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问题专项练习1.(2007·全国高考真题)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Ⅱ时浓度不相等2.(2009·安徽高考真题)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12N2(g)+CO2(g) △H=-373.4KJ/mol。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3.(2014·安徽高考真题)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0.2mol•L-1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4.(2013·安徽高考真题)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3(s) + CO(g)MgO(s) + CO2(g) +SO2(g) △H>0。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选项x yA 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B CO的物质的量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C SO2的浓度平衡常数KD MgSO 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 的转化率5.(2011·重庆高考真题)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10 的是A .CO 2(g)+2NH 3(g)CO(NH 2)2(s)+H 2O(g);△H <0 B .CO 2(g)+H 2(g)CO(g)+H 2O(g);△H >0 C .CH 3CH 2OH (g)CH 2=CH 2(g)+H 2O(g);△H >0D .2C 6H 5CH 2CH 3(g)+O 2(g)2 C 6H 5CH=CH 2(g)+2H 2O(g);△H <0 6.(2010·天津高考真题)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 -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1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 2(g) + O 2(g)2S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随温度的变化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1KMnO 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1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Mn 2+) 随时间的变化D .图④中a 、b 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 2=CH 2(g) + H 2(g)→催化剂CH 3C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7.(2011·安徽高考真题)电镀废液中2-27Cr O 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4PbCrO ():()()()()2++22-274aq +2Pb +H O l Cr O 2PbCrO s +2H aq ΔH <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 .8.(2009·重庆高考真题)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 .C .D .9.(201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反应:2CH 3COCH 3(l)CH 3COCH 2COH(CH 3)2(l)。
取等量CH 3COCH 3,分别在0 ℃和20 ℃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代表0C ︒下CH 3COCH 3的Y-t 曲线B .反应进行到20min 末,H 3COCH 3的(0)1(20)v C v C ︒>︒ C .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 .从Y=0到Y=0.113,CH 3COCH 2COH(CH 3)2的(0)1(20)n C n C ∆︒=∆︒ 10.(2009·江苏高考真题)I 2在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 + I -(aq) I 3-(aq)。
某I 2、KI 混合溶液中,I 3-的物质的量浓度c(I 3-)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 I 2(aq) + I -(aq) I 3-(aq)的△H >0B .状态A 与状态B 相比,状态A 的c(I 2)大C .若温度为T 1、T 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K 1<K 2D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 时,一定有v 正>v 逆11.(2015·四川高考真题)一定量的CO 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 2(g)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正,ʋ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 .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 2的转化率为25.0%C .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 2和CO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24.0P 总12.(2011·天津高考真题)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 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223()()()()SO g NO g SO g NO 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B .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12t t ∆=∆时,SO 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13.(2017·浙江高考真题)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乙醇制乙烯,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生成乙烯的物质的量与乙醇转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乙醇进料量(单位:mL·min -1)的关系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在410~440℃温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升高B .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C .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D .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14.(2017·全国高考真题)砷(As )是第四周期ⅤA 族元素,可以形成As 2S 3、As 2O 5、H 3AsO 3、H 3AsO 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4)298 K 时,将20 mL 3x mol·L −1 Na 3AsO 3、20 mL 3x mol·L −1 I 2和20 mL 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33AsO -(aq)+I 2(aq)+2OH −(aq)34AsO -(aq)+2I −(aq)+ H 2O(l)。
溶液中c(34AsO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溶液的pH 不再变化b .v(I −)=2v(33AsO -)c .c(34AsO -)/c(33AsO -)不再变化d .c(I −)=y mol·L −1②t m 时,v 正_____ 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 m 时v 逆_____ t n 时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___。
15.(2019·全国高考真题)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回答下列问题:(1)Deacon 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 2(g)=2Cl 2(g)+2H 2O(g)。
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 (HCl) ∶c (O 2)分别等于1∶1、4∶1、7∶1时HCl 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反应平衡常数K (300℃)____________K (400℃)(填“大于”或“小于”)。
设HCl 初始浓度为c 0,根据进料浓度比c (HCl)∶c (O 2)=1∶1的数据计算K (400℃)=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
进料浓度比c (HCl)∶c (O 2)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
16、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实现了甲烷高效生产乙烯,甲烷在催化作用下脱氢,在气相中经自由基偶联反应生成乙烯,如图所示。
(1)已知相关物质的燃烧热如上表,写出甲烷制备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400 ℃时,向1 L 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1 mol CH 4,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C 2H 4的体积分数为20.0%。
则在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 =________。
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下图中画出CH 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p 1>p 2)的关系曲线。
(3)在制备C 2H 4时,通常存在副反应:2CH 4(g)===C 2H 6(g)+H 2(g)。
在常温下,向体积为1 L 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1 mol CH 4,然后不断升高温度,得到上图。
①在200 ℃时,测出乙烷的量比乙烯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600 ℃后,乙烯的体积分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采用除杂效率高的吸收—电解联合法,除去天然气中杂质气体H 2S ,并将其转化为可回收利用的单质硫,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通电前,先通入一段时间含H 2S 的甲烷气,使部分NaOH 吸收H 2S 转化为Na 2S ,再接通电源,继续通入含H 2S 杂质的甲烷气,并控制好通气速率。
则装置中右端碳棒为________极,左端碳棒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右池中的c (NaOH)∶c (Na 2S)________(填“增大”、“基本不变”或“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