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文化审美的集中反映。

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至今仍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一种以茶为载体,蕴含中国古代哲学、艺术、养生、医学、伦理学、美学等诸方面知识,以及饮茶习俗、茶具器具、茶礼仪等为内容的一整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其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唐代前期,历经了唐代后期、宋代前期、明代中期、清代前期及近代等各个时期。

以茶为载体的茶文化发展历经了五个阶段:一是从唐代中期到宋代中期这一阶段;二是宋代中期至清末这一阶段;三是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阶段;四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这一阶段;五是改革开放至今这一阶段。

茶文化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与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积累并逐步发展形成的民族文化;它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影响,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茶叶与饮茶习俗及审美观念关系密切茶叶的品饮习俗和审美观念在中华茶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饮为先,事兴必先利其器”,“饮茶必先烹其味,然后酌其功”。

这种饮茶习俗和审美观念体现了人们长期形成和发展而形成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审美方式。

关于饮茶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就可以见到人们在饮茶习俗上富有创造精神:例如“烹茶以御虎狼”;又如“劝人饮水”;等等。

唐代诗人白居易《采女寄李白》诗中写道:“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唐代诗人刘禹锡《题品茗图》诗则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宋代画家黄公望《竹枝词》云:“我本江南忆,春风十里不如”等等。

清代诗人陈树人《饮茶诗话》云:“新造第一杯,不胜春人心……自作采茶歌,烹茗开坛笑……”可见宋代已形成了喝茶和观赏茶文化艺术风尚,如《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关于黛玉用杯中红粉作茶具赏菊时所写得情诗,就是极为生动具体地反映了“茶”在这一时代审美情趣和传统饮茶习俗之间所形成的有机统一。

在我国漫长文明史中,中国人饮茶习俗和审美观念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内容,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其中所蕴涵下来的美学思想、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茶的美学思想在中华茶文化中,茶的美学思想极为丰富,其美学思想可分为“道”三大部分。

中国有两大传统哲学命题,一是美学哲学命题(以“道”为中心),二是中国美学体系的哲学命题(即中国美学),三类美学范畴。

“道”指美学思想和理论,如“道”是“德”、“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主题。

“道”是中国哲学思考方式和处世哲学的一种重要哲学观点,它是构成一个哲学系统的基本观念或主要内容,又与“道”或“艺”紧密相连。

“道”者为本而不是超越;具有普遍性和普遍价值的真善美;即“人性之善”“道德之善”;等等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

此外,还有:“道”是哲学观念即艺术创作和鉴赏活动的基本内容;“道”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美学概念;道是指道和道德以及物质与精神相统一。

“茶”审美观念正是把“道”作为了主要元素来加以强调和阐发的美学思想;因而也可以说茶作为了中国美学思想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华茶文化中有着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传统:它具有深邃的美学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华茶文化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优秀艺术遗产精华;并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中,继承着传统文化精华又进行了新的创造和发展;从而使其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中华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之一,其对当代文化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这是一种“和谐”而又“完美”的“人”与“自然”关系;“德”与“道”关系;以及“道之以德术为先”等美学观念;等等思想及文化内涵使中国茶美学思想成为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不断追求与完善这一思想体系中最为精髓精华部分的思想精髓之一。

同时茶在中华文化中也具有独特而又深刻的影响力:它是2、美的形式和审美趣味中国茶文化之所以能形成今天的成就,其审美意义不可低估。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就逐渐形成了茶叶在审美观念中的审美趣味。

自古以来就有着“茶”的美好寓意:品饮茶水不仅能得到解渴之美,而且能够怡情修性,享受人生之乐。

在茶叶饮用过程中,茶叶中所蕴含的各种有益健康的物质、生理功能、文化艺术等,使茶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情趣。

《说文解字》曰:“茶……饮之,去风热。

”这一习俗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的,但是当我们欣赏茶叶时也能感受到这种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茶叶文化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

它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表现出我国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二是展现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风俗习惯影响着茶文化的发展;三是作为饮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饮茶习俗以及审美观念。

从我国古代诗歌作品来看,早在远古时期我国人民就有喝井水的习惯;特别是在生活中能够看到许多美丽的诗篇,其中就包括一首诗——《茶歌》。

其中就有歌颂采茶、饮茶之美的句子:“绿柳春芽芽出水如芙蓉”(王维《饮中八仙诗》)等许多诗句等等。

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无数以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喝茶和观赏茶所形成的美好心境与意境。

而在审美趣味上更是独树一帜。

这些具有鲜明审美特征和个性风格的各种美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及内容正是中华茶文化艺术所呈现出来的,我们也因此能够感受到茶在传统文化思想中所蕴涵下对美的形式和审美趣味。

