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能三级部分整理的知识点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初诊接待(P1)初诊接待:搜集整理资料,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恰当的初诊接待,可使求助者觉得自在,帮助求助者减轻紧张不安与疑惑,有利于建立一个可以有效工作的咨询关系。
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不在于解决求助者的困扰,而在于提供一个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可以在心理咨询室中自由联想,可以放心地谈论任何欲望与冲突,帮助求助者有机会深层地觉察自己,陪伴求助者一起去探索求助者的问题与困扰。
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P2)(一)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上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
(P3)保密例外(应将泄密程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P3)①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②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③出现针对心理咨询的伦理或法律④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报告虐待儿童,老人等⑤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⑥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
心理咨询师简要地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确保其了解以下:(P3)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心理咨询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应当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场所,心理咨询室应具备以下条件:(P2)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2、具保密功能;3、能提供适当宽敞安静的空间;(十平方米左右为宜)4、配置舒适的座椅;5、配置必需的设备(设置配备原则:一切配备都应该服从于咨询,即所有的设备都是心理咨询所必需的,而不能起干扰作用。
)咨询师与求助者,保持社交距离。
接待求助者,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应当平和,诚恳间接逼问:“我很希望知道,我在哪方面能向您提供帮助?”“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直接逼问:“您有什么问题,说吧!”“您找我们有什么事,说吧!”“怎么啦?有什么问题,说吧!”“出什么事啦,说吧!”摄入性会谈(P6)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常用的方法包括:1、释义,也称“内容反应”,即把求助者说的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
2、中断3、情感反射4、引导(指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
引导不是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P6-7)对会谈内容归类:在咨询中,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一般情况下,不能做详细的笔录,非经求助者同意也不能录音和录像心理咨询师在与求助者会谈,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表达“理解”,是最中性化的和非评判性的态度,说明心理咨询师对他的行为或情绪发生的规律性或必然性有了肯定的看法,而对其社会效应和其他后果仍是一种保留态度(P9)要区分情绪(或想法)与行为,这对制定心理咨询措施是重要的(P9-10)会谈法的种类:1、摄入性会谈(发生在最初心理诊断)2、鉴别性会谈3、治疗性会谈4、咨询性会谈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是常使用的摄入会谈方式是背景资料采集法(P12)不恰当的提问可能会带来如下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且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凯利分析过多提问:1)“为什么.....(学会怎么改问句).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4)修饰性反问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P12-13)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有:1) 可接受2) 有效3)积极(P1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工作程序:第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第二,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第三,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
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
相关知识:(P14)第一,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
第二,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使用量表(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以便查找两件以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或是否有应激的叠加效应发生;为了探索求助者行为的倾向性,使用16PF第三,为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使用量表(SCL-90 ,SAS,SDS,MMPI)注意事项:(P15)一、不得乱用心理测验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2、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片面地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在监床上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二、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一)按如下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P15)(二)按以下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期2)童年生活3)少年期生活4)青年期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三)按以下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P17)(四)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五)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P18)1、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如果都给出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就较高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1)就事论事2)相关分析3)分析迹象(P19)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P19)1、暗示2、早期印象3、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关于心理诊断定义:心理诊断是指心理咨询师通过观察法、会谈法(主要)、实验法、测验法、量表法,获得求助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进行评定是,最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性质做出判断的过程。
(P25)心理诊断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应该是心理治疗之前的决策过程,并且随着求助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个决策过程要不断的变化。
因些,心理诊断实际上贯穿在心理咨询的全过程中。
(P25)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P25-26)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相对稳定性(P25-26)确定的工作范围:(P28)1、明确的胜任力;2、健康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神经症性问题;3、对精神病性问题,心理咨询师只能进行有条件上的辅助性工作;4、慎重对待出现神经症性问题的求助者和能够确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
注意事项:发展心理咨询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领域,心理咨询师在遇到因此类问题前来咨询的求助者时,应该尽力而为,必要时寻求相关专家会诊或转诊。
(P35)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注意事项:在分析情绪是否泛化,要注意区分泛分与心境对人的影响的区别。
(P45)心境是某种情绪持续,以至于对主体从事其他活动产生影响,比如挨了批评,迁怒于他人。
泛化是最初引起情绪具有类似性质的事物也能诱发同样的情绪。
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三级技能P52-67)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2、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
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建立咨询关系的意义。
(P52)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因此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P52)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求助者的咨询动机、合作的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对心理咨询师的反应因此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任务。
尊重:就是平等,就是无条件尊重,无条件接纳(P53)在咨询理念上,心理咨询师务必理解,接纳求助者,这是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P54)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尊重表现之一是真诚(P55)真诚: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2、真诚应该实事求是3、真诚不是自我发泄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5、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P60)共情:又叫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P61)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P62)1、咨询师通过共情,能够设身处地地,准确理解求助者,把握求助者的内心世界2、咨询师通过共情,使求助者感到自己理解、接纳的,从而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3、咨询师的共情,鼓励并促进了求助者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进了自我表达,促成了求助者深入、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也促进了咨询双方彼此的理解和更深入的交流。
4、咨询中某些求助者迫切需要理解、关怀、迫切需要情感倾诉,咨询师的共情可以直接起到明显的助人效果。
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三级技能P63-64,旧的6点变成8点)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咨询师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设身处地的理解。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7、表达共同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特征。
8、应验证自己与求助者是否产生共情。
积极关注的目的是促进求助者自我发现与潜能开发,达到心理健康地全面发展,这也是咨询的最高目标(P67)在与求助者会谈时,应采用热情、诚恳、平等、负责的态度,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旬、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会谈方式:1、年龄特征2、性格特征3、问题特征4、文化特征(P69)有效咨询目标应该具备如下特征?(P72-75)咨询目标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1.属于心理学范畴2. 积极的3. 具体或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 多层次统一的咨询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
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P75-76)咨询目标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的目标,是双方都要实现的目标,因此要双方商定。
1.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
(即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
3、双方商定咨询目标。
(如出现双方目标不太一致,虽双方讨论,还是难以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应以求助者的目标为主)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P79-80)人本主义学派:自我实现为咨询目标行为主义学派: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精神分析学派:将潜意识意识化完形学派:帮助求助者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理性情绪学派:在于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他们更能容忍与昜能过有理性的生活交互分析学派:帮助求助者能有创作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的人现实治疗学派:强调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