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日常事务类应用文
• 第二,要写明计划的措施和步骤,即具体说明 “怎么做”。
• (3)结尾:正文的结尾部分一般是表示期待, 发出号召;也可以不写结语,在主体部分明确 交代后结束正文。
3、落款署名和日期
• 在正文右下方署上制订计划的单位名称 (或个人姓名),在署名的下行写上日期。如 果在计划标题上已标明了单位名称,这里就不 必重复。上报或下达的计划,要在落款处加盖 公章。
作业
•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份学习总结,字数800字左右, 要求实事求是的总结过去,语言集中概况,结构条理清晰
第三节 简报
一、简报的概念、作用
下级机关 平级机关
了解情况 机关或社 会团体内 部刊物
交流经验 (简报)
报告工作 和业务
上级机关
沟通情况 平级机关
二、简报的特点
• 1、时效性 • 2、简明性 • 3、新颖性 • 4、机密性
四、简报的基本格式与写作
(三)报尾
报尾位于简报最后一页。一般写明发送范围和印 刷的份数。
报头与正文之间,正文与报尾之间,可以用一条 横线隔开。有的简报发送范围比较固定,就不写报尾, 写完正文自然结尾。
第四节 述职报告
一、述职报告的概念、特点
思想政治(德)
某一单位 领导者或 某一岗位 工作人员
任职期间 自我评估
嗨!大家好! 我是总结!
正 文
落款
• (一)标题
• 总结的标题形式不一,要根据总结的具体内容、 目标和要求来拟定。
• 一般来说,综合性总结的标题采用公文式标题, 由单位名称、时间期限、内容和文种四项组成; 专题总结多使用新闻式标题,这种标题比较灵活, 可根据总结内容来确定。
•(二)正文
正文
基本 概况
3.结尾 结尾部分是正文的结束语。一般用“以上报告,
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以上是我的述职,谢谢 各位”等习惯用语收束。
四、述职报告的基本格式
(三)正文
开头
用简明性的语言来概括,表 现出自己端正认真的态度, 为整篇述职报告打下基调。
主体
履行职务的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和实践经验 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四、简报的基本格式与写作
(二)报核
2. 目录 简报文稿通常是一期一篇,根据需要也可以是
一期为一组性质接近的文章。如是一组文章, 则须 在报头下设计“目录”一栏,将各篇文章标题先印 于此,然后依次刊出每篇文章。
四、简报的基本格式与写作
(二)报核
3. 标题
简报的标题比较灵活,主要是醒目、简明,能 吸引读者的视线,且一看就能抓住文中要表达的关 键内容,形式可以是单标题,也可以是双标题,为 了让文章层次清楚,还可以在文中加小标题,用来 概括主要内容的几个方面或者表达几个主要观点。
• 规划──规划是计划中最宏大的一种。从时间上说,一 般都要在三五年以上;从范围上说,大都是全局性工 作或涉及面较广的重要工作项目;从内容和写法上说, 往往是粗线条的,比较概括。如《丽江市城市总体规 划(2003-2020)》。
• 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是从目的、 要求、工作方式方法到工作步骤,对专项工作作出全 面部署与安排的计划,如《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实施方案》。
四、简报的基本格式与写作
(二)报核
4. 开头
简报中文章的开头类似于新闻报道中的导语, 一般要求以精练的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提出全文中 心或某个主要事实要素,如时间、地点、事件、结 果等内容。
四、简报的基本格式与写作
(二)报核
5. 主体 主体是正文的中间部分,是简报的主干,一般 要用富于说服力的典型材料,把导语内容进一步具 体化。主体部分主要是用来反映情况、肯定成绩、 提出问题的。
业务能力(能) 岗位职责执行(勤) 期间的业绩(绩)
• 特点:1、自我评述性 • 2、内容的客观性
写成的书面 文字材料就 是述职报告
向上级、 群众汇报 时使用
二、述职报告的作用
人事部门 和主管部 门 述职者
广大群众
述职 (作为桥梁)
对任职者 的监督
自我监督,树 立职责观念
了解和 考核干部
三、述职报告的种类
四、简报的基本格式与写作
(二)报核
1. 按语 按语是代简报编制机关立言,是对文稿及使用作 出说明、评价,如说明材料来源、转引目的、转发范 围,表明对简报内容的倾向性意见及表示对所提问题 引起讨论研究的希望等等。按语的位置在报头下、标 题前。它视需要而使用,并非每篇必有。一般在转引 体、总结体及重要的报道体、汇篇体简报文章前才配 用按语。
时、迅速。 的 、 最 有 代 须 真 实 , 不 不 宜 过 细 地
表性、最有 能有丝毫虚 叙述事情的
价值的问题 构和夸张, 整个过程,
来写。
更不能歪曲 文 字 要 简
和捏造。 洁。
五、简报的基本格式与写作
简报通常由报头、报核、报尾三部分组成。 一、报头 1、简报名称 2、期数 3、编发单位 4、印发日期 5、密级 6、份号
针对工作中
的不足以及有 待解决的问
题,提出意见 或建议。
•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三种:
