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过程的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模型

基于过程的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模型

基于过程的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模型引言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依赖于大量的技术与管理的直接和间接因素,这些因素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

由于该过程存在中间传递变量,因此给提取和量化IT效果指标带来很大困难。

如何识别、确定和量化这些中间过程因素以及它们对于IT价值的关联作用关系是解决电子商务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稀少,一直以来对于IT价值的测量和评估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和静态关系层面,还没有发现系统的理论观点解释和分析电子商务价值产生的全过程,以及该过程中各种变量的因果关联和转化对于企业绩效的贡献,也缺乏恰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适于组织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实际操作和评估电子商务绩效。

本文是我们前期研究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的延续,提出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方法是基于价值创造过程的动态评价,依据企业资源观(RBV),从战略构建、资源分析、能力评估和绩效测量四个维度建立全新的适用于动态评价的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模型。

该模型通过四个维度之间的因果递进作用关系,实现对价值产生的中间过程因素和关联作用关系的综合评价,解决了传统的孤立、静态和结构化的评价方法不能有效识别和量化利用IT的过程因素和效果指标的难题,将中间过程因素和绩效结果与评价过程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企业电子商务绩效的动态评价方法,为电子商务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途径。

本文首先从企业资源观(RBV)分析基于价值创造过程的动态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并给出企业电子商务绩效的动态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在我国制造企业电子商务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检验了电子商务绩效动态评估模型的结构合理性和关联效应,进一步对75个企业进行实际测评,验证了动态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最后总结了企业在三类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规律,以及绩效增加的关联作用途径。

1 基于过程的电子商务绩效动态评价方法1.1 基于价值创造过程的动态评价模型电子商务价值的产生依赖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IT资源,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以及伙伴关系等。

企业资源观(Resource-based View,RBV)指出资源、能力与流程之间存在着产生企业绩效的作用过程,认为流程是整合资源的企业活动,IT影响组织绩效是通过中介的商务流程实现的,解释了IT资源、业务流程、流程绩效和组织绩效在价值产生过程中的关联关系。

Melville等人提出了IT商务价值模型,并阐明了IT商务价值是IT在流程和组织两个不同的水平对组织绩效产生的影响,流程绩效决定了组织绩效。

该研究主要贡献在于从理论上说明了流程在资源转化为绩效中的传递作用,以及明确了采用流程绩效衡量IT价值。

Barua等人研究了传统企业网络使能(Net-enabled)的商务价值,他们在面向供应商和客户的两个商务流程中,实证研究并证明了IT相关的资源与IT能力的关联关系及作用于组织绩效的路径,研究指出在各个流程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在线信息能力(OIC)是流程数字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因此,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应该是建立在对各种价值产生因素关联作用的动态评价,跟踪测评价值产生过程中指标之间的关联效应和最终的电子商务价值,有效地识别绩效的障碍因素和作用途径。

本文依据企业资源观(RBV)提出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方法是基于价值创造过程的动态评价,深入到企业电子商务价值形成的动态作用关系和过程因素,把组织的战略构建与实施过程、企业的资源利用与电子商务能力联系起来,以一个新的视角从价值创造过程的观点来综合评价企业无形的电子商务绩效。

我们前期从流程传递作用的角度实证研究了企业从战略规划直至价值产生的过程与机制,揭示了战略规划——IT相关资源一电子商务能力三个维度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认为电子商务能力的形成是促迸电子商务成功的重要标志。

在此基础上,本文加入了评估电子商务的绩效维度,从价值产生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了企业电子商务绩效的动态评价模型(如图1)。

战略构建、资源分析、能力评估和绩效测量四个维度的评估以及它们之间关联关系的评估构成了一整套价值产生过程的动态评价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对企业电子商务直接效果的量化评测和对其关联作用因素的动态跟踪和监控。

图1 企业电子商务绩效的动态评价模型根据图1显示的电子商务绩效动态评价模型的因果关联关系,我们下面阐述四个维度的评估内容和主要依据,以及关联关系评价内容和原理。

1.1.1战略构建战略构建主要描述组织制定和执行战略的水平,以揭示战略集成规划IT相关资源的潜在能力。

电子商务战略构建是动态评价的始端,是以高层管理领导能力为核心,通过制定电子商务战略和实施计划,规划和利用组织内外资源以形成电子商务能力和产生流程绩效的战略管理活动,是电子商务价值产生的战略保证。

Porter认为“在Internet时代,忽视战略就等于丧失核心竞争力,战略定位处于所有因素中最关键的地位。

”战略发掘和利用组织独有的资源将决定企业能否将电子商务成功运用于组织的商务环节中并取得竞争优势。

Sirmon 和Hitt认为组织战略的本质是识别、开发和管理组织的有价资源和能力,以实现预期的竞争优势,资源本身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企业价值。

有效的战略有助于培育和利用有价资源。

IT战略作为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对有效资源的识别和规划将最终影响组织资源优势的发挥。

企业只有具备不断整合、重新配置和获取自身独特IT资源的战略能力,才能响应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达到获取竞争优势的目的。

1.1.2 资源分析资源分析是对产生能力的三类IT相关资源(包括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和伙伴就绪)整合水平的综合评估。

