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分工新特征
• 2007年我国GDP246619亿元,按1美元=7.50人民币算,外贸依赖度
66%
• 商务部统计:
我国每出口一亿美元带动的就业人数:加工贸易1万人,一般贸易1.5 万人。
每出口1美元,能带来税收0.4元人民币
中国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1976年:0.69% 1978年:0.75% 1989年:1.7 % 1992年:2.3 % 1999年:3.5 % 2002年:4.0 % 2004年:6.5 % 2007年:9%
烂苹果:法国农民抗 议苹果进口
WTO香港部长级会议期间的抗议浪潮
为什么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 政治稳定
• 改革开放 • 产业、资本国际转移的机遇
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点
国际分工的概念和性质 • 概念:各国间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国内分工向
国际范围的扩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 国际分工的性质:
第一方阵:美国。 第二方阵:德日。 第三方阵:英法意。 • 中国是个例外——
中国外贸不同寻常的发展
• 2001—2005年,我国贸易出口、进口累计分别为2.4万亿美 元和2.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30.1%和28.3%。
2007年中国可能成为第二出口大国
• 2006年,中国出口总量次于德国、美国,位列世界第三。
(我国还有3000万人每天生活开支不足一美元)
• 富国占人口比例很小的农民以及占全球贸易不到1%、竞争力低 的农产品贸易对当今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 富国农民影响多哈谈判进程。原因:
他们依赖保护,经济上相对弱势,但政治影响力借助选票而 绝对强大,反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 法国农民为什么反对自由化:
中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国中的位次
1976年:34 1978年:32 1980年:26 1989年:14 92-96年:11 1997年:10
1998年: 11 1999年: 9 2000年: 7 2001年: 6 2002年: 5 2003年: 4 04-07年: 3
中国外贸不同寻常的发展
• 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增9%,外贸16%,是世界2倍。 • 中国外贸地位的提高打破了世界贸易平稳发展的规律——
德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
全球化的驱动者
• 两个自由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成本的几何级数下降) • 技术变革:信息技术和运输技术
集成电路和电信技术;因特网 有关微处理器的莫尔定律:微处理器技术的功能每18个 月增加1倍,而生产成本下降一半。
1930-1990年,纽约与伦敦之间3分钟电话费从244.65美 元下降到通货膨胀调整后的3.32美元
上体面的生活。”
(——朗沃斯:《经济革命的痛苦代价》,载美国《芝加哥论坛报》,1996年10月6日)
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精辟论述
•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论述: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世
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
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
历史范畴 • 传统国际分工的特点
当代国际分工发展新特点
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迅猛发展,占主导地位 • 约占70%,主要是水平分工、设计分工
• 原因: 现代工业产品的高技术要求,分担研发风险 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贸易政策的操纵,使得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品的自由化程度高于其他产品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推动——
当代国际分工新特征 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马野青
入世以来我国外贸的迅速发展
及其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入世以来的外贸增长(亿美元,%)
年 份 外贸总额 同比增率 出口总额 同比增率
进口总额 同比增率 顺 差
2002 6207.9 21.8 2003 8512.1 37.1
3255.7 22.3 4383.7 34.6
花生等农产品征收40%到100%以上的高关税。 其他一些国家:对某些农产品征收的关税高达1000%。
• 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一直居高不下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 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
WTO 2006年7月24日报告:2005年各成员方政府对农业的 补贴达30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发达国家。欧盟的一头 奶牛每天得到2.2美元的补贴,而世上最穷的12亿人每人每天 的开支还不到此数
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分工的经营主体
• 目前有6.7万家,85万分支机构,掌管全球1/3的生产,80 %的FDI,2/3的国际贸易,80%的技术转让
• 通用:年营业额超过巴基斯坦等中等发展国,参与国家排名, 列第47位。
• 美国《财富》(2004年7月26日):
全球500强的收入达到14.9万亿美元
沃尔玛的全球收入达2630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尼西亚和 巴基斯坦3.5亿人口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亿元) 同比增长(%)
109655
8.3
120333
9.1
135823
10 (人均高于1000美元)
159878
10.1
183085
10.2
209407
10.7
246619
11.4 (人均2460美元)
2007年总GDP排名
1 美国 2 日本 3 德国 4 中国 5 英国
6 法国 7 意大利 8 西班牙 9 加拿大 10 巴西
• 中国人均GDP为2461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181个 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106位,仍为中下收入国家。
• 中国2007年经济增长率为11.4%,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17.1% ,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国家,高于 欧元区的14.6%、美国的14%、日本的4.2%,俄罗斯、印度、 巴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4.7%和3.3%。
• 朗沃斯:
“全球化是一场革命,它使企业家能够利用世界任何地方 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希望的任何地方进 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全球化意味着 许多好处:
人们能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新颖而便宜的商品和
服务;控制经济信息的、受过高度训练的工作人员能得到王
公俸禄般的薪水;特别是贫穷国家成千上万的工人有机会过
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
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
费。” • 沃尔夫冈.豪格对马克思的评价:
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看待当今世界?
