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血管活性药物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最新血管活性药物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10-20g/kg.min
+++
0
++++
0
0
多巴酚丁胺
2-10g/kg.min
+
0
+++
++
0
>10g/kg.min
++
0
++++
+++
0
肾上腺素
0.01-0.05g/kg.min
+
0
++
+++
0
>0.05g/kg.min
+++
+++
+++
+++
0
去甲肾上腺素
0.5-3g/kg.min
++++
+++
血管活性药分类
1.血管加压药 2.正性肌力药物 3.血管扩张药物
血管加压药
• 多巴胺 • 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 • 异丙肾上腺素 • 间羟胺 • 血管加压素
常用拟肾上腺素药物的AR活性
药物
1
2
1
2
DA
多巴胺
1-2g/kg.min
0
0
+
0
++++
2-10g/kg.min
0
0
++++
0
++++
• 副作用: 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重要脏器和组织血流减少,加重微循 环障碍,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硝普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压,在肝或肾功能不全患者 ,长期使用易发生硫氰酸盐和/或氰化物中毒。
硝酸甘油
药理作用: 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以扩张静脉为主;主要减轻心脏前负 荷。由于对心外膜冠状血管相对选择性的扩血管作用,除 了降低心室充盈压、室壁应力和氧耗外,尚能通过改善缺 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冠脉血流,而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
米力农
(二)临床应用: 1.强心:心率慢,血压高。
(三)剂量与用法 米力农静注时一般首先在10分钟内给予负荷剂量 50g/kg继持续静滴0.25-1g/kg.min。米力农半衰 期较短,为2-3小时。
(四)副作用: 用量过大可导致低血压和快速性心律失常。
西地兰
• (一)药理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与心肌细胞膜上K+、Na+/ATP酶结合,从而抑制 Na+泵,使Na+-K+交换减少,而Na+-Ca2+交换增加,使细胞 内Ca2+浓度增加,后者可进一步促进肌浆网内Ca2+的释放,细 胞内Ca2+增加通过心肌兴奋-收缩藕联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起到 强心作用; 另外,洋地黄通过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有效不应期延长,增强 迷走神经张力,使心室率减慢,降低了心脏的耗氧量。
1
1.0μg/(kg·min)
5~20μg/(kg·min)
去甲肾上腺素 常用:体重(kg)×0.3
1
0.1μg/(kg·min)
0.1~2μg/(kg·min)
异丙肾上腺素 常用:体重(kg)×0.03 硝 普 钠 常用:体重(kg)×3
特殊:体重(kg)×1.5
硝 酸 甘油 常用:体重(kg)×0.3
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急症的应用
前言
血管活性药的滥用、误用是一个普遍性问 题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在抢救危重患者 中具 有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美国教学医院的一项回顾性调查显示约 60%的患者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不合理, 80%的联合用药不合理。
主要原因:对疾病的性质和药物作用机理 的理解不足
去甲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强兴奋1受体,弱兴奋1受体 临床效应:强烈的缩血管和正性肌力 常规剂量:0.03-2.0ug/kg/min
去甲肾上腺素
临床应用: 1.感染性休克, 2.应激性溃疡等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治疗。
副作用: 1.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重要脏器和组织血流减 少,加重微循环障碍,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2.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3.仍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1. 主要用于短暂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阿 托品类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动过缓病人
2. 房室传导阻滞
间羟胺(Metaraminat)
• 直接兴奋-受体,主要通过促进神经突触 释放储存的儿茶酚胺而间接发挥作用,使 血管平滑肌收缩,具有较强升血压作用, 为外周升压药。其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 似,但较弱。
