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2019学年初一语文10月教学质量检测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2019学年初一语文10月教学质量检测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10月教学质量检测初一语文试卷I.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II.所有解答均须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焕发àng( )然生机。

触摸一缕阳光,你会感受到生命的xu àn( )烂;采撷一束鲜花,你会嗅到生命的芬芳;líng( )听一声鸟呜,你会 A (领略/领会)到生命的qiè( )意;汲取一口清泉,你会感受到生命的起源。

与自然亲近,你会 B (心旷神怡/心安理得);与生命相拥,你将充实丰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àng ( ▲)然②xuàn ( ▲)烂③líng ( ▲)听④qiè( ▲)意(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A.▲B.▲2.默写。

(10分)①秋风萧瑟,▲。

(▲《观沧海》)②▲,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④即公大兄无奕女,▲。

《世说新语二则》⑤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世说新语二则》⑥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3.名著阅读。

(6分)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

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我”为什么会对阿长产生“新的敬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不但放福橘、教“我”说恭喜,还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B.《无常》中,戏中的无常去勾魂,因放被母亲悲哭的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自己遭罚。

C.《父亲的病》中,陈莲河所开药方里有一种奇特的药引,如原配蚂蚁、平地木十株等。

D.《琐记》中,父亲故去后,衍太太唆使“我”偷用母亲的钱,偷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5—7题。

(6分)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

大历四年(769)三月杜甫离开岳阳到潭州,居留到第二年春天,和流落江、潭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

4. “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5. 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2分)▲6.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1题。

(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7.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信任)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谢太傅寒雪日内急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待君久不至,已去。

▲(2)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10.文段理解。

(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乙文侧重叙述。

(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19分)奶奶的星星史铁生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

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象个难看的老头儿。

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

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

“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

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

“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

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

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我是奶奶带大的。

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

”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笑个没完。

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

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

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

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

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

”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行了吧?”我问。

“再踩两趟。

”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

”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

”“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老了,还不死?”“死了就怎么了?”“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

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

“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

”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

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

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夏夜,满天星斗。

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怎么呢?”“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嘛变成星星呀?”“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

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

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

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

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象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节选自史铁生小说《奶奶的星星》) 11.文章以“奶奶的星星”为题,有何深刻含义? (4分)▲12.本文深情讲述了“我”与奶奶之间的一些事情,请按照顺序概括有哪些事情。

(5分)▲▲13.夏夜,奶奶讲的故事怎样与众不同?从中可以看出奶奶怎样的形象? (6分)▲14.文末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有何深刻含义? (4分)▲▲15.作文(40分)请你“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18-2019学年10月教学质量检测初一语文答案1.(1)①盎②绚③聆④惬(2)A.领略B.心旷神怡2.略3.(1)因为“我”心心念念了很久的《山海经》,别人都没有帮“我”买来,阿长却给“我”买来了。

之前由于隐鼠事件而消掉的对阿长的敬意,便又因为这件事情重新产生了。

(2)因为阿长虽然是鲁迅的保姆,实际上视鲁迅如同出,非常疼爱,因此对于鲁迅的各种喜好和需要,必定都非常关心。

鲁迅这么想要《山海经》,她自然会来询问。

突出了阿长的善良、细心、疼爱鲁迅的特点。

(3)C(药引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

)4.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