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源介绍

万源介绍


红色革命
——万源保卫战 万源保卫战是关系川陕 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 一次决战。1934年夏季, 坚守在万源主战场的红 四方面军40个团、8万多 指战员,在徐向前、陈 昌浩、李先念等指挥下, 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浴血 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 队140多个团、26万余人 的围攻,共歼敌6万多人, 俘敌2万多人,取得红四 方面军战史上最辉煌的 胜利,成为红四方面军 反“六路围攻”中具有 决定性的关键一战。
萬 源 中 學
校徽
校长
校歌
谢谢!
旅游资源
——八台山
“川东小峨眉”
旅游资源
——花萼山
基 础 建 设
210 国 道
—交通
襄渝二线铁路
基 础建设
—仿古廊桥 万源廊桥横跨 100米,高30米, 采用明清园林式建 筑风格。其建筑面 积5000余平方米, 是老城区连接河西 新区和210国道的 纽带。正式开通的 廊桥集观光、休闲、 餐饮、娱乐、旅游、 酒店六大功能于一 体。
行政区划
万源市幅员面 积4065平方公 里,现辖12镇 40乡,373个村, 2480个社,总 人口60余万。
万源市行政区域图
气 候
境内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性差异大。多年平均气温14.7度,极端 最高气温39.7度,极端最低气温-9.4度,年均降雨量1246毫 米。
居秦巴腹地,扼两江源头, 沾徐庶仙灵,承红军浩然, 借龙潭之秀,仰花萼之名, 染八台佛光,品富硒名茶, 聚人民浩气,铸巴山之魂, 兴和谐之都。
一、地理位置
萬 源 市
二、历史沿革 三、行政区划 四、自然地理 五、特色产业 六、旅游资源
地理位置
万源市是四川省省 辖市(县级市),由达 州市代管。位于四川东 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 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 线和嘉陵江、汉江的分 水岭,地处川、陕、渝 三省(市)结合部,7 个县市的交汇处,是进 出川的主要通道和重要 门户,是连接川陕渝经 济、文化、交通的重镇, 素有“秦川锁钥”之称。
特色产业
——旧院黑鸡
旧院黑鸡因主产于四川万源旧 院而得名,是一个肉蛋兼用型 品种,全身羽毛黑色带翠绿色 光泽,乌皮乌肉和白皮两种; 蛋壳浅褐色,少数蓝色.被中 科院命名为:“世界稀有,中 国独有,万源特有”,素有生 命之源绿色食品之美称。1982 年列为四川省优良品种;1983 年列为全国地方优良品种。旧 院黑鸡肉和蛋的硒含量和氨基 酸含量均远高于当地土鸡和良 种鸡。旧院黑鸡通过有机产品 质量认证,并获农业部农产品 地理标志认证保护,“万源旧 院黑鸡(蛋)”产地证明商标 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 册。
地 形
万源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 差大,相对高差达2000米,大部分地方海拔600—1400米,占幅员 面积的83%。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万源市地下矿藏主要有:煤、铁、锰、石膏、石灰石等十多 种。其中煤储量7,000多万吨,石灰石3亿吨以上,石膏5,000多 万吨。
历史沿革
既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域,是川 东北边境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明正德十年(1515年)置太平 县,清嘉庆年间升为太平直隶厅,道光初年(1821年)复降 为太平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太平县同名,改为 万源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万源县和白沙工农 区,合并设立万源市。
农业资源:
地上资源除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等粮食作物外, 还盛产茶叶、中药材、耳菇、烟叶、蚕桑等多经作物。
林业资源:
林业用地面积400万亩,点总面积的65.5%,森林覆盖 率为39.3%。乔木树种多达155种,以松、杉、枞、青杠为 主,珍贵树种有水杉、檫木、鹅掌楸、红豆杉、山毛榉、 三尖杉、银杏等。
生物资源:
有大鲵、野猪、金丝猴等国家、省一、二级保护动物15种。中 药材品种多达1,206种,尤以萼贝、皮桔驰名中外。
水 杉
大 鲵
金丝猴
石 灰 石
特色产业
——巴山雀舌 万源市是四川 产茶大县,土 壤富含硒,具 有高山茶特殊 的品质。荣获 “中国富硒茶 之都”称号。 2007年万源 “巴山雀舌” 名茶被评为四 川省名牌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