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习题及答案
表2 规划区域的土地利用特征
小区
1 2 3
发生特征C(小汽车拥有户数)
0
1
2
3
10
30
20
15
25
60
40
30
15
50
50
30
吸引特征C(职位数)
基础工业 服务行业
400
300
500
600
250
350
表3 出行发生情况
小汽车拥有(辆/ 上班出行1h发生
户)
次数
0
55
1
360
2
310
3
255
户数
10 30 20 15
F0 D1
V
1 / D1
39.3 / 28.0 1.4036
F0 D2
V2
/ D2
90.3 / 50.0 1.8060
F0 D3
V3
/ D3
36.9 / 27.0 1.3667
(2)求交通生成总量增长系数的倒数:
G0 T 0 / X 105.0 /166.5 0.6306
(3)第一次迭代:qi1j
V3 / D3
36.9 / 34.358 1.0740
3 4.753 9.318 20.287 34.358
合计 36.487 98.470 33.074 168.031
(5)收敛判定。
由于各项增长系数均大于3%,因此需要继续迭代。
(6)求交通生成总量增长系数的倒数G1 。
G1 T1 / X 168.031/166.5 1.0092
一、出行生成预测
习题1 澳大利亚城市类别产生率,根据家庭规模、收入及家庭拥有小汽车数可 将研究对象内的家庭分成不同的类别,表1给出的就是根据调查得到的不同类别 家庭的平均出行率。
表1 不同类别家庭的平均出行率(单位:人次/户·日)
家庭规模
小汽车 拥有率
无 1辆 2辆以上
低收入
中等收入
F0 o2
V1 / D1
39.3 / 28.0 1.4036
q111
q101
(
F0 o1
F0 D1
)
/
2
17.0
(1.3786
1.4036)
/
2
23.648
同理可计算其它 qi0j (i 1, 2,3; j 1, 2,3) ,第一次迭代计算如表8所示。
表8 第一次迭代计算OD表(单位:万次)
F3 D2
V2
/ D2
90.3 / 92.397 0.9773
F3 D3
V3 / D
3 36.9 / 36.205 1.0192
(13)收敛判定。各项增长系数均小于3%,不需继续迭代。
习题5 有2个居住区(1、2号,作为出行产生区)和3个就业小区(3、4、5 号,作为出行吸引区),它们的现状分布表和出行阻抗表如表13所示,求其双 约束引力模型:
91.9
17.0
26.0
36.0
27.0
105.0
36.9
166.5
解:
(1)求发生交通量增长系数
F0 oi
和吸引交通量增长系数FD0j
。
F0 O1
U1 / O1
38.6 / 28.0 1.3786
F0 O2
U2
/ O2
91.9 / 51.0 1.8020
F0 O3
U3 / O3
36.0 / 26.0 1.3846
(
KiOi Rij )1
,求
K
' 3
,
K
' 4
,
K5'
。
K3'
[ 0.003 300 3
0.003499 3
700 ]1
0.8958
K
' 4
[0.003300 2
0.003499 700]1 5
1.0640
K5'
[ 0.003 300 5
0.003499 700]1 4
表4 出行吸引情况
行业 基础行业
服务业
上班出行1h吸引次数 900 525
职位数 400 300
出行发生率(次 /h·户) 5.5 12.0 15.5 17.0
Q 吸引原单位 ' c 2.25 1.75
解:由于出行生成量是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的函数,正确把握它们之 间的关系,便可预测出行生产量。
''
Qc2 1.75 4935 / 4775 1.81
''
Qc1 2.25 4935 / 4775 2.324
最后计算出该调查区各分区工作出行1h的出行吸引量,见表6。
表6 出行吸引量
''
''
小区
Qc1 2.324 Qc2 1.81
出行吸引量
1
929.5
543
1472.5
2
1162
1086
980
2
137.5
720
620
510
1987.5
3
82.5
600
775
510
1967.5
合计
275
1680
1705
1275
4935
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各分区的吸引量,这之前先将表4的吸引率作一修正,目的 是使该调查区的生成与吸引的总量相平衡,即:
基础吸引=(400+500+250)×2.25=2587.5 服务吸引=(300+600+350)×1.75=2187.5 所以,基础吸引+服务吸引=4775 为使调查区的出行生成与出行吸引总量相平衡,调整Qc1 和 Qc2 为:
qi0j
F0 Oi
F0 Dj
G0
。计算后得表10。
表10 第一次迭代计算OD表
D O
1
2
3 合计
1 20.744 11.165 4.902 36.811
2 10.991 77.987 7.885 96.862
(4)重新计算
F1 oi
和
F1 Dj
。
F1 O1
U1 / O1
38.6 / 36.487
F1 D3
V3 / D3
36.9 / 38.382 0.9614
(3)收敛判定。 由于有部分增长系数大于3%的误差,因此需要重新进行迭代。 (4)第二次迭代计算。 见表9。
表9 第二次迭代计算OD表
D O
1
2
3 合计
1 22.819 11.225 89.660
以类别分析法为例,由假设条件中的表2和表3(可认为它代表了整个规划 调查区),应用计算小区出行发生公式可算出该规划调查区内各交通小区上
班1h的发生量 Qi ,如表5所示。
表5 出行发生量
0
1
2
3
小区
出行发生量 Qi
QC 5.5 QC 12.0 QC 15.5 QC 17.0
1
55
360
15.5
17.0
F2 D2
V2
/ D2
90.3 / 87.490 1.0321
F3 D3
V3 / D
3 36.9 / 38.809 0.9508
(9)收敛判定。
由于各项增长系数均大于3%的误差,因此需要继续迭代。
(10)求交通生成总量增长系数的倒数G2 T2 / X 166.919/166.5 1.0025 。
(11)第三次迭代, qi3j
qi2j
F2 Oi
F2 Dj
G2
,见表12。
D O
1
2
3 合计
表12 第三次迭代计算OD表
1 22.224 11.284 5.344 38.852
2 10.969 73.422 8.006 92.397
3 5.034 9.310 21.861 36.205
合计
38.227 94.016 35.211 167.454
D O
1
2
3 合计
1 23.648 11.219 5.576 40.444
2 11.146 68.551 7.977 87.674
3 5.490 9.506 23.386 38.382
合计
40.285 89.277 36.939 166.500
(2)重新计算
F1 oi
和
F1 Dj
。
F1 oi
U1 / O1
第二步:用迭代法求约束系数
Ki ,
K
' j
。
首先,令列约束
K3'
K
' 4
K5'
1
,代入
Ki
(
K
' j
Dj
Rij
)1
,求两
个行约束系数:
K1
[1 550 3
1
200 2
1
250 5
]1
0.003
K2
[1 550 3
1 200 5
1 250]1 4
0.003499
再将求得的 K1, K2
带入
K
' j
28.0
38.6
2
7.0
38.0
6.0
51.0
91.9
3
4.0
5.0
17.0
26.0
36.0
合计
28.0
50.0
27.0
105.0
未来吸引量
39.3
90.3
36.9
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