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与测试卷.doc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与测试卷.doc

第十二讲解三角形1 、三角形三角关系: A+B+C=180 °; C=180 °— (A+B) ;3 、三角形中的基本关系: sin( A B)sin C , cos( A B) cosC , tan(A B)tanC ,sinA Bcos C ,cosABsin C , tanA BcotC22 22 224 、正弦定理:在 C 中, a 、 b 、 c 分别为角 、 、 C 的对边, R 为C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abc 2R .sinsin Csin5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化角为边: a 2Rsin, b 2Rsin , c 2R sin C ;②化边为角: sin a , sin bc;, sin C2R2R2R③ a : b: c sin:sin :sin C ;④a b ca b c. sinsin sin C sin sinsin C7 、余弦定理:在C 中,有 a 22 c 22bc cos 等,变形: cosb 2c 2 a 2b等,2bc8 、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①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

②已知三边求角)9 、三角形面积公式:1 11S Cbc sinab sin Cac sin .22 210 、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设 a 、 b 、 c 是 C 的角 、 、 C 的对边,则:①若 a 2 b 2 c 2 ,则 C 90o ;②若 a 2 b 2 c 2 ,则 C 90o ;③若 a 2 b 2 c 2 ,则 C 90o .11 、三角形的四心:垂心——三角形的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相交于一点(重心到顶点距离与到对边距离之比为2:1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心到三顶点距离相等)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12.坡角和坡比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④,角θ为坡角).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如图④,i为坡比 ).1. △ ABC 中,B 45o,C 60o c 1,则最短边的边长等于(),6 6 1 3A 3B 2C 2D 2a b c2. △ ABC 中,cos Acos BcosC,则△ ABC 一定是()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60o, a a b c3. △ABC 中,若A 3,则 sin A sin B sin C 等于()133A 2B 2CD 24. △ABC 中,A:B 1:2, C 的平分线 CD 把三角形面积分成3: 2两部分,则 cosA ()1B 1C3D 0A2 435. 在钝角△ ABC 中,已知a1 , b2,则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是。

一、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例 1- 1 】 (2012辽宁高考)在△ 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 b,c .角 A, B, C 成等差数列.(1)求 cos B的值;(2)边 a, b , c 成等比数列,求sin A sin C 的值.sin A+sin B 【例 1- 2 】△ABC中,A,B,C所对的边为a,b, c,tan C=cos A+cos B,sin( B -A)=cos C.(1)求 A,C;(2) 若S△ABC= 3 + 3 ,求a,c.二、三角形形状的判定【例2- 1】△ABC 满足sin B =cos A sin C,则△ ABC 的形状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例 2- 2 】在△ ABC 中, a , b ,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且 2 a sin A = (2 b + c )sin B+(2 c + b )sin C .(1) 求 A 的大小;(2) 若 sin B + sin C = 1 ,试判断△ ABC 的形状.三、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例 3】在△ ABCBCabc = 2, C π 中,内角 , , 对边的边长分别是 , , ,已知 = .A c3 (1) 若△ ABC 的面积等于3 ,求 a , b ;(2) 若 sin C + sin( B -A )=2sin 2 A ,求△ ABC 的面积.1 .在△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为 a , b , c .若 a cos A =b sin B ,则 sin A cos A + cos2 B=(). 1 B .1 D .1A .-C .- 1222 .在△ ABC 中, (a + b + c )(a +b - c )=3 ab ,且 a cos B =b cos A ,则△ ABC 的形状为 ____ . 3 . (2014 福建高考 )在△ ABC 中,已知∠ BAC = 60 °,∠ ABC = 45 °, BC = 3 ,则 AC =___.4 . (2016 陕西高考 )在△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 πa ,b ,c .若 a = 2 , B = ,c6=2 3 ,则 b = ______.5 . (201 5 山东高考 )在△ABC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 c.已知sin B (tan A +t an C)= tan A tan C.(1)求证: a, b, c 成等比数列;(2)若 a=1, c=2,求△ ABC 的面积 S.6 .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 °且与该港口相距20 海里的 A 处,并正以30 海里/ 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 海里/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 小时与轮船相遇.(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为保证小艇在 30 分钟内 (含 30 分钟 )能与轮船相遇,试确定小艇航行速度的最小值.1.( 2014 )y f ( x) 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f ( x) 6 x 2,数列{ a n}湖北理已知二次函数'的前n 项和为S n,点 (n, S n )( n N ) 均在函数y f (x)的图像上。

