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血-ppt危重病医学PPT课件

输血-ppt危重病医学PPT课件

3.治疗
1)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减慢速度,应用抗 组胺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静注地塞米 松5-10mg
(二)过敏反应
3.治疗 2)反应严重者立即停输血,皮下注射肾上
腺素0.5-1.0mg 3)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应适时气管插
管或气管切开 4.预防 1)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
药物如苯海拉明 25mg或氯雷他定10mg和 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2)多次输血者:可输洗涤红细胞 3)过敏体质者不宜献血
(三)溶血反应
2.临床表现
输入少量血后,输血25~50ml后,出现头 痛腰背酸痛、寒颤、高热、胸闷、呼吸急 促、心前区紧迫、血压下降和休克。全麻 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广泛渗血,血压下降, 应想到溶血反应的可能。随之出现血红蛋 白尿、、溶血性黄疸,DIC,异常出血、 可急性肾衰致死。
3.治疗
1)出现可以症状,立即停止输血。及早 扩容利尿,抗休克,护肾,防DIC。
2)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或氢化可的松,减轻免疫反应
(三)溶血反应
2.治疗
3)抗休克: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 扩充血容量。对休克严重及有出血 倾向的,输新鲜同型血或不血小板、 冰冻血浆
4)保护肾脏: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 溶液,碱化尿液,促进血红蛋白结 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用利尿 药加快游离血红蛋白的排出。肾衰 可透析。
2.血液过滤:
带有过滤器的输血器输入,防止细胞聚集或纤维蛋白块 进入血管
3.输血速度:
根据出血速度、出血量及心脏功能而定。 一般成人每分钟5-10ml。老人、小儿和心功能较差者减 低速度。急性大出血时,应快速、大量、可加压输血
(四)输血注意事项
1.严格查对: 输血前要查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交叉配血报 告,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颜色、保存时间。 2.不加药物: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血内 不可加入其他任何药物,生理盐水(NS)除外 输血前,要将血浆与血细胞充分混合,轻轻摇动。 3.加强观察: 输血过程中,要观察病人的反应,体温、脉搏、 呼吸及尿的颜色。输血后的血袋应送回血库保存一 天,以备必要时复查 4.输血完后要继续观察病人反应(延迟反应发生)。 5.快速大量输血、新生儿输血要预热(<32℃)
输血
2020年10月2日
1
第 三 章 输 血
输血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和抢救措施。 它可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 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适当的输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也伴有风险,有时可发生并发症,须注意 预防。
一方面,应该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症, 正确应用血液制品;另一方面,利用现代 科学技术,积极采取血液保护的措施(如 减少手术中出血、自体输血),尽量避免 和减少输血
(三)溶血反应
是输血及其严重的并发症,是输
血后受血者体内红细胞发生非生理性破 坏的一种输血反应,死亡率高达20%-60%)
1.原因
1)血性不合:引起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 疫反应
2)非免疫性溶血: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引 起。如过期、过度预热或加了不等渗溶 液
3)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患者其自身抗体破坏 输入的红细胞而贫血
鲜冰冻血浆以预防和治疗因凝血异
常所致的出血,如血友病
6.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
(三)输血的方法
1.输血途径:
1)静脉输血: 最常用 经四肢周围浅静脉输入,必要时可插管至中心静脉输 2)动脉输血: 已很少用 在紧急情况下采用,可迅速补充失血,恢复心肌和中枢 神经系供血,升压效果明显。现已为经中心静脉输血取 代
5)严重者考虑换血疗法:清除异性 红细胞及抗原抗体复合物
(三)溶血反应
2.预防
1)严格执行配血和输血的核查,杜绝 错输
2)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不向血内 加药物,严格掌握输血预热温度。
(四)细菌污染反应
发生率低,后果很严重
1.原因
采血、贮存血环节的细菌污染血液。多为 G-杆菌内毒素所致的
2.临床表现
2)免疫反应:常见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 的人,已经存在白细胞抗原再次输血时发 生抗原 抗体反应而发热
(一)发热反应
2.临床表现
主要是畏寒、寒战和高热。体温可达39-40 度,血压可无变化。持续1-2小时。少数 病人可出现抽搐、呼吸困哪,血压下降、 昏迷
3.治疗
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应用解热镇痛 药、肌注杜冷丁(哌替啶)50mg或异丙嗪 25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畏寒时 注意保暖,高热时可物理降温
第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症和方法
三 (一)输血的意义 章

输血可以达到补充血容量,改善循 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

浓度,增进免疫力和改善凝血功能 的目的
第 (二)输血的适应征

1.急性大出血:创伤、大手术 2.贫血:急慢性贫血

3.低蛋白血症:输血浆

4.严重感染:可输粒细胞
血Leabharlann 5.凝血机制障碍:输入新鲜全血或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反应 和并发症,重者危及生命,要尽力 防治。只要遵守输血规则,大多并 发症是可预防的。
(一)发热反应
最常见,多发生在输血后15分钟~2h 内,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发生率 2%~10%
1.原因
1)致热原引起:致热原(蛋白质、死亡的 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污染贮血器、输 血器或库存液
输入毒力小、污染少的血液,可只出现发 热反应。反之,输入毒性大的10~20ml细 菌污染,可立刻发生休克和DIC。
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寒战、高热、呼吸 困难、发绀、腹痛、全身出血点、休克、 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
(四)细菌污染反应
3.治疗
立即停止输血,对所输血液送检,做细菌 学检查。采用一切抗感染和抗休克措施。 4.预防
4.预防
1)严格消毒输血用具,提倡使用一次性用 品
2)对多次输血者或经产妇可输入不含白细 胞和血小板的血
(二)过敏反应
1.原因:较复杂,主要是抗原抗体反应,发 生率3%
1)过敏体质者对血中蛋白质过敏
2)受血者多次输入血浆制品,产生抗血清 抗体
2.临床表现
只输入几毫升血液或血浆后就会出现皮肤瘙 痒或荨麻疹,严重时出现气管痉挛、血管 神经水肿,表现突然发生喘鸣、咳嗽、呼 吸困难、面色潮红、腹痛腹泻、神志不清、 过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