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港航认识实习报告篇一:港航日照港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专业学号姓名日照港实习报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011级—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
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作为港口,无论在任何国家,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35个国际化的城市,其中有31个是因为有港口而发展起来的国际化的城市。
前10名的城市几乎都是港口城市。
有资料显示,全球财富的50%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
经过了清朝的长期闭关锁国,清朝后期,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最终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的港口在荒废了几百年后重新焕发生机。
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新中国发展经济的需要,中国的港口事业迎来了发展的井喷时期,大量港口喷薄而出,在沿海逐步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在主要货类的运输上,形成系统配套、能力充分、物流成本低的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及物流、陆岛滚装、旅客8大运输系统。
据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沿海港口共有千吨级以上各类生产性泊位277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10个,设计年货物通过能力25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6150万标箱。
2005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7195万标箱,承担了我国90%左右的外贸货物进出境任务,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首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晴雨表和战略资源。
在此背景下,我们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八十二名学生,于2014年9月下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陪同下,进行了我们在日照港的实习。
2014年9月21日中午,在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的间隙,我们全部八十多人乘上了由中国海洋大学开往日照的大巴车。
大巴车缓缓驶出青岛市区,走向跨海大桥。
当两边是海,前方是路,环绕在海的包围里时,宁静而苍劲的大海向我们展示着辽阔的身躯,以海强国,无边的大海必是将来大有作为的!21日下午3时许,我们一行到达了在日照所下榻的宾馆,在安排完宿舍住宿后,当天基本不剩什么时间了,住的地方属于东港区,离石臼港很久,但是地段是比较繁华的,听说日照市本身就是依靠日照港才建起来的,可以说没有日照港就没有日照市。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国务院批准在日照建港以后,1985年3月22日,国务院撤销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改为县级日照市,仍隶属临沂地区,5月正式办公,后于1989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1月5日对外正式办公。
这是一个年轻的海港城市,到处彰显着港口经济给这个城市带来的命运的改变。
实习第二天我们迎来了实习第一课,由日照港港湾公司的高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高老师先从日照港的历史开始谈起,说到了日照港的历史和海洋大学不可分割的历史。
高老师讲到文革之后,在山东兖州发现的煤矿,为适应北煤南运和煤炭出口的需要,适应国际远洋散货船舶大型化趋势,在鲁南苏北海岸加快建设深水大港作为1978年国民经济发展纲要的重要内容,被国家提上议事日程。
当时同为竞争的有苏北的连云港港,作为黄河旧道的入海口,连云港已经发展数十年,但是从客观的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来说,日照港无疑更有优势。
经过种种波折,老一辈知识分子直接上书当时国务院副主席李先念同志,并根据客观事实据理力争,最终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通过组织专家组对日照海岸线进行实地勘察,反复科学论证,遵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精神,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石臼是我国难得的深水港址,有条件发展10-20万吨级深水泊位,在日照石臼建港,具有港址水深条件好、不冻不淤、无台风登陆、工程量小、工期短、投资省、建设维护费用低、陆域平坦、沙石料丰富等优点。
1980年,国家决定在石臼所建设大型煤炭输出港,国家计委批复了石臼港设计任务书,同意建设煤码头一期工程两个10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投资7亿元人民币,工期5年,并列入“六五”计划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接下里,高老师重点从港口作业机械方面给我们做了讲解。
港口的航道和水域要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水域的开挖和定期清淤就非常重要。
挖泥船目前一般分为五种,分别是耙吸式挖、链斗式、绞吸式、铲斗式、抓斗式式。
耙吸式挖泥船是吸扬式中的一种。
它通过置于船体两舷或尾部的耙头吸入泥浆,以边吸泥、边航行的方式工作。
耙吸式挖泥船机动灵活,效率高,抗风浪力强,适宜在沿海港口、宽阔的江面和船舶锚地作业。
链斗式挖泥船是利用一连串带有挖斗的斗链,借上导轮的带动,在斗桥上连续转动,使泥斗在水下挖泥并提升至水面以上,同进收放前、后、左、右所抛的锚缆,使船体前移或左右摆动来进行挖泥工作。
挖取的泥土,提升至斗塔顶部,倒入泥阱,经溜泥槽卸入停靠在挖泥船旁的泥驳,然后用托轮将泥驳拖至卸泥地区卸掉。
链斗式挖泥船对土质的适应能力较强,可挖除岩石以外的各种泥土,且挖掘能力甚,挖槽截面规则,误差极小,最适用港口码头泊位,水工建筑物等规格是要求较严的工程施,因此有着一定的应用范围。
绞吸式挖泥船是目前在疏滩工程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船舶,它是利用吸水管前端围绕吸水管装设旋转绞刀装置,将河底泥沙进行切割和搅动,再经吸泥管将绞起的泥沙物料,借助强大的泵力,输送到泥沙物料堆积场,它的挖泥、运泥、卸泥等工作过程,可以一次连续完成,它是一种效率高、成本较低的挖泥船,是良好的水下挖掘机械。
