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直接生吃的植物果实。
2021/3/10
19
• 2 掌握概念的特点: • 第一,幼儿掌握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
是不准确的,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 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 第二,幼儿所掌握的大多是日常生活中 能具体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概念,而不易 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性质概念、关系概 念、道德概念。
2021/3/10
20
3 最初对实物概念的掌握
小班
什么是马? 中班
大班
2021/3/10
21
•4 幼儿对数的概念的初步掌握
• 标志: • 以事物的数量关系能从各种对象中抽出,
并和相应的数字建立联系。
2021/3/10
22
• 幼儿数的概念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 2~3岁
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 系的阶段 3~5岁
思维
• 抽象逻辑思维 • 定义: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
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
2021/3/10
13
•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 1、婴儿期和幼儿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直 观行动性。
• 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
• (1)在直接感知中产生的,依赖直观的 事物和情景
• (2)在实际行动中产生的,离不开儿童 自己的动作
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 特征。
2021/3/10
11
• 三、幼儿思维的发展 •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 直观行动思维
• 具体形象思维
• 抽象逻辑思维
2021/3/10
12
• 直观行动思维 • 定义:指利用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解决问题
的思维
• 具体形象思维 • 定义:指凭借事物的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
2021/3/10
10
• (三)婴儿的概括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 1.第一阶段:直观的概括。儿童最初对物体最 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主要是颜色)进行 概括。
• 2.第二阶段:动作概括阶段。儿童学会了用物 体进行各种动作,逐渐掌握各种物体的用途。
• 3.第三阶段:语词的概括。2岁左右出现了语词 的概括。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
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
5~7岁
2021/3/10
23
• 2、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
• 1 分类的定义 • 根据某一特征将物体组织起来
2021/3/10
24
• 2 幼儿分类发展的四个阶段
• 1.习性分类阶段。(2-3岁)把性质上毫无联 系的一些图片放在一起,或者任意的分成若干 类,既不能说出原因,也不能说出某一具体特 征。
②泛灵性——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色彩。 ③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思维经
验来进行的。 ④表面性——指幼儿的思维只根据具体接触到
的表面现象来进行。
2021/3/10
16
• 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在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
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2021/3/10
17
• (三)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 1、幼儿对概念的初步掌握 • (1)幼儿概括的发展
• 清晨出门锻炼,发现地面湿漉漉的,你 认为是怎么造成的?
• ------间接性
• 概括性------
2021/3/10
6
(三)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不同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搭积木
图画的 为什么 过程 天会亮?
2021/3/10
7
•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
聚合思维
第五章
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
2021/3/10
1
第一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 一、思维的概述
• 二、婴儿思维的发生
• 三、幼儿思维的发展
• 四、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与活动的组织
• 五、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策略
2021/3/10
2
一、思维的概述
脑筋急转弯
• 为什么小王写了一个字,人人都说 他写了错字?
2021/3/10
14
• 2、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 (1)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 ①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
的 • ②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
中的形象来思维。
2021/3/10
15
(2)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的派生 特点:
①自我中心化——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 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2021/3/10
26
• (2)发展的主要表现
• 第一,从依据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到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判 断和推理。
2021/3/10
3
• (一)思维的概念 • 思维:
2021/3/10
4
思考
• 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及其外 部关系的直接反映,属于认知的低级阶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内部联
系及规律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属于认知
的高级阶段。
2021/3/10
5
• (二)思维的特性
• 幼儿的概括水平是处于从表面的、具体 的感知和经验的概括,到开始进行某些 内部的、靠近本质概括的发展阶段。
• 特点: • 第一、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 • 第二、概括的特征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2021/3/10
18
• (2)幼儿对概念的掌握
• 1 概念的定义 • 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
征的反应。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 • 例如:水果是指多汁且大多数有甜味可
发散思维
X+Y=11 X*Y=30 求:X=?Y=?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 姑娘……
2021/3/10
求 同


8
• 3、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
常规 思维
有人说:切 成块
有人说:做 一个大秤
2021/3/10
创造性 思维
曹冲说:
9
• 二、婴儿思维的发生 • (一)婴儿思维发生的时间 • 两周岁左右 • (二)婴儿思维发生的标志 • 出现最初的语词概括
• 2. 知觉分类阶段。(3-4岁)依据颜色、形状、 大小或其他特点进行分类。
• 4.依据功能或主题分类阶段。(4-6岁)也就 是根据他们的用途分类。如纸、笔是“写字用 的”;碗、筷是“吃饭用的”;
• 5.基于概念的分类阶段。(6-9岁)此时分类 接近成人水平,较为科学,有逻辑。如按照 “玩具”、“交通工具”、“学习用具”等分
2021/类3/10 ,并能给这些概念下定义,说明分类原因。25
• 3、幼儿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 (1)定义:
•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事物 之间或事物与他们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的 反映。
• 推理是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一 个判断或多个判断推出另一新的判断的 思维过程。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 理和类比推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