就像我国戏曲艺术中“四大名著”、书画艺术一样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秀成果之和。

因此不仅为民族文化遗产所不可分割,而且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独特魅力、一种文化美和美的艺术美感。

正是这种欣赏情趣与中国人特有“闲适淡泊、宁静”等思想品格交相融合成为我国茶文化博3、茶与文人墨客关系密切中国人饮茶之风始于魏晋,盛于宋。

自陆羽《茶经》问世,即产生了良好的茶风及饮茶风尚,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而文人墨客也多以善喝茶、喜品茶为人生爱好之一;同时通过赏玩与品评茶叶的美来抒发个人心胸、气质和志趣。

在这方面,表现为诗词歌赋、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诗是茶之魂,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这些既可以通过诗书诗文中体现出来,又可透过观赏而获得审美经验教训,并从中得到启迪。

茶叶与文人墨客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诗人以品茶为乐事之一、抒发心中情思;如宋代书法家米芾就有“墨色淋漓”之说;李清照以茶具见称于其所作《水仙歌·卷九》:“绿杨杨柳依依,波澜不惊。

二、茶叶文化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及审美观等思想观念饮茶不仅给人们带来一种精神享受,而且也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慰藉和愉悦。

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更是一种审美观的象征;喝不同颜色的茶叶,不仅体现出人们不同的审美取向,而且更能体现出人们心灵世界的丰富。

中国饮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经过千年历史延续和发展,至今仍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饮茶习俗,并赋予它以各种丰富的内涵。

饮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及其审美观,已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喝茶不但可以消遣无聊、解渴消渴、增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保持良好情绪、提神醒脑……而且它可以使人产生对生命、世界和自然的一种认知与认识能力,进而塑造出独特的个性、创造出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人类生命形象。

1、茶是生命之茶茶是生命之茶,只有在特殊的环境中才能得以生长,才能结出美丽的果实。

因而,我们在品尝、品饮每一种茶水时都会感到身心愉悦。

这是中国文人所崇尚的人生境界。

唐代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仙道无穷日,苦口须随时。

生而知之者日众,知者乐乎?知者不惑,是皆知也。

”意思是,知道我们生存的世界有多少虚名;知道我们生存的世界有多少东西;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还有多少东西;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我们要去哪里;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因此只有不断地品茶、饮茗方能感受人生之美和生活之乐。

这种境界不仅体现在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上就像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也。

”2、茶道是做人之道饮茶,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修身养性、增进健康,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培养高尚人生价值观。

《中国人名辞典》对茶的解释为:“茶道即为用茶道之精髓来陶冶人,人之性情、修养情操、陶冶情操,也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之保持高尚的情操。

”人们常说“人生贵有一醉”,而醉者也就是那些沉湎其中者。

为了表示一种不醉不归的态度;为了不醉不归;为了不忘初心的心态。

《茶经》说:“夫茶,其性至清;性至善;心存诚意;受物之美;精神独立……心者,神之帅也;智之者,智之基也;仁之者,仁之端也;义之端也。

仁义礼智信是五常。

”而茶道也是做人的道之一。

我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义”等思想。

我们常说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和睦、友善和谐这些道德传统美德在茶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用这样一种文化来对待那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与当今世相格格不入的人,也是做人之道。

所以在生活里我们应该把饮茶这一“文化现象”作为一种高雅品味,以高尚的情操来影响别人并且影响他们;把品茗、交友、修身作为自我修炼的一种重要方式来对待;养成良好人格;养成高尚品格;为人处世;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以达到“和谐”而做出了良好工作的表率和引导作用。

所以饮茶,不仅是一种饮茶娱乐方式,更是一个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塑造人精神风貌、提高人生境界和道德品质的生活方式和实践过程。

只有这种品质才能使人心明眼亮而又富有人情味;充满智慧而又有道德;具有高尚情操、富有激情;具有创造能力。

”[2](p.3、喝茶是茶道精神的载体茶道的精神主要是指在茶道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茗、赏鉴的雅趣和以茶会友的礼仪。

中国人历来重视饮茶礼仪,特别是饮茶礼仪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影响。

在文化圈中,茶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形象符号或精神符号。

它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又是文化中重要方面,代表着人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中国饮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从盛到衰的发展过程,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其精神内核都是围绕着“自然、生命、社会”这一核心展开进行的。

茶道也遵循着这一自然和社会规律;茶叶本身也有它的自然属性;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才产生了茶道。

我国的茶道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把自然规律作为茶叶的物质基础与精神联系起来的一种审美观念,这种审美情趣在中国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的茶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茶文化中体现着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内涵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饮茶礼仪的产生,同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密切。

唐初有“茶有七德”之说,《唐六典》中对饮茶礼仪也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