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找规律
(24、25题)1.如图,正方形
ABCD的边长为5,
把它的对角线AC 2.
腰直角三角形.3.如图,△ABC的周长为64,E、F、
G分别为AB、AC、
BC的中点,A′、B′、C′分别为
EF、EG、GF的中
点,△A′B′C′
的周长为
_________.如果
1,-1),A5(2,
-1)…则点A2016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
_.
5.如图所示,在平
面直角坐标系中,
第一次将△OAB
变换成△OA1B1,
OA1B1
2B2,
OA2B2
B3.已
,A1(2,
,A3(8,
,B1(4,
0),
.按此
OAB进
OA n B n,
_____________,
B n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
6.如图,已知等腰
Rt△ABC的直角
边长为1,以Rt
△ABC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
二个等腰Rt△
7
1
的边AB为对角线
作第二个正方形
AEBO1,再以BE
为对角线作第三
个正方形EFBO2,
如此作下去,…,
则所作的第n个
正方形的面积
S n= .
A=60°.顺次连结菱形ABCD各边
中点,可得四边形A1B1C1D1;顺次
连结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可
得四边形A2B2C2D2;顺次连结四边
形A2B2C2D2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
A3B3C3D3;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
四边形A2B2C2D2的周长是;四
边形A2013B2013C2013D2013的周长
是.
10.已知菱形A1B1C1D1的边长为2,
∠A1B1C1=60°,以B1D1为对角线
作菱形B1C2D1A2∽菱形A1B1C1D1,再
以A2C2为对角线作菱形A2B2C2D2∽
菱形B1C2D1A2,再以B2B2为对角线
作菱形B2C3D2A3∽菱形A2B2C2D2,…,
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在x轴的
A2,A3,…,
60°;
AD2⊥
1于点
AD2
B2
AD3
D3,以
AD3为一边,作第
三个菱形AB3C3D3,
使∠B3=
60°;……依此
类推,这样作的第n 个菱形
AB n C n D n 的边AD n
的长是______.
12.
∠AC
13.作S 1E 1作S 14.过点直线作x 过点于点M 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M 6的坐标为________
15.如图,已知直线
l :y=3
3x ,过点
A (0,1)作y 轴
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过点B 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1;2l x ^轴于点(2,0),
直线3
l
x ^轴于点
(3,0),
…,直线n l x ^轴于点(,0)n .函数
1
2
y x =
的图象与直线1
l ,2
l ,3
l ,…,
n l 分别交于点1A ,2A ,3A ,…,n A ;
函数2y x =的图象
与
△ABC 是一
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板,90C ??,
2AC BC ==,图
1中剪法称为第1次剪取,记所得正方形面积
为1
S ;按照这种剪法,
在余下的ADE D 和
BDF D 中,
分别剪取正
18.x 1x n 18<下,剪下 一个边长等于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
剩下的矩形如图那
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此时矩形
宽度的正方形(称为
第二次操作);如此一
直做下去,得到了一组线段CA 1,A 1C 1,C 1A 2,…,则CA 1= ,
= .
20.如图,已知Rt △ABC 中,∠ACB=90°,AC=6,BC=8,过
直角顶点C 作CA 1⊥AB ,垂足为A 1,再过A 1作A 1C 1⊥BC ,垂足为C 1,过C 1作C 1A 2⊥AB ,垂足为A 2,再过A 2作A 2C 2⊥BC ,垂足为C 2,…,这样一直作下去,得到了一组线段CA 1,A 1C 1,C 1A 2,A 2C 2,…,A n C n ,则A 1C 1= ,A n C n = . ,过对角线于E ,连O 1作DE 1交O 2E 2⊥BC 可以依次O n ,分别1,n E n 的面积﹣1.则S n =
,ABC B 1B 2∥BC B 3平分B 3,过B 3于B 4…依B 10线段的 ABC ,D 1D 1作D 1E 1⊥AC 于E 1,连接BE 1交CD 1于D 2;过D 2作D 2E 2⊥AC 于E 2,连接BE 2交CD 1于D 3;过D 3作D 3E 3⊥AC 于E 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 4、E 5、…、E n ,分别记△BCE 1、△BCE 2、△BCE 3…△BCE n 的面
积为S 1、S 2、S 3、…S n .则S n = S △ABC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24.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1ABC
S
D =.在
图一中,A 1、B 1、C 1
88C 8为九等分点时,△A 8B 8C 8面积为.
25.如图,n 个边长为1的相邻正方形的一边均在同一直线上,点M 1,M 2,M 3,…M n 分别为边B 1B 2,B 2B 3,B 3B 4,…,B n B n+1
的中点,△B 1C 1M 1的面积为S 1,△B 2C 2M 2的面积为
S 2,…△B n C n M n 的面积为S n ,则S n = .(用含n 的式子表示)
26.探索:在如图①至图③中,三角形数式表示);
(2)如图②,
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延长边CA 到点E ,使CD=BC ,,连,若的S ,2=(用a 的代
AB ,使FD ,FE ,得到△DEF (如图③),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3,则S 3=
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发现:象上面那样,将△ABC
应用:去年在面积为10m 2
的△ABC 空地上栽种了某种花,
今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把△ABC 向外进行两次扩展,第一次由△活动一:如图甲所示,从点A 1开始,依次向右摆放小棒,使小棒与小棒在端点处互相垂直,A 1A 2为第1根小棒.数学思考:设
AA 1=A 1A 2=A 2A 3=1.①θ= 度;②若记小棒A 2n ﹣1A 2n 的长度为a n (n 为正整数,如
A 1A 2=a 1,A 3A 4=a 2,…)求出此时a 2,a 3的值,并直接写出a n (用含n 的式子表示). 活动二:如图乙所示,从点A 1开始,用等长的小棒依次向右摆放,其中A 1A 2为第1根小棒,且A 1A 2=AA 1.数学思考:(1)若已经摆放了3根小棒,θ1= ,(用含θ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