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圣才出品】

赵云泽《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圣才出品】

2.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1)洪仁玕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领导人,而他所颁布的《资政新篇》实际上是太平 天国的施政纲领。 (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新闻事业的主张,作为他辅佐朝政的 举措之一。如提出设立新闻机构(新闻馆)、给予新闻从业者自由(不受众官节制)等,为 此,不少学者将洪仁玕誉为“中国第一个提出新闻理论的人”。 (3)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首先强调的是新闻的道德教化与舆论监督功能,其新 闻主张是围绕服务于政事而展开的,是其政治主张外化的产物。 3.王韬的新闻思想 (1)王韬是近代较早开始进行办报的新闻人之一。在国难当头之时,王韬敏锐地认识 到要学习西方,实现变法自强,于是创办报刊,积极翻译西方著作,利用新闻报刊鼓吹变法 自强,倡导言论,并积极宣传报刊的作用。 (2)王韬的办报宗旨 “西国之为日报主笔,必精其选,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其立论一秉公平, 其居心务其诚正。如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为准则, 盖主笔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趋向也。” (3)《循环日报》 《循环日报》主要分新闻版、广告版和政论。新闻版包括国内新闻、本地新闻和商务行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三章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的民营报刊

中国民营报刊的发展脉络 明代的民间报房及卖报人


清代的报房京报



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清末民初国人办报的开始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王韬的新闻思想
还雇用了一批“报子”,专门负责传递和通报某一特定的讯息和消息。 (2)报道教育方面的消息是明代报纸的一个重要内容。 3.清代的报房京报 (1)清代统治者在取得全国政权后,继承了明代邸报的传报制度,到雍正、乾隆年间,
皇帝的办事机构军机处开始主持这项工作。 (2)鸦片战争后,国内外形势变化很快,士大夫阶层迫切需要通过新闻传播媒介获取
新闻。但是清代官报还停留在“手写”的抄传状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3)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民办报纸除京报外,
各省省会和重要府城还有自己的私营报纸——辕门抄。辕门抄和当地发行的京报相配合, 成了地方人士了解中央和地方政情的两条重要渠道。
二、清末民初国人办报的开始 1.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1)19 世纪 30 年代的广州,已经出现了不少英文报纸,它们不仅提供商业性的情报, 还经常探讨对华政策,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英美国家的对华立场。林则徐敏感地意识到英美 在华商人创办的外文报刊的情报价值,积极组织通晓中英文的众多人才翻译外报,从而及时 获知各方面对禁烟政策的反应、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
《申报》的创办与发展
中文大报的诞生与发展
《大公报》刊的发展脉络 1.中国古代的民营报刊 (1)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北宋末年以前的小报,只是偶尔以“别录单状”、 “妄作朝报”之类的方式出现,还没有专业化。 (2)小报以京师官员的任免情况、臣僚的奏章内容、军队演练和布阵方法、朝廷秘闻 和轶事吸引受众,而使朝廷不悦。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后,小报的传播更加广泛,诸多人将小
2 / 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林则徐除了组织译编《澳门新闻纸》、《澳门月报》外,还根据外国人撰写的书籍 辑译了《华事夷言》、《各国律例》、《对华鸦片贸易罪过论》、《四洲志》等书稿以及有关火炮 制造和操作的资料。1840 年 10 月,林则徐被革职后,译编《澳门新闻纸》、《澳门月报》 的活动也就被迫停止。
3 / 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情。政论是《循环日报》有别于当时香港其他中文报纸的重要特点,王韬自任主笔,鼓吹变 法自强或评论政局。
(4)《弢园文录外编》 《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其中收录了王韬主要的政论文章。 王韬的政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论说文的传统,突破了当时八股文的局限,短小精辟,针 砭时弊,夹杂俚语,通俗易懂,不拘泥于文法,不墨守成规,后来形成较有影响的“报章文 体”。 (5)王韬的主要新闻思想 ①主张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②认为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③提出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允许报纸“指陈时事, 无所忌讳”,“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④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⑤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 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
1 / 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报“传播街市”,并因此“坐获不赀之利”。 (3)在宋代出现了专门卖新闻的人。 (4)小报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有着持续的新闻源。 2.明代的民间报房及卖报人 (1)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和专门经营报房的民间卖报人。同时,报房
三、中文大报的诞生与发展 1.《申报》的创办与发展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申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申报》的创办阶段 1871 年,英国人安纳斯脱·美查筹划创办《申报》,于 1872 年 4 月 30 日创刊。初为双 日刊,自第 5 期起改为日刊(星期日停出),单面铅印,每期 8 章(8 版)。《申报》差不多
4 / 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全是由中国人主持笔政和经营报务的,其工作人员也多为中国人。 《申报》创办成功的原因包括: ①重视发表政论文章; ②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 ③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 ④重视广告,并发表副刊性文字。 (2)国人收购阶段 宣统元年(1909 年),美查回国,申报馆由席裕福出资收买,从此《申报》由中国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