信息系统、复合型人力资源以及伙伴就绪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依赖性资源。

赵晶等人认为对组织三类IT相关资源现状以及整合利用水平的评估,其核心意义在于它是判别组织优势资源以及转化为电子商务能力的恰当途径,是电子商务价值产生的资源保障。

三类资源的评估内容如下:信息系统:重点评估支持信息共享和商务合作的数据和信息系统的集成水平。

依据Bama等人研究,信息系统资源应该反映组织信息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水平,而不是硬件状况。

在Internet环境下,信息系统可实现集成整合企业内外部商务信息支持企业问的商务合作活动,使得跨功能商务信息共享更加便利和快捷。

复合型人力资源:偏重于对各类员工利用IT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和决策的技能评估。

Bharadwaj和Powell等人的研究均证明企业人力资源是反映员工参与管理、提高运作效率的技能和知识,强调的是员工运用IT的商务创新方法,此外还将促进团队合作产生更高的合作效率,通过员工参与组织生产管理产生比竞争者更好的创新性。

企业复合型人力资源作为信息系统的互补资源,在电子商务流程的有效执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伙伴就绪:侧重于对网络环境下合作伙伴(如供应商、代理商)进行电子化交易和服务的水平以及合作关系现状的评估。

Barua的实证研究证实,成功的网络使能企业不但依赖于企业内部IT资源的整合,而且与合作伙伴就绪有直接的关系。

企业电子商务流程的执行要通过在线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商务活动,缺少了伙伴的参加将阻碍IT的采用。

1.1.3 能力评估能力评估体现了企业在电子商务流程中整合组织各项资源形成独特能力的水平,作为评估过程的核心内容,其实质是揭示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核心竞争优势,并追踪这种优势导致的绩效改善方式和途径。

Zhu研究电子商务能力与流程的关系,认为电子商务能力紧紧地连接于IT基础性资源,并嵌套在商务流程中,分析和评估了电子商务能力与IT基础设施的整合作用对于电子商务价值的影响。

在本文中,主要通过三类电子商务典型流程(包括电子采购、电子订购以及客户关系管理)分别评估企业共享信息能力和合作流程能力的现状。

前者侧重于测量企业采用IT技术与伙伴合作的信息共享水平和能力,后者则偏重于评估企业内外部流程一体化的电子化合作能力。

两个能力反映出电子商务流程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中介特征:资源通过流程的传递被整合利用,从而获取电子商务价值,根植于流程的能力是连接资源和企业绩效的桥梁。

1.1.4 绩效测量绩效测量是整个动态评价过程的终端,其目的在于测评电子商务的价值水平。

本文采用流程绩效反映电子商务的直接价值。

它不同于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例如:ROA等),可以判断电子商务战略实施的直接效果。

电子商务流程绩效是“执行具体电子商务流程的终端绩效,是IT资源在电子商务流程中转化为企业独特能力所产生的电子商务价值”。

电子商务成功实施应该以流程作为评价准则的,因为流程绩效才是衡量某一电子商务流程的直接影响效果。

评估结果也为组织战略的调整,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提供依据。

1.1.5 关联关系的评价依据以上四个维度的评估,进一步分析相邻两个维度测量结果的因果关系,从而形成对变量关联关系的评估如图2所示。

“战略构建”与“资源分析”两个维度关联关系的评估,反映了在电子商务价值产生过程的“战略规划资源”阶段的特征,评估企业战略对于资源利用的影响,战略构建的结果是否已经有效集成规划了IT相关资源。

“资源分析”与“能力评估”两个维度关联关系的评估,反映了“资源转化能力”阶段的特征,评估集成的IT相关资源是否已经被配置利用并整合到商务流程中产生电子商务能力。

“能力评估”与“绩效测评”关联关系的评估,反映了“能力产生价值”作为最后一个阶段的特征,主要评估具有企业竞争优势的电子商务能力带来了哪些价值。

图2 四个维度变量的因果关联关系评估1.2 基于评价模型的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电子商务绩效动态评价模型。

我们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实现企业的实际测评,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在四个评估维度中,本文根据制造企业三个典型流程(电子采购、电子订购和客户关系管理)设计了包括32个评估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该指标体系体现了动态评价电子商务绩效的理念,四个评估层面逐次递进,相互关联,反映了企业电子商务在战略、资源、能力和绩效多维度的动态调整过程。

表1 制造型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 评估模型的结构方程验证为了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有必要对电子商务绩效的动态评价模型进行验证。

依据图1中展示的四个评估维度,我们将每一个维度的变量进行结构化关联变换,构成了以战略构建为起始点,以三个IT相关资源和两个电子商务能力作为中间变量,并将流程绩效作为终端测量的路径结构,如图3所示。

基于我国制造企业的大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SEM)进行验证。

除了验证结构合理性之外,SEM还有利于在动态过程中揭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关联效应。

2.1 问卷设计与样本收集结合对国内成功企业(例如:海尔的ihaier采购平台)的案例研究,使用Liket五点量表(5表示“非常好”,3表示“一般”,1表示“没有”)设计问卷,并进行多次修订,体现了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实施现状与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