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水田园诗课件

山水田园诗课件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答案:1、这首诗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 “诗中有画”的特点。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 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 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 山水田园风景画。 答案:2、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 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把裴迪比作沉醉狂歌的接舆, 又把自己比做五柳,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也表现了对裴迪高尚品格的高度赞扬。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①诗人对涧边幽草的喜爱;
• ②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 ③借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 达自己无人赏识,不得其用的无奈、悲伤 的情怀。
• • • •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 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 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山水田园诗常见意境
宁静、静谧、纯朴、自然、 美好、平和、和谐、恬静、 幽雅、空灵、安逸、安详、 清幽、明净、飘逸、清新、 清淡、旷远、雄奇、迷离、 孤寂、凄凉、凄清、萧瑟
活用诗中字与 词,双音节词 写意境。
山山水水 总关情
——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诗言志,诗缘情。鉴赏诗歌,我们 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学会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感情。
知 人 论 世, 理 解 情 感
坐对一山青 郭枫(台湾) 我真愿永远这样静静 地坐着。静静地、静静地, 坐对一山青。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 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 界,真美。
归园田居 陶渊明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 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 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锸、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山水诗常见意象
第三,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 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 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如何鉴赏山水田园诗?
1、把握意象,体味意境
2、知人论世,理解情感
3、把握技巧,分析手法 4、品味语言,感受特色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山水,钟情自然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 怒: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zhìgòu 雉鸡叫)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石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问:第三四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参考:三四句摹写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 叠嶂中,皓月当空,皎洁的清光,把整个大千世界 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为寂静 的人间带来了风雨交加的萧萧秋声。 (手法: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 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 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 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 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3、表达对归隐说呢干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的喜爱、向往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诗里写了近景黄鹂和万里船,远景白鹭和千秋 雪。首联写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色彩鲜明。 鸟鸣声、白鹭上青天是动景,雪和船是静景,动静 结合。全诗画面层次感强,声色动静结合,意境开 阔、清丽。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此诗写景特点是什么?
点面结合,有远景近景,有山水 人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既有层 次,又有中心。
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 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 意境。 答案: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 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 阴”,状夏木之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 映衬,动静结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 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表现了诗人隐 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景技巧
1、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2、描写手法 ①动与静:动静结合、以动(静)衬静(动) ②视觉角度:绘形绘色、角度变化(上下、高低、 远近、俯仰) ③其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衬托、对比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桃红柳绿, 色彩对比) 3、抒情方法 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向往自由
渴望建功
• 生活闲适
• 志趣高远
悠然自得
寄情山水
淡泊宁静
渴望归隐
• ……
把握山水田园诗思想感情的常用方法 • (1)知人论世(生平经历,社会背景等) • (2)因词求情(标题,关键词,注释) • (3)缘景明情(意象,意境)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 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 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因而首 联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本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写景绘形绘声绘色,通过桃花、柳丝、 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营造了静谧 明朗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安适(闲适恬静)的 心境。
王维作诗“最爱用‘静’字”,而这个 字,恰恰是读解“王维的诗的钥匙”。看他 的《鹿柴》《竹里馆》《鸟鸣涧》,诗中刻 意表现的那种孤寂、幽清、宁静,简直可以 使你“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胡应麟《诗
•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类别
1.热爱山水,倾心自然,向往自由
2.对官场仕途的厌倦 3.对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5.寄托寂寞、感伤的人生感慨或羁旅愁思 6.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7.禅意的寄托,寄寓孤高、幽独的情怀
常用术语:
• 热爱自然
• 厌恶官场
钟情山水
憎恶黑暗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参考: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 • 回归恬淡田园的喜悦之情; 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注释: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 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 描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 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
常建等。
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意象: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菊花、 鸡犬、眠蚕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③情感: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 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①意象: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 孤云、禅房、古寺、暮钟/接舆、伯夷、叔齐、 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②意境特点: ③情感: 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 自甘寂寞的情怀
山、河、泉、溪、桥、
樵夫、渔翁、山客、隐者、
松、竹林、树林、草、各种山中植物、 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花草香、 鸟鸣、猿啼等
如何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意象意境诗
要品景物真氛围,化身作者诗中游。
眼耳口鼻手齐用,声形色香加动静。 远近高低正侧面,点面虚实析手法。 活用诗中字与词,双音节词写意境。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题方法点拨】 • 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 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