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学习目标
1.掌握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了解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基本史实,正确分析“冷战”的影响。
2.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明确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该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以此激发为国奋斗的热情。
自学案
一、从盟友到对手
1.美苏关系恶化:(1)二战后,在①等国际会议上,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②的框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
美苏在③和④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冷战”开始: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⑤”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⑥”,它成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美苏“冷战”
1.马歇尔计划
(1)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以对抗苏联。
(2)内容: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3.苏联的措施: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⑦,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⑧”,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导致一些国家的分裂:(1)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⑨。
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的象征。
(2)在美苏影响下,朝鲜半岛南、北部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2.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2年,出现“⑩”事件。
3.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探究学习
材料一、因反导问题,莫斯科与华盛顿近来龃龉不断。
在双方关系日益下滑的背景下,俄罗斯准备恢复与古巴的军事技术合作,而11月29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则在俄“飞地”加里宁格勒宣布导弹预警雷达系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一系列事件致使西方媒体惊呼俄美“新冷战”的到来。
——2011年12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
(1)相对于当今俄美“新冷战”,二战后美苏“冷战”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2)美国在“冷战”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苏联又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材料二、二战期间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以及战后美苏开始“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局势有很大的影响,对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理解清楚。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1.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有何特点?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高中历史导学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