西地兰
• (二)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风湿性心脏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先心病等引起心衰效果较好。 2.对非洋地黄类药物引起的快速房颤、房扑及阵发性室 上速有较好疗效。
• (三)剂量与用法: 首次0.2-0.4mg,2-4小时后再给予0.2-0.4mg,以葡萄糖 20ml释放后缓慢静注。在治疗心衰时剂量宜小,而抗快速 性心律失常时用量宜大。
课后习题
• 1 感染性休克缩血管药物首选:
A 多巴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 多巴酚丁胺
D肾上腺素
• 2 多巴胺用量达到大剂量时,主要发挥什么作用
A 扩张肾血管
B 强心,增快心率
C收缩血管,升血压 D 舒张支气管
• 3硝酸甘油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发挥降压作用
A 作用于a受体
B 作用于ß受体
C作用了血管V受体 D 通过NO发挥作用
血管功能调控:受体调控1
受体的作用
1
1-受体存在 于血管平滑肌神 经元的突触后膜
激活后主要引起 小动脉收缩
1
1-受体存在于 心肌
激活后增加心率 和心肌收缩力, 支 气管、子宫及胃 肠道平滑肌 激活引起支气管、 子宫及胃肠道平 滑肌的松弛
•肾、冠脉、 脑、肠系膜 血管扩张和 心房利钠多 肽的释放
拟交感神经药物的分类和药理作用
血管功能的调控:NO调控
一氧化氮(NO)是近年来被确定 的重要心血管信使物质,由内皮细胞合成,
通过以下途径引 起血管扩张
减少神经末梢去 甲肾上腺素的释 放
激活鸟苷酸环化 酶促进 cGMP的 形成,后者可降 低胞 浆内钙离子 水平。许多血管 扩张剂(如硝普 钠、硝酸甘 油等) 都是通过NO而发 挥作 用
1
0.01μg/(kg·min) 0.01~0.1μg/(kg·min)
1
1.0μg/(kg·min)
0.1~5μg/(kg·min)
1
0.5μg/(kg·min)
1
0.1μg/(kg·min)
1μg/(kg·min)
米 力 农 常用:体重(kg)×0.3
1
0.1μg/(kg·min)
0.25~0.75μg/(kg·min)
其能较快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可采用0.5-1mg皮下或肌 注。 4.粘膜出血:稀释后局部应用可制止气道粘膜、鼻粘膜等 出血。
感染性休克
• 我们建议,当需要使用更多的血管升压药 来维持足够的血压时,应选用肾上腺素 ( 加 用或替代去甲肾上腺素) (2B)。
异丙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强烈的β1受体激动剂+ β2作用 临床效应: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舒张支气管
米力农
• (一)药理作用 • 选择性抑制心肌磷酸二酯酶而增加心肌细胞内环磷
酸腺苷(cAMP),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从 而增强心肌收缩力; • 其血管扩张作用的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 肌使之松弛,导致SVR下降,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 性;较高剂量可降低左室充盈压(通过增强等容舒 张性)和肺动脉压。
小结
• 血管活性药物的量化治疗
• 血管活性药物的首次负荷剂量
• 冲封管特别注意
• 掌握最常见的血管活性药物作用机理与用 量
配药容量 15 mL(药物液量) + 35 mL(稀释液) = 50 mL
微泵速度 微泵4 mL/ h 维持

Company Logo
多巴胺副作用
1. 减少内脏血液灌注。 2. 较高剂量下心率增快,诱发或加重室上性
和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作功增加使心肌耗 氧和心肌乳酸产生增加,可能加重心肌缺 血。
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
(二)适应证 1.心肺复苏抢救用药。CPR时使用剂量有 报道为40U静推,无效可重复应用。 2.感染性休克伴血管扩张经标准治疗效果 差时可考虑应用,以维持血流动力学。 3.治疗肺出血和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出血。
血管活性药分类
1.血管加压药 2.正性肌力药物 3.血管扩张药物
副作用: 有头痛、头晕、也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青光眼,冠状动脉闭塞及血栓形成、脑出血、颅内压增高 者忌用。
药名
多巴胺
微量泵药液浓度配制 数显 (mg/50ml) (ml/h)
输入剂量
常用:体重(kg)×3
1
1.0μg/(kg·min)
临床常用剂量
5~20μg/(kg·min)
多巴酚丁胺 常用:体重(kg)×3
• 硝普钠 • 硝酸甘油
血管扩张剂的药理作用和用量
硝普钠
• 药理作用: 由于它迅速代谢成氰化物和一氧化氮,故很快发挥作用, 为一种强力短效血管扩张剂,直接使小动脉及静脉平滑肌 松弛,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及使静脉贮血
• 临床应用: 各种高血压危象或急症 急性左心衰
硝普钠
• 常规剂量: 起始滴速一般为0.3μg/kg·min,根据血流动力学反应缓 慢向上调节滴速。常用剂量为0.1~5μg/kg·min
感染性休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