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ppt
❖ 折衷理论区分了两种资产的概念。
❖ 折衷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会基于以下三方 面优势因素的组合:
第一种资产
❖ 是指不分企业规模与国籍,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资产, 但是这一资产产生于某一特定区位,因而必须在这些 区位当中利用。
❖ 包括: ① 自然资源和各种劳动力及靠近市场的便利; ② 这些要素禀赋使用的社会、法律与商业环境、市场结
❖ 可能存在因地理空间摩擦而导致的特殊内部化经济的原 因;
❖ 可供内部化优势发挥最大潜力的区位特有禀赋在不同国 家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 当存在市场不完全或国别政府政策差异的情况下,跨国 公司会受到自身通过内部化运营利用这些外部不完全性 不同程度水平的影响。
类型 所有权优势
区位优势 内部化优势 例子
其折衷思想的 最早萌芽
❖ 1976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一次题为“经济活动的国际 分配”的诺贝尔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折衷理论这一概念。
❖ 由于这一研究理论与企业协调自身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关, 因而也被称为所有权优势的综合理论。
❖ 由于概论涉及三个主要概念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Location), 所以有时也被称为OIL理论。
构、政府法规与政策。
第二种资产
❖ 是指企业自身所创造的(某种知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 理技巧等)或是从其他机构中购买所得。
❖ 这些特定的所有权资产可以是法律保护的某种权利,或 是一种商业垄断权利,或是来源于企业规模多样化及技 术特征(联合生产的经济、营销能力、过剩的企业家能 力)等方面。
① 跨国公司拥有东道国不具备的所有权优势。 有形优势(更好的技术、产品、营销渠道、规模经济
① 企业所积累的特有优势;
② 企业自身作为替代市场的一种组织制度优势,海默称 之为一体化优势;
③ 投资母国为其提供的区位禀实赋质优上势具。备了邓宁后来 提出的折衷理论的基本 雏形,但有缺陷。
❖ 缺陷:虽然将企业替代市场这一组织制度优势作为一 项基本条件提及,但并未展开论述这一优势在不同国 际化方式选择中所起的突出作用,没有具体阐述一体 化优势在不完全市场中的普遍效用。
售后服务等 护公司名号 接触的物品
配套 靠近市场(存 服务 在其他外国投
资者)
市场
如第二与第 保险、银行与 四类描述 咨询服务
多样化——但
其他 是包括地理多
杂项
样化
市场
多样化
a财产的证券 投资
b必要的空间 联系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实证(略)
第二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
一、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进一步模型化
❖ 折衷理论:抓住了传统理论在解释FDI活动时那些必 要且普遍的特征,而且在阐述所有权特有优势时突出 了这一理论运用中与众不同的观点:
并非拥有技术本身赋予到国外投资的企业以优势超过 其竞争对手,而是企业将技术内部化使用相比将技术 直接出售更为有利的这一优势所决定。
❖ 如果不存在将产品或销售技术进行内部化的动机,那么 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FDI就会让位于许可证交易或双边 有关技术销售的合同安排。
❖ 如果没有将外部不完全市场内部化的激励,各种垂直与 水平一体化活动就会大大减少,交易就会更多地在独立 公司之间展开。
❖ 基于内部化的所有权禀赋优势是邓宁折衷理论最为鲜明 的特点。
(二)区位优势
❖ 在研究不同国家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差异时,所有权优势 往往并不完全独立于所在产业结构或当地经济与制度环 境。
第五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一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第一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 分析框架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简介
❖ 1973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在《国际生产的决定 因素》中提出,只有将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这两种相互 替代的国际化形式基于所有权禀赋与区位禀赋两个方面 进行探讨,才能正确评价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经 济涵义。
❖ 跨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总是响应要素禀赋与市场需求,而 后者常常会提供跨国企业最初创新活动形成的所有权禀 赋优势。
❖ 邓宁认为区位优势包括三方面内涵:
a. 只供所处区位企业使用的资源; b. 诸如税收、政府对分红汇出限制等不可避免或是无法
转移的成本;
c. 从生产国到销售国产品运输成本。
折衷理论对区位优势的研究重心:
① 利用许多实证研究中被确认的结构变量对不同类型国 际化生产的内在变化进行解释;
② 对跨国公司作为一种组织体制或资源转移选择模式进 行严格的模型化设计;
③ 利用更为综合的方法,比如博弈论、网络分析等工具 来分析跨国公司的战略行为。
二、对国际化生产动态与发展特征的补充
❖ 邓宁认为,过去经济学家主要侧重于FDI流入和流出的 行业以及发生的区位,而往往忽略了对FDI的动态研究, 缺乏对FDI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研究。
资源
基础 资本、技术,靠
性
近市场
拥有资源
确保以正确的 石油、铜、 价格供应产品, 锌、锡、
控制市场 香蕉、可 可、茶
进口 替代 制造
资本、技术,管 理与组织技能, 过剩的R&D与其 他能力,规模经 济,贸易商标
希望利用技术 原料与劳动力 优势,高交易 成本,市场, 成本或信息成
政府政策 本,买方的不 确定性等因素
计算机、 药品、汽 车、香烟
合理
a产品分工与 a同上,从相 a汽车,电
化分
集中的经济 互联系活动中 子设备,
工 内容如上,靠近
a产品
市场
b工艺
b低劳动力成 本,东道国政 府对当地生产
激励
的收益
b垂直一体化 经济
农业机械
B消费类电 子,服装
等
类型 所有权优势 区位优势销
当地市场,需 需要确保销 多种,尤其需 分销的产品 要接近消费者, 售渠道及保 消费者近距离
等) 无形优势(品牌、商标等) ② 内部化优势 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化相比直接出口、或许可证转让等
其他方式可以达到更好利用自身的所有权优势。 ③ 区位优势 跨国公司在某国进行投资时所享有的当地禀赋条件与
自身结合而产生的更大便利。
(一)综合所有权优势
❖ 吸收了海默关于所有权禀赋优势的内涵,即一国企业 所具有或能够获得的而其他国家企业无法获得的资产 及其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