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去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康复PPT课件

去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康复PPT课件

椎及颈椎。下腰痛和僵硬常累及臀部、大 腿,但无神经系体征。下腰痛可从一侧转 至另一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直接按压 骶髂关节或将其伸展,可引起疼痛。有时 只有骶髂关节炎的X线征而无症状和体征。
骨骼系统症状(二)
腰椎 下腰痛及活动受限多是腰椎受累和骶髂关
节炎所致。早期为弥漫性肌肉疼痛,以后 集中于腰骶椎部。腰部前屈、后伸、侧弯 和旋转均受限。腰椎棘突压痛,腰背椎旁 肌肉痉挛。后期有腰背肌萎缩。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中轴骨, 不过四肢骨骼也可明显受累。其病变主要发生于骶髂关节、脊 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的滑膜关节、软骨关节以及 肌腱和韧带的骨骼附着点,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 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 脊柱畸形。
全身 MRI
全身(包括整个中轴骨、肩关节和骨盆) MRI检查可以有效评估早期AS患者(可疑或 确诊)炎症病变的发生部位、分布。
根据Baraliakos 等研究,与颈、腰椎相比 较,脊柱关节炎在胸椎更为常见。经采用 STIR 序列发现,颈椎、胸椎及腰椎的 Modic type I 改变分别为 26%, 74%, 24% 。其 中 T7–T8 最常受累。
临床症状
一、骨骼系统症状:AS可侵犯滑膜性关节、 软骨性关节、韧带、肌腱本身及其在骨的 附着部,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
二、非骨骼系统症状:AS作为一种全身性 慢性炎症性疾病,除了累及脊柱、外周关 节和肌腱/韧带附着点外,还可累及其他器 官。
骨骼系统症状(一)
骶髂关节 最早为骶髂关节炎,后发展至腰骶部、胸
10cm
5c m
物理检查(二)
胸廓活动度检查: 在第4肋间隙测量, 深呼、吸之胸围差 <5cm, 为阳性。
物理检查(三)
Patrick’s test (4字试验)
该试验方法是将 一条腿折曲、外 展并外旋,如果 受检者出现疼痛, 可诊断Patrick's test阳性.
An illustration of Patrick's test
男性,28岁, 后背部痛7个 月,怀疑早期 AS。冠状位 MR见骶髂关 节受侵,松质 骨水肿。矢状 位见胸椎椎体 前缘骨质侵润。
AS与其他骶髂关节疾病鉴别
1. 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40-60岁女性,常为多 关节发病,受累关节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受 累,较多侵及上肢小关节,但很少累及骶髂关节 及脊柱,骨质疏松改变比AS明显。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及随访AS必不可少的 方法。X线平片、CT、MRI及超声各有其优 缺点。根据文献报道,目前用于早期AS诊 断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是MRI。
影像学检查(一)
X线检查: 骨盆正位片 颈椎正侧位 全脊柱正侧位片
骶髂关节炎的X线征分级:
0级 正常。 Ⅰ级 可疑骶髂关节炎。 Ⅱ级 骶髂关节边缘模
非骨骼系统症状(二)
眼部病变 结膜炎和虹膜炎的
发病率可达25%, 眼部侵犯在周围关 节病变者较常见。 病程越长,发生虹 膜炎的机会越多。
物理检查(一)
Schober’s test
如图:
从髂后上脊连线的中点向上、
向下分别作一标记,令患者双
Hale Waihona Puke 腿站直弯腰,如上下两标记之 间的间距增加少于4cm,即为(+).
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 蚀病变,关节间隙轻度 变窄。 Ⅲ级 骶髂关节两侧硬 化,关节边缘模糊不清, 有侵蚀病变伴关节间隙 消失。 Ⅳ级 关节完全融合, 呈强直状态,伴有或无 残存的硬化。
I 级为可疑变化;
II 级可见轻度异常,局限性侵蚀、硬化, 关节间隙无改变。
III 级为明显异常,中度或进行性骶髂关节炎,并伴 以下一项(或多项)变化: 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 狭窄或部分强直。
骨骼系统症状(三)
胸廓胸椎 腰椎受累后波及胸椎,可有胸背痛、前胸
和侧胸痛,胸部扩张受限。胸痛为吸气性, 可因咳嗽、喷嚏加重。主要由于肋椎关节、 肋骨肋软骨连接处、胸骨柄关节和胸锁关 节受累。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 上。
骨骼系统症状(四)
颈椎 早期可为颈椎炎,由胸腰椎病变上行而来。
IV 级为严重异常,完全性关节强直。
正常的脊柱序列
AS脊柱序列的变化
AS的主要症状是疼 痛、活动困难或僵硬, 因而影响脊柱的序列。 还可出现脊柱的非功 能性椎体旋转。
颈椎正位/侧位片
在病变早期,当颈椎局部疼痛时,可引 起局部肌肉痉挛。这时,由于肌肉的收缩, 可以导致颈椎单个椎体的轻微旋转,在正 位平片上可以显示两个椎体和棘突的反向 偏移,在侧位片上可出现颈椎两侧关节突 间隙的分离重叠,也可证实椎体的旋转。 这是正常颈椎活动不可能出现的。
早期主要病变发生在骶髂关节,尤其是下1/3。包括关节面 模糊、骨质侵蚀、硬化、关 节骨性强直。发生在脊柱的病理改 变有:椎体边缘骨质侵蚀、方形椎体、骨桥形成或骨性连接、 椎 间韧带骨化等。
2001年全国AS研讨会议诊断方案
1.临床表现: (1)腰和(或) 脊柱、腹股沟、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适;
或不对称性外周寡关节炎、尤其是下肢寡关节炎。 症状持续≥6周 (2)夜间痛或晨僵≥0.5h (3)活动后缓解 (4)足跟痛或其他肌腱附着点病 (5)虹膜睫状体炎现在症或既往史 (6)AS家族史或HLA-B27阳性 (7)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迅速缓解症状
踝10 %、腕和足各5 %,极少累及手。肩 和髋关节活动受限较疼痛突出,早期滑膜 炎期,即活动受限,随着病变进展,出现 软骨退变,关节周围结构纤维化,关节强 直。
非骨骼系统症状(一)
心脏病变 脊柱炎较重并有全身和周围关节病患者,
心脏病变常见。表现为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心脏扩大和房室传导阻滞,并可发生阿-斯 综合征。
可发生颈-胸后凸畸形,头部固定于前屈位。 颈后伸、侧弯、旋转可受限。可有颈椎部 疼痛,沿顶部向头部放射,神经根痛可放 射至头和臂。有颈部肌肉痉挛,最后肌肉 萎缩。个别患者症状始自颈椎,逐渐向下 波及胸椎和腰椎,称Bechterew病。
骨骼系统症状(五)
周围关节 周围关节受累率为肩和髋40%、膝1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