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静脉曲张内镜下出血常用器械
? 1、治疗用胃镜(奥林巴斯Q260J) ? 2、带副送水 ? 3、结扎器 ? 4、硬化剂 ? 5、组织胶
静脉曲张出血的镜下治疗目的
控制急性出血 EV 预防再次出血 如果药物治疗后 12h内出血停止,可待休克等生命体征情况稳定后进行内镜检查及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应在 12小时内进行内镜明确诊断,并行套扎或硬化等内镜治疗 国经验: 12h是底线,对于有活动性出血依据的患者,越早进行内镜检查及治疗越好(但一定要做好
进一步评估 (肠镜、放射性核扫描、血管造影
剖腹探查手术)
确定治疗
4
消化性溃疡的Forrest分级
Forrest 分级 Ⅰa Ⅰb Ⅱa Ⅱb Ⅱc Ⅲ
溃疡病变的内镜下表现 喷射样出血 活动性渗血 血管显露 附着血凝块 黑色基底 基底洁净
再出血概率(%) 55 55 43 22 10 5
内镜下治疗前准备
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
? 注射方法:
? 1、曲张静脉内注射:在出血处的附近V内注射,对未找到活动出 血者,可在齿状线上方2cm左右的曲张V内注射。每点注射硬化剂 3-10ml为宜,总量不超过40ml,每次1-4点。确保无活动出血退 镜。
? 2、曲张静脉旁注射:在曲张静脉周围粘膜下,每点注射0.5- 1ml,使静脉周围粘膜形成隆起,压迫V达到压迫止血。
? ◇主要应用于血管显露性出血及有直接出血征象 的病变,二者对组织都有损伤,双极电凝相对安 全些。
? ◇ 我们没用过!!!
钛夹止血(贲门撕裂)
钛夹止血(胃体溃疡)
钛夹止血(胃体溃疡)
钛夹+皮圈止血(十二指肠球部)
钛夹+皮圈止血(十二指肠降部)
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止血常用方法
? 1、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 ? 2、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 3、食管静脉曲张组织胶治疗 ?
(2)静脉旁+静脉内注射:在曲张静脉周围粘膜下 ,每点注射剂量 0.5~1ml,目的是使静脉周围粘 膜形成隆起,压迫静脉达到辅助止血目的。继之 静脉内注射,剂量同上。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过程
治疗原理
食管静脉曲张
硬化剂治疗中
治疗后曲张静脉消失
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止血
GV镜下治疗后处理及并发症
1、术后1周左右因局部溃疡造成大出疗法,酌用抑酸药。
? 并发症:偶有异位栓塞,如脑、肾、门脉和肺静脉栓塞。
? 操作过程中针口出血。
一、学科基本情况
学科基本情况
编制床位 -------------- 32 张 开放床位 -------------- 48 张 医护人员 -------------- 27 人 业务用房面积 ---------- 1660M 2 年门诊人次 ------------ 2.68 万 年住院人次 ------------ 2400 人 医疗设备价值 ---------- 706 万元
? 留置静脉通道 ——最好深静脉置管,如无要留置至少 2 处外周大血管通道。
? 快速补液、代血浆、输血(红细胞悬液、血浆、凝血因 子等)。
? 持续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护。 ? 良好的医患沟 。 ? 相关设备及耗材准备。
非静脉曲张出血常用方法
? 1、药物喷洒 ? 2、粘膜下药物注射 ? 3、钛夹止血法、钛夹+皮圈缝合 ? 4、结扎器结扎止血 ? 5、高频电 ? 6、激光、微波、热凝等
镜下治疗前准备)
? 气囊压迫是权宜之计,在无法止血且有确定的治疗 ? 方案者(镜下治疗 /手术/介入)才主张使用治疗 ? 一般要求 PLT>50x10 6/ml,PT<20s ( 在没有更好止血方法下,条件可放宽 )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
(1)静脉内注射部位:在出血的近处静脉内注 射。对未找到活动出血处,可在齿状线上方 2cm 左右的曲张静脉内注射。注射剂量:每点注射硬 化剂3~15ml为宜,亦可根据静脉曲张程度酌情 增减,总量不超过 55ml。每次1~4点。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1 1
上消化道出血定义及解剖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 屈氏韧带以上的消 化道引起的出血, 包括咽部、食管、 胃、十二指肠、胰 管或胆管的出血和 胃空肠吻合术后吻 合口附近病变引起 的出血。
上消化出血分类及常见疾病: 1、非曲张静脉出血: 咽部病变(异物、肿瘤、损伤) 食管病变(食管异物、食管溃疡、肿瘤、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胃( 溃疡、肿瘤、胃息肉、 急性胃粘膜病变、Dieulafoy病) 十二指肠(溃疡、血管畸形、息肉) 胆道及胰腺病变(十二指肠憩室、息肉、乳头病变) 2、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肝硬化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区域性门静脉高压。
非静脉曲张出血常用器械
? 1、治疗用胃镜(奥林巴斯Q260J) ? 2、注水泵 ? 3、粘膜注射针、喷洒管 ? 4、透明帽 ? 5、钛夹、皮圈 ? 6、高频电、氩气 ? 7、激光、微波、热凝等
局部药物注射
? ◇在内镜直视下经内镜注射针将止血或硬化药物注射于出 ? 血灶内(血管内或血管旁),一般于出血灶周围分4点 ? 注射,每点0.5-1mL,注射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 ? ◇常用注射药物有:无水乙醇、高渗钠-肾上腺素、凝血 ? 酶、5%鱼肝油酸钠及1%乙氧硬化醇。 ? ◇高渗钠-肾上腺素(HS-E):1/1000肾上腺素1ml+ ? 10%氯化钠10ml最为常用,效果也很好。 ? ◇内镜下药物注射适用于:渗血、喷血。如溃疡出血等。
? 3、联合注射
? 并发症:一般在30%左右。
? 1、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发热常见,1-3天可缓。
? 2、食管糜烂和溃疡 ? 3、食管穿孔
? 4、菌血症、颈部气肿、纵膈炎及脓胸
注射及喷洒止血
注射去甲肾止血
用喷管直接喷洒到病灶处止血
高频电凝法
? ◇单极电凝止血和双极电凝止血,高频电流产生 热,并且高频电极与组织间隙的火花放电作用使 组织表面干燥凝固,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处理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快速评估 血流动力学状态监测 快速补液 洗胃(多在内镜治疗时用注水泵)
自限性出血(80%) “经验性药物治疗”
复发性出血 (10%~20%) 择期内镜 (24~48h 内)
确定治疗
继续出血(10%~20%)
急诊内镜(在纠正休克后或同时越早越好)
未明确出血部位 明确出血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