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
农垦红兴隆分局局直二小王岩
教材分析:
《一天的食物》是小学科学四下《食物》单元的起始课,主要由“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构成。

作为一个单元的起始课,该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包括“记录一天的食物”与“给食物分类”这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之间有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后者对前者进行整理。

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一天的食物,并对我们的食物进行分类。

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内涵,更要考虑本节课在单元中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打下什么基础作用,理解整个单元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

教学难点
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记录纸、食物分类记录单、笔、实物投影仪、各种各样的食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兜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各种各样的食物)
师:喜欢吗?想吃吗?等我们的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分享,好不好?
师:其实不光你们喜欢这些可口的食物,老师也喜欢。

“民以食为天。

”吗。

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重要,你们不断地长高,活动也越
来越多,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我们就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师:那同学们你们今天早上吃早餐了吗?都吃了什么?谁能站起来给大家说一说?
(2.3个学生回答老师适时提出问题,)
老师:我们一顿饭就会吃这么多的食物,那一天吃的岂不是更多了吗?。

那好,就从调查一天吃的食物来开始我们对食物的研究吧。

师:《一天的食物》(板书)
二、探究活动:
师: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王老师的一顿晚餐。

(出示课件)
师:同学数一数,老师这顿饭吃了多少种食物?
师:谁知道“地三鲜”都有哪三鲜?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课件:地三鲜=茄子+土豆+辣椒。

算三种食物。

师:小结,对于这种“混合类”的食物,我们要学会拆分看它主要是由几种食物组成的。

(一)、记录一天的食物
师:那好,我们对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大家将昨天一天的食物记录拿出来。

师: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记录的?
学生回答。

师:请各小组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再将昨天一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统计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师:在记录前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注意事项:(课件出示温馨提示:第一,要实事求是,按照早、中、晚三餐和零食的顺序记录。

第二,重复吃的食物要多次记录,要拆分记录“混合类”的食物(比如:肉包子应记为肉和面粉)。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

第三,各小组,抓紧时间,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师:在明白要求之后,小组的活动就可以开始了。

(学生记录、老师巡视)
交流:好,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问:你们小组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2-3组起立汇报)。

小结:经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记录下了我们一天里吃的食物,并且找出来了一天里吃的最多的食物是什么?那么,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眼花缭乱的食物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给它们整理一下?用什么办法去整理?
学生回答。

(分类)
(二):给食物分类
1、整理食物,提出要求:
师;分类是我们清晰认识周围事物的好方法,要想给面前的食物分类,必须首先确定一个分类标准,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教师举例子。

(按人们的生活习惯:粮食,蔬菜,肉类,水果,奶制品,调味品等)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分的?(43)
(教师出示标题)
问:那么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


师:下面请每各小组讨论并选定一个分类标准。

(强调只分一次)给你们昨天一天吃的食物分类,注意要选择适合你们小组分类的记录纸,将结果写到记录纸上。

2、学生分组整理、讨论。

(教师指导)
3、汇报交流,请不同分类方法的小组汇报,师适时补充板书。

大家同意他们组的分类方法吗?
4、小结:
师:刚才这几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了不同标准下的食物分类。

每个小组做的都很棒,其实我们给食物进行分类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可以按个人的喜好分、食物的结构分、按味道分、按食物的来源分、可以按生活习惯分等,不管怎样分,只要在同一次分类的过程中保持分类标准是一样的就可以。

三、总结:
通过大家同共的努力,我们记录了一天的食物并且给食物分了不同的种类。

其实,关于食物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研究,:食物能够提供给我们什么?怎么的食物搭配才是最合理的,最健康的?等等。

但是一节课的时间太短了,我们在以后的几节课里一一去研究好不好?
反思:
我在进行《一天的食物》教学前,仔细分析了每一个教学环节,挖掘新课标对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求,认真地请教老教师给予指导并且借鉴很多优秀课例。

但模仿不是简单的复制,要善于把别人的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就本课而言,学生记录一天的食物是一项耗费时间的活动,但是并不难,在我稍做引导即可解决。

由于食物的数量很多,如何交流和描述,如何进行整理,并且整理的内容可为下个阶段的学习利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教学策略。

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在简约的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做“记录”且务实高效地完成。

于是,我摒弃了教参中关于应用卡片教学的方法,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进行讨论。


难出现在学生给食物分类上。

课前估计学生分类的标准和名称更多来源于生活中对食物的分类,实际体现在以下几下问题: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后的子项有重叠现象不是并列关系。

鉴于这样的情况,我在教学中逐层指导加深:我一组一组引导帮助,让学生发现问题,明确改正,随后讨论交流,重视学生间的倾听、点评,洞察细微。

需要强调的是分类作为科学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四年级学生掌握还是很不扎实的,因此分类的要求不必要太高。

只要让学生感受到了分类标准的确定意义很大,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对已知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就足够了。

上完《一天的食物》这节课,我对科学课标也有了较深的认识。

能否灵活应用教材,吃透教材,选择较好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也是新时期下对科学教师的更高要求。

《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农垦红兴隆分局局直二小王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