“仿佛马克思当年有一架时间机器,可以让他飞到当代,描述今天发 生的事情。对于和马克思同时代的人来说,这些肯定是很难想像的。”
洲人民每天却生活在少于1美元的状况中。”
• 联合国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署长布朗——
• 布朗(Mark Malloch Brown):
“在所谓伟大的十年,一组非常重要的国家
最终落在了后面,贫困人口增多。”90年代
是“廉价发展。”
(----路透社2003、7、8)
• “资本流向全球,利润流向发达国家”
• “美国和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
• 美国学者:美国的国家机构整个就是围绕跨国公司运转的
2、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的主流地 位已经让位于水平型的国际分工
• 相对于二战前工业品和初级产品分工而言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部门的分工是“脑”和“手”
的分工。 • 发达国家获得了国际贸易的主要利益
中国产芭比娃娃的利益分配——
按当时汇价,折合人民币46.6万元/人
作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最大受益者的法国,2003年,约13.1 万法国农民共得到73.8亿欧元补贴。
法国农民经常被诗意地描述为“田园守望者”,成为一支 难以抵挡的游说群体。
法国农民反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自由贸易的障碍:法国农民 将拖拉机从巴黎开到布鲁塞 尔,抗议欧盟削减农业补贴
反全球化浪潮
• 发展中国家面临边缘化危险 • 发达国家也怕全球化——
——
反 全 球 化 声 浪 全 世 界 无 产 者 难 以 联 合
1999年WTO西雅图部长级会议期间的抗议浪潮
小资料: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 发达国家农业长期依赖关税保护而生存: 世界平均:农产品关税比工业制品高5倍。 美国:平均关税不到2%,但对从最穷国家进口的蔬菜、果汁、
• 如果延续目前的进出口增速,2008年中国出口总量将进一步 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
• 2007—2008年,中国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 第二大进出口国。
• 德国出口商协会(BGA)2007年8月14日也预测:2009年中国将 成第一出口大国
2001—2007中国GDP变动情况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 1775
2007 21738
23.5
12180
25.7
9558
20.8 2622
• 2004年我国GDP 136515亿元,按1美元=8.27元人民币,外贸依赖度 70%
• 2005年我国GDP 182321亿元,按1美元=8.10元人民币,外贸依赖度 63%
• 2006年我国GDP209407亿元 ,按1美元=7.80人民币算,外贸依赖度 65%
飞机、集装箱 • 两个自由化和技术进步导致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下降,极
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
• WTO首任总干事鲁杰罗对所谓地球村的描述——
鲁杰罗:
地球村
“电信业产生了全球听众,运输业创造出地球村。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波斯顿再到北京,普通老百姓 看着MTV,穿着利维斯牛仔裤,听着索尼随身听,这 就和坐公交车上下班一样”。
中国经济贸易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
• 国内因素 • 国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