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上课用
句(2)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 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 感情。
细节描写的类型及运用
环境描写
例如: (1)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 的海上驶向远处。(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细节描写的常用手法
四、贯穿法
就是前后文连续多次出现某细节的写法。
例如:《百合花》写小通讯员衣服挂破的细节,前后有三次:第一次, 借被时“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走 出去,就听见‘ 嘶’ 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 来”。第二次,去前沿阵地,“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膀上撕挂下 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第三次, 包扎所里,“我看见一张十 分稚气的圆脸,……军装的肩头上,落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 里”。
早不迟……可见是一个谬种(坏东西)”。
四叔对祥林嫂的死,不仅没有一丝同情,反而还狠狠地骂 她。从这个语言的细节描写中,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绅士维护 旧礼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体现出四叔性格中冷酷和麻木 的一面。
细节描写的作用
• 比如在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 “喂,欧也妮,喂,太太,这是给你们的,”他一边说一 边把钱掂着玩。
在这里,孔乙己“额上的青筋”本在皮肤之下,不易被人看出;“条条 绽出”,细腻入微,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内心的羞愧、善良、迂腐 和无法摆脱廉耻的懊恼。
细节描写的常用手法
三、曲笔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对于典型细节,有时不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而是采用“曲笔”, 层层铺垫,设下伏笔,不断设置悬念,有时还故意拖延,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
这个服饰细节描写,既说明孔乙己穷,也说明他懒,更表现了他 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封建 教育毒害之深揭示得十分深刻。
细节描写的类型及运用
语言描写
例如: (1)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就不同了。 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2)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 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 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 从“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中,可见祥 林嫂受到的打击之重,祥林嫂本以为捐了门槛,赎了罪过, 就可以坦然地活下去,就可以改变周围人对她的态度。可 四婶的一句话彻底毁灭了祥林嫂的希望,宣告了祥林嫂的 死刑:她仍然是罪孽深重的人!她的虔诚,她的心血,白费 了,她的希望最终破灭。她的悲剧命运无法逆转。
这种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绅士厌恶寡妇、维 护旧礼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
细节描写的常用手法
一、素描法
素描法为绘画术语之一,即用线条描写或单色、不加彩色的绘画, 这里借用过来指作文时,在语言上不尚华丽,只着意朴实。
例如:“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 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 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 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
细节描写的作用
• 四、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 如在《祝福》这篇小说中 ,作者鲁迅先生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我回 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 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 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地 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是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 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 来做工了。四 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 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 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 叔的皱眉,将她留下 了。
细节描写
定义及其 他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 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 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 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 这段具体可感的细节描写,给读者 刻画了一个散发着腐朽气息的书房环境, 为塑造生活在这书房中间的鲁四老爷这一人物服务,这一段描写,可以让读 者想象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人物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同时,作者对鲁四 老爷书房的描写,相对于整个鲁镇上的大的环境而言,又是属于点上的具体 刻画。正是有了这个细节的具体描写,才使得读者对祥林嫂生活的环境既有 宏观 的认识,又有具体的感受,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有助于文章的主 题的表达,这些都要细细地去品味,而不能一笔带过。
细节描写的类型及运用
动作描写
例如: (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 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 (2)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以上句(1)(2)两句中,“罩”这个动词准确地描写出孔乙己在自 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 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 “排”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孔乙己明明穷困潦倒却还要摆阔的迂 腐性格。
细节描写的作用
• 三、细节描写可以表现生活环境 • 在《祝福》一文的前两段中,从“四叔大骂新党但骂的不是我”
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鲁镇是一个很封闭,很落后的地方, 因为辛亥革命都已结束,而四叔眼中的新党还是维新变法时的康 有为。
• 从“女人们准备福礼,女人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而祭祀的 只限于男人”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了解到这里是一个“男尊女 卑” 的社会,等级意识非常强。通过对文本中细节描写的分析, 我们可以概括出了鲁镇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 封建的、等级意识很强的小镇。
这一段细节,寥寥几笔,把孔乙己这个人物思想和盘托出,“不多 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性十足的科举制度的 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细节描写的常用手法
二、工笔法
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准确描画出事物的细微特征和事件具体连 贯的进程。
例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 不能算偷……”(《孔乙己》)
细节描写的作用
• 3.从神态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精神状态。
• 《祝福》中写沦为乞丐而不忘魂灵有无的祥林嫂的神态细节: “头发全白了,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 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 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 “全白”的头发写出未老先衰;“木刻”的神色写出她精神 上的麻木;“间或一轮”写出她思绪的凝聚,凝聚在思索灵 魂的有无上。十来个字的细节描写就把祥林嫂那种呆滞、麻 木的“活死人”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的了
以上句(1)句和(2)景色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 在见到了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句(1)较 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句(2)较灰暗,显示了他 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
细节描写的作用
• 一、细节描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
• 1.从语言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 例如:当得知祥林嫂的死讯后,四叔且走且高声地说“不
以上句(1)表现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在外边发了财,因于勒的经济地位 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把改变家庭拮据局面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天天盼 望他能早日归来。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庸俗、冷酷和唯 利是图的性格特征。 句(2)属表现母亲的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孩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 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 节省开支。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细节描写的作用
•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 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 ”时,“女人的手 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 吮了一下”。
• 作者用“放” 、“吮”这一动作表现了水生嫂当时复杂的心情, 也正是由于这么细小的一个动作,水生没有察觉,那么他才会把 下文要去参军打战的事情说出来,虽然是支支唔唔,但有了下文 的奋勇杀敌,夫妻抗敌的精彩情节。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水生嫂 被划破手指后,就在不停地擦,不停地吸,甚至大叫一声“哎 哟”,那么回家时就已经涨红了脸,不停气喘的水生就可能由于 心虚,而且想到自己还没有说女人就有这么大的反映了,也许就 不会把自己参军抗敌的打算和盘托出,那小说的情节就会向另外 一个方向发展了。
• “掂钱”这一细节正是他吝啬心理的自然流露。尽管葛 朗台嘴里说得好听,可手却舍不得放下金路易。
细节描写的作用 • 2.从动作的细节描写中感知人物的悲惨命运。
• 当祥林嫂捐了门槛,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的时候,没想 到四婶慌忙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祥林嫂的反应 竟是: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 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细节描写的作用
• 二、细节描写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 当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做女工时,柳妈诡秘地对她说: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 给了谁好呢?阎罗王只好把你锯开,分给他们……”
• 祥林嫂听到这未曾知道的事之后,内心非常的恐惧,以致 第二天早上起来,两眼围着大黑圈。于是打算捐门槛,可 捐完门槛之后,人们对她的态度没有任何的改变,活着遭 人唾弃,死了还有分尸的恐惧,在这样巨大的精神压力下, 她的精神崩溃了。正是柳妈的那段话,推动着情节像高潮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