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买电器”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个要学习的新内容——买电器是整百、整十数的加减。
一年级学习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既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必要基础,又适合对学生学习本节课进行有效的学法渗透和迁移,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买电器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学生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和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发现和交流,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学情分析:一年级学习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已经为学生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只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就可以了。
4、教学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数学与思考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5、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这一算理的理解。
二、说教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的。
教师的教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而学生的学则是需要教师引导的。
本课我一改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把获取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
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学生们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体现文本的理念“先做后学”,达到“教少学多”、“无为而为”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能成为一种思索活动。
当代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终生受益,达到“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的目的。
因此,本课时主要进行指导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例如学习500+800,首先学生回想在一年级学习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把学习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接着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学具进行操作,并在小组内讨论:500+800可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①可以先想5加8等于13,500加800等于1300;②可以这样想把500分成300和200,200加800等于1000,1000加300就等于1300;③把800分成500和300,500加500等于1000,1000加300等于1300等多种方法。
当学生说出这些方法时,我就及时地在黑板上给予展示,之后学生看着板书说说计算过程的思路。
从而概括出500+800的口算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百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并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应用,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活跃气氛;(2)引导参与,探究算法;(3)自选算法,尝试练习;(4)分层练习,在玩中学;(5)总结体验,扩展延伸。
(一)、创设情景,活跃气氛现代教学论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因此开课伊始,我便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买电器”引入,小朋友们:五一劳动节快到了,大连商场将要降价销售一些家用电器。
你们想不想看看是多少钱?(电脑课件出示主题图)当学生从图中搜集到信息后,再提问学生:知道了这些电器的价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又是怎样列算式的?这样的情境引入,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参与,探究算法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选择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加以解决,即:500+800的口算,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利用自己的学具,自主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同时还应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可以不利用学具,直接想出结果,也应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
(三)、自选算法,尝试练习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黑板上提出的其它问题,(500+1200、1200+800、800+160、1200+160、500+160、800+500、1200-800、1200-500、1200-160、800-160、500-160等)既能使学生把500+800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其他问题中,使计算方法得以灵活运用和巩固,又能培养学生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尊重学生的创造,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分层练习,在玩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只有在新奇生动的刺激下,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而长时间的集中学习会让他们感到疲劳。
这时我将设计的练习融于闯关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既让学生感到轻松又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第一关:教材第51页的第1题670-600 730+500 1800+200670-60 730-500 1800-200在这一关中虽都是一些基本的练习,但却让学生充分巩固了口算方法。
2、第二关:教材第51页的第2题(在○里填上“>”“<”或“=”。
)280+300○280+30 6400-400○6400-400750+40○40+750 960-80○900-80在这一关中我用激将法告诉学生“本题有一种巧办法能一眼就看出结果,看看谁有火眼金睛,能迅速准确地做出本题”,小学生可是经不住“诱惑”的,那兴味盎然积极投入的样子真让人高兴。
这样的练习设计,体现了趣味性,既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学习热情,又巩固优化了算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五)、总结体验,扩展延伸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体会和收获、评价,并用类似“你学到了什么?”,有助于巩固新学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并从中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最后玩一玩教材第51页的数学游戏——你说我算。
扩展延伸,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
《买电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体会算法多样化,提高口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整百、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分析法、谈话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图片、计数器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五一劳动节快到了,大连商场将要降价销售一些家用电器。
你们想不想看看是多少钱?(电脑课件出示主题图)板书课题:买电器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出示《买电器》主题图,学生认真观察2. 学生整理数学信息3.提问:看着这些家用电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回答:买一台冰箱和一台电视机,一共需要多少钱?(教师出示学生的问题。
)4.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一起读两遍,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学生回答列式:500+800= (老师板书)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请大家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5.小组合作,探究算法(给三分钟时间学生交流讨论)“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指名汇报,老师板书出各种算法。
(1)5个百加8个百是13个百,13个百就是1300,所以500+800=1300,(好,我们用计数器来演示一下看是不是这样)出示计数器师:看来,你认真思考了.好,谁还愿意来说(2)5+8=13,所以500+800=1300(你也很会动脑筋)(3)800+200=1000,1000+300=1300(你结合了我们一年级学的凑十法)6.体会算法最优化我们研究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同桌交流一下。
7.小结: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计算出了整百数的加法,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三、巩固算一算:500+1200、1200+800、800+160、1200+160、500+160、800+500、1200-800、1200-500、1200-160、800-160、500-160四、练一练1、第一关:教材第51页的第1题670-600 730+500 1800+200670-60 730-500 1800-2002、第二关:教材第51页的第2题(在○里填上“>”“<”或“=”。
) 280+300○280+30 6400-400○6400-400750+40○40+750 960-80○900-80五、总结体验,扩展延伸“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