是由衷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

④不为别的只因为冬天有融融的炉火、温暖的阳光和飘零的雪花。

⑤岁月更迭,四季交替。

A.②④③⑤①B. ⑤②④①③C. ③②⑤④①D. ④⑤①②③6.下面《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A.孙悟空——大闹天宫B.刘备——桃园三结义C.诸葛亮——武侯弹琴退仲达D.林冲——醉打蒋门神7.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8分,错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 (1)更深月色半人家, 。

( 刘方平《月夜》 ) (2) ,人迹板桥霜。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3)右手秉遗穗, 。

( 白居易《观刈麦》 )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 范仲淹《渔家傲》 ) (5) ,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的诗句是 。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运用比喻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是 , 。

二.语文综合运用(每小题2分,共6分)8.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图标看右图)。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微信可以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也可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突破3亿。

(1)以“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作为宣传语的目的是什么?(2)请向你还未使用过微信的好友介绍一下微信图标。

(3)中考将近,毕业在即,某同学在“告别母校”微信上留言,中间遗漏了一个句子,请你补写。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 , ,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

”三.阅读(本大题含9~24小题,共44分)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 座位号: 装订线(一)赏析诗词,完成9~10小题(4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上片中,“”,交代的是季节特征,“”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2分)10.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2分)(二)阅读文言文,完,11~14小题。

(12分)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1)秦王不说.(2)请广.于君(3)休祲..降于天(4)长跪而谢.之12.翻译句子(4分)(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3.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2分)14.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4分)(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19题。

(13分)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

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

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

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

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5.作者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6.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2分)17.阅读④—⑥段,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3分)18.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9.“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我们所学教材及荐读名著中的人物,有许多都能给予我们积极影响。

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其精神品质,联系实际谈谈对自己的影响。

(3分)推荐人物:诸葛亮鲁迅杜小康托尔斯泰贝多芬我从身上,学到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小题。

(共15分)记忆的版图林清玄①一位长辈到大陆探亲回来,说到他在家乡遇到兄弟,相对地坐了半天还不敢相认,因为已经一丝一毫都认不出来了。

②在他的记忆里,哥哥弟弟都还是剃着光头,蹲在庭前玩泥巴的样子,这是他离开家乡时的影像,经过四十年还清晰一如昨日。

经过时间空间的阻隔,记忆如新,反而真实的人物是那样陌生,找不到与记忆的一丝重叠之处。

③更使他惊诧的是,他住过的三合院完全不见了,家前的路不见了,甚至家后面的山铲平了,家前的海也已退到了远方。

④他说:“我哥哥指着我们站立的地方,说那是我们从前的家,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如果不是有亲人告诉我,只有我自己站在那里的话,完全认不出来那是我从童年到少年,住过十七年的地方。

”⑤这使他迷茫了,从前的记忆是真实的,眼前的现实也是真实的,但在时间空间中流过时,两者却都模糊,成为两个丝毫不相连的梦境。

在此地时,回观彼处是梦,在彼地时,思及此处也是梦了。

到最后,反而是记忆中的版图最真实,虽然记忆中的情景已然彻底消失了。

⑥这位长辈回来后怅惘了很久,认为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注】的缘故,才让他难以跳接起记忆中沦落的事物,其实不然,有时不必走太远,不必经过太久的时光,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怅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