Ⅰ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Ⅱ )设b n3, T n数列{b n} 的前 n 项和,求使得T nmN 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 ;对所有 nanan 1 202 .( 2015湖北文)设数列{ a n}的前n项和为S n=2n2,{ b n}为等比数列,且a1b1 ,b2 (a2a1 )b1.(Ⅰ)求数列{ a n } 和 { b n } 的通项公式;(Ⅱ)设c n an,求数列{ c n}的前n项和Tn.b n3. 已知Sn是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并且a1 =1 ,对任意正整数n, S n 1 4a n2 ;设bnan 1 2a n (n 1,2,3, ) .( I)证明数列{ bn}是等比数列,并求{ bn}的通项公式;C n b n ,T n为数列 { 1 }(II )设 3 log 2 C n 1 log 2 C n 2 的前 n 项和,求Tn .4. ( 2015山东文)已知数列a n的首项a15, 前 n 项和为 S n,且 S n 12S n n 5(n N * ) (I )证明数列a n 1 是等比数列;(II )令f ( x)a1x a2 x2L a n x n,求函数f (x) 在点x 1 处的导数 f (1)第二章解三角形测试卷(时间: 120 分钟总分:150分)选择题答案 (5 ′×10=50 ′)题号答案1. △ ABC 中,B 45o C 60o,c 1,则最短边的边长等于(),6 6 1 3A 3B 2C 2D 2a b c2. △ ABC 中,cos Acos BcosC,则△ ABC 一定是()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3. △ABC 中,∠ A=60 ° , a= 6 , b=4, 那么满足条件的△ ABC ( )A 有一个解B 有两个解C 无解D 不能确定4. △ ABC 中,b 8,c8 3 ,SVABC 163,则 A 等于()A 30oB 60oC 30o 或 150oD 60 o或 120oa b c5. △ABC 中,若A60o, a 3 ,则 sin A sin B sin C 等于()133A 2B 2CD 26. △ABC 中,A:B 1:2, C 的平分线 CD 把三角形面积分成3: 2两部分,则 cosA ()A 1 1C3D 0 3B427. 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增加同样的长度,则这个新的三角形的形状为()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由增加的长度决定8. 在 200 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 °、 60 °,则塔高为()A. 400米400 3C. 200 3 米D. 200 米3B.3米9. 海上有 A、 B 两个小岛相距10 海里,从 A 岛望 C 岛和 B 岛成 60 °的视角,从B岛望 C岛和A 岛成 75 °的视角,则 B 、C 间的距离是( )A.10 海里B.5 海里C.5 6 海里D.5 3 海里10. 如图: D,C,B 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 ,DC=a, 从 C,D 两点测得 A 点仰角分别是β , α(α<β),则 A 点离地面的高度 AB 等于 ()A . a sin sinB . a sinsinAsin()cos()a sin cos a cos sinDCBC .D .)sin()cos(二、填空题: (5 ′×5=25 ′)11. 在钝角△ ABC 中,已知 a1, b2,则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是。

12. 在△ ABC 中,已知b50 3 , c 150, B30o ,则边长 a。

13. 三角形的一边长为 14 ,这条边所对的角为60o ,另两边之比为 8 : 5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7三角形。

14.A 为 ABC 的一个内角 ,且 sinA+cosA= , 则 ABC 是 ____________1215. 在 ABC 中, a =5,b = 4,cos(A31, 则 cosC=_____________.- B)=32填空题答案: 11 : ____________12 : 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14 : ____________15 : 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 75 ′)cos A b 416. (本题 12 分)在△ ABC 中,已知边c=10, 又知 cos Ba3,求边 a 、 b 的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