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不嫌百遍改”。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这是我常和学生说的话。
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重要途径。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悟出了培养和提高自改作文能力的方法。
一、全员参与,集体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文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习作往往是粗糙的,不完善的,必须经过认真评点修改,才能使作文血肉丰满起来。
我采用“学生自主作——教师通篇览——集体参与评——个人主动改”这一流程进行作文,突出“修改”在写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一步的修改要求全员参加集体改。
学生完成初稿,我先通览全班的作文,找出共性的问题,选取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片断。
然后围绕习作要点进行评议,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把作文中的优点谈充分,不足谈具体,点评有理有据,修改才能适“实”适度。
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表异见,谈独见,抒创见,充分品尝修改的乐趣。
教师适时总结全班在习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指点修改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学生自改作文的第一步。
二、师生沟通,合作改
学生的作文基础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有所长,写作水平和潜能也就不一样。
因此,要充分地关注和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教师要正确地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作文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
上都有所发展。
首先,在学生自主习作、集体评点作文后,教师进一步针对学生个人实际进行面对面修改,尤其是学困生。
修改作文时,我更要求学生自己“念”,一路念下来,学生便会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疏漏之处,主动修改。
尔后,再和学生共同念作文,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停住,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如“这句话的意思说清楚了吗?”“这个词用得是不是恰当?”等,和学生共同探讨。
老师导在学生习作的关键处、疑难处,“哪个地方应该调整,哪个地方应着力渲染,哪个地方应作补充说明。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修改的方法,提高修改的能力。
其次,在当面评点,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后,由学生自行修改,自行选择修改方法、修改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修改的自主性。
当然,修改要求要因人而异,同样一篇作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修改要求也是不同的,“知其人,才能更好地论其文。
”
三、生生互动,赏析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才能实现知识、能力的转换。
完成了前两步作文修改后,老师组织学生拿出自己几经修改后的作文在小组里交流、赏析。
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听者。
这里生生互动,既是行为互动,又是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又有情感的交流和合作;有对写作成功者的赞许,有对还需努力者的帮助……使他们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小组的交流,常常会激发灵感的顿悟,促进自改能力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然后,老师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作文再改一改,这是学
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改”。
只有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自改,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作文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