• 第一、阶段式结构。这是按照事物或社会实践 活动的过程来安排写作的方式。即把总结所包 括的时间划分成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 述每个阶段的情况(成绩和经验、问题和教 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实践 活动的全过程看得比较清楚。
第二节 总结
• 一、总结的概念
• 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对过去一个时期内的实践 活动作出系统的回顾归纳、分析评议,从中得 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事务性文 书。
• 小结、体会也属于总结的范畴。
二、总结的特点
1.客观性 2.理论性 3.指导性
三、总结的作用
1.上行文,发现规律,指导下级机关 开展工作。 2.下行文,总结是制订计划的重要依 据。 3.平行文,互通信息,交流经验。
• 第二、两段式结构。即情况加体会。
• 第三、总分式结构。首先概述总的情况,然后 分若干项一 一进行总结。
• (三)落款
• 标题上没有标明单位的,应该在正文结束后写上单 位,个人总结的写上个人姓名,然后再写日期。如果 是用于报送上级的总结,在单位名称处应加盖公章。
• 如是报刊杂志或简报刊用的交流经验的专题总结, 应在标题下方居中署名。
• 四、总结的分类
• (一)按性质分: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 (二)按范围分:全国性总结、地区性总结、
部门性总结等 • (三)按时间分:月总结、季总结、年度总结、
阶段总结等 • (四)按内容分: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习
总结、会议总结等
五、总结的写法
总结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
部分。
标题
• (四)按范围分:国家计划、地区计划、部门计划、
单位计划、个人计划等;
• (五)按形式分:条文式计划、表格式计划、文表 结合式计划等;
• (六)按行政划的写法 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 构成。
标题
嗨!大家好! 我是计划!
正 文
落款
• 1.标题
的
• 常见的标题包括四项内容:计划的单位、时限、内 容、文种。要注意的是;如果计划尚未正式确定, 或是征求意见稿、讨论稿,须在标题后用括号注明 “草案”、“初稿”、“供讨论用”等字样。
• 四、计划的种类
• 计划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 (一)按性质分:综合性计划、专题性计划;
• (二)按内容分:工作计划、学习计划、生产计划、 教学计划、销售计划、采购计划、分配计划、财务 计划等;
• (三)按时间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三类,具体还可以称为十年计划、五年计划、年度 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周计划等;
“董事会” “组织人事部”
报 告
正文
含开头、主体、结尾 三部分(见后详细分
述)
落款 述职者的姓名及时间
四、述职报告的基本格式
(一)标题
述职报告的标题可以有四种形式:
1.述职人+时限+文种
述职人(姓名)
时限
文种
例如:《×××2003年述职报告》
四、述职报告的基本格式
(一)标题
2.述职人+文种 述职人(姓名)
职报告。
四、述职报告的基本格式
(一)标题
4.直接用文种做标题。 如《述职报告》。
四、述职报告的基本格式
(二)上款(称谓)
写述职报告的对象或呈送的部门,比如“各位领 导”、“董事会”、“组织人事部”等。
四、述职报告的基本格式
(三)正文
1.开头 2.主体
主体部分一般可分三部分写:履行职务的基本 情况;所取得的成绩和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和努力 方向。
划分标准 时间 内容 报告者
划分类别 临时述职报告,年度述职报告, 任期述职报告 单项(专题)述职报告,综合述职报告 个人述职报告,集体述职报告
四、述职报告的基本格式
述职报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标题、上款(称谓)、 正文、落款四部分构成。
标题
有四种形式(见后) 如“各位领导”
述 上款 职
述职报告的对象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计划 • 第二节 总结 • 第三节 简报 • 第四节 述职报告
第一节 计划
• 一、计划的概念 • 计划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为了实现某项目标和完成某项任务而事先做的安排和 打算。 • 计划是计划类文书的统称。因为计划涉及内容和期 限的不同,计划文书又被称作“规划”“方案”、 “安排”、“设想”、“打算”、“要点”等。
三、简报的类型
划分标准
种类
时间
定期的简报、不定期的简报、临时简报
内容性质
工作简报、生产简报、学习简报、科技简报、商业 简报、会议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