铲斗式挖泥船是单斗挖泥船的一种,它可以集中全部功率在一个铲斗上,进行特硬挖掘。
它利用吊杆及斗柄将铲斗伸入水中,插入河底,海底进行挖掘,然后由绞车牵引将铲斗连同斗柄,吊杆一起提升,吊出水面,至适当高度,由旋回装置转至卸泥或泥驳上,拉开斗底将泥卸掉,再反转至挖泥地点。
如此循环作业。
铲斗挖泥船适用于挖掘珊瑚礁、孵石、砾石、大小块石和粘土、粗砂及混合物。
篇二:东南大学港航专业认识实习报告专业认识实习报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实习报告8月25日我们开始了短学期的学习生活,这次短学期主要以参观实践实习为主要内容。
第一项实习就是贴近我们专业的“港航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港航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是为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实践性课程,通过对港口码头、航道工程、船闸工程、海岸工程的实地参观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解,增强我们对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的感性认识,明确今后专业理论学习的方向,帮助我们树立对专业学习的信心。
这次的认识实习认识实践以实地参观为主,通过参观实习,使我们了解我国港口、航道、船闸及海岸工程建设现状,了解现有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领域的技术状况;初步培养我们的工程意识和系统观念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提高我们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我们的专业学习兴趣,为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此次专业认识实习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的认识学习,一是校外的实地参观实践实习认识;二是校内的专家讲座。
校外的参观实习可以直观的向我们展示何为港航、港航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让我们对自己的装也有了一个直接的认识,并且可以让我们直接的了解到一些目前先进的港航技术以及港航现在实际的发展状况。
校内的专家讲座可以让我们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更大范围的了解港航,包括国内外港航的发展趋势、国外港航与国内港航的差异以及一些我们没能看到的专业设备与技术。
这种方式的专业实习认识让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更全面的认识我们自己的专业,使我们更加清晰明白的知道了自己究竟要学什么干什么。
对于校外的实地参观实践实习认识,我们主要实习单位有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处、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和苏北航务管理处淮安船闸管理所。
这三个单位包括了港航主要包括的几大方面:港口与航道的建筑施工方面、港口与航道服务的河道运输物流方面以及港口与航道的运行(主要是船闸)方面。
可以说实习的方向十分全面。
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第一次直接的了解到这么多关于港航的知识,让我对港航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次校外实习也是第一次走出校园去真实的单位参观,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许多新的认识和感想。
第一个实习单位是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处。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65年11月,原系国有施工企业,2006年10月改制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注册地为南京市江边路3号,注册资本金万元,具有“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承包二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隧道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的经营资质。
而我们参观实习的第一工程处主要工作就是水工建筑物混凝土预制件的建造与运输。
在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处我们先是聆听了总工程师全面细致的介绍,然后我们走入施工建造车间以及堆放场地和吊装码头,零距离的了解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对方吊装运输等方面的具体过程和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
我们首先了解的水工混凝土预制构件叫做PHC管桩。
所谓PHC管桩,就是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
是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并经过10个大气压(左右)、180 ℃左右的蒸汽养护,制成一种空心圆筒型混凝土预制构件。
一般混凝土强度等级≥C80。
PHC管桩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建设、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港口码头建设、机场建设和水上工程建设等领。
我们见到的PHC管桩主要是用来建造码头港口时使用的。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处拥有可以建造国内最长的55m PHC管桩的技术能力(实际可以生产57m PHC管桩),而我们这次也很幸运的见到和了解了这种55m PHC管桩从制作到吊装的全过程。
我们直接进入管桩生产车间参观生产流程。
下图即为生产车间按照工程师的讲解和我自己看到的,PCM管桩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钢筋骨架焊制。
运用特殊的焊接机可以直接焊接出55m长的钢筋骨架笼,现场看到的感觉焊接效率和质量都很高。
焊接好后在两端加上端板。
②入模。
用特制的半圆钢管拼接成55米长的半圆分离的模具,吊运到指定位置,再将焊制好的骨架放入模具。
③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
车间外拥有混凝土配制设备,将配制好的特殊混凝土运入车间浇入模具中。
④上下模具的合拢。
将上下两模具合上,并且做密封处理。
⑤离心。
这也是最关键的步骤,管桩的混凝土均匀度以及强度都都由离心决定。
离心过程分为低速、低中速、高速三个阶段。
离心在特制的离心机上完成。
⑥高温高压蒸汽养护。
向管桩中通入高温蒸汽(180℃),快速养护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