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 第四章计划.

管理学原理 第四章计划.



(六)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P76)
宗旨 目标 战略 政策 程序 规则 规划 预算



宗旨 宗旨表明了该组织为什么能在社会上得以存在的原因, 它支配了组织中将要发生或应发生的一切,是一类组 织区别于另一类组织的标志。 回答组织是干什么的?应当干什么? 目标 组织的宗旨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目的,需要通过目标 的具体化才能成为行动的指南。一定时期的目标 (Objectives)或各项具体目标(goals)是指活动所针 对的最终结果(在计划期内所追求的结果)。 战略 是一个组织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总体纲要,如对主攻 方向和资源都是如何进行布臵的。
时间

指一项工作的开始或完成
线路
从网络起点事项开始,顺箭线方向连续不断到达终点的一条线路。

2、绘制网络图要遵循下列规则: 各项作业顺序排列,从左至右,不能反向。 两个结点之间只能有一个作业 结点编号从左至右,由小到大。 一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始点结点和一个终点结点。
i
j
j > i
例:某工程项目明细表如下。
第四章 计 划

第一节 计划与计划类型
第二节 计划的制订 第三节 目标管理


第一节 计划与计划类型



一、计划的含义 二、计划的内容 三、计划的作用 四、影响计划的因素 五、计划的特征 六、计划的类型 七、计划工作的原理
一、计划的含义源自(1)名词:人们为实现某项工作目标或某一目 的而制订的未来行动方案。 (2)动词:指制定计划,是对组织的未来进行 规划和安排。
二、计划的内容




计划内容包括“5W1H”,即计划必须清楚地确 定和描述下述内容: 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why——为什么做,原因。 who——谁去做,人员。 where——在何地做,地点。 when——何时做,时间。 How——怎样做,方式、手段。
三、计划的作用


结点最早可能 结点最迟必须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6 6 3 5 4 6 C 2 4 6 13 6 13 6 11 14 19 F 5 13 19 19 19 13 13 H 13 19 5 6 6 6 8 17 19
0 0
1
0 3 0 3 A 3
3 3 2 3 6 3 6 B 3
作业最早 可能开始 的时间
二、制订计划的方法

(一)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长期计划 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近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 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的方法。
本期五年计划(2006—2010) 具体 较 细 较 粗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5、评价备选方案:分析各方案成本效益,要做到发挥优 势,扬长避短; 6、确定方案:与香港达利集团及上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 强强联合,共同投资组建的娃哈哈服饰有限公司,以一流 的设备,一流的设计,一流的面料,高起点进入童装业, 按国际“环保标准”组织生产,采取“零加盟费”形式, 用特许加盟的方式来开拓市场。 7、拟订派生方案:投资计划;市场开拓计划;品牌推广 计划等 建2000家专卖店 8、编制预算:品牌推广费用预算等具体预算方案

2、组织的生命周期 组织处于投入期时,计划的重点应放在方向性、指导性 上,计划的期限宜短。在成长阶段,计划的重点可放在 具体的操作性上。当组织进入成熟期,计划的重点可放 在长期性、具体的可操作性上。当组织进入衰退期时, 计划的重点又重新放在短期的、指导性的内容上。

3、环境的波动性 若环境波动的频率高,则组织的计划重点应放在 短期计划内容上;反之,计划的重点则可偏向于长 远的规划上。


规划 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计划的综合反映),包括 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过程(要 采取的步骤)、资源保障要求(要使用的资源)以及 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的其它要素等。 在通常情况下,规划都有预算支持。 预算 预算是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或资源分配的计划,也可 看成是“数字化的”计划。 因为预算总是要用数字形式来表示的,所以它能促使 计划工作做得更加精细。



政策 政策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指导方针,指明了行动方向 和界限。 政策是指导决策的,允许对某些事情有酌情处理的自由,否 则政策就成为“规则”了。 政策的制定,要求保持一致性、相对稳定性和整体性。 程序 程序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思想指南。 程序规定了处理问题的例行方法、步骤,即通常所讲的办事 手续。 程序是为了贯彻和辅助政策的执行所需要的一种计划形式。 规则 规则是一种最简单的计划。详细地阐明明确的必需行动或者 非必需的行动,即在某种情况下应当采取或不应当采取行动 的具体规定。规则没有酌情处理的余地。
第二节 计划的制订
一、制订计划的程序
二、制订计划的方法
一、制订计划的程序






1、估量机会。 2、建立目标。 3 、确定计划的前提。是计划制定时的假定条件,即执 行计划的预期环境,它包括说明事实的预测资料,可行 的基本政策和当前的组织计划。 4 、确定抉择的方案。计划制定者的初步工作就是要考 查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从中挑选出最有成功希望的 几个方案,并进一步优中选优。 5、评价各种方案与择优。 6 、制定派生计划。一般一个基本计划总是要若干个派 生计划来支持,只有在完成派生计划的基础上才可能完 成基本计划。 7 、编制预算。把决策和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 通过数字来反映整个计划。
编制计划案例: 娃哈哈进军童装市场 2002年 1、估量机会:据娃哈哈所做的一项调查,中国0—14岁的 少年儿童有2.87亿,占总人口的22.5%。童装的年产量却 只有6亿多件,生产童装将拥有一个庞大的市场空间。 2、确定目标:1年内做到销售额10亿元,成为国内童装市 场龙头老大 3、确定前提条件: 品牌:广受儿童喜爱,已有坚实基础,可以发挥品牌优势; 设计与面料:专程到欧洲考察了面料市场和设计风格; 资金:没有银行负债,闲臵资金有10亿元之多; 市场网络:借用饮料市场“联销体”网络。 4、拟定可选方案: 自己设计、建厂、建店销售;外包设计、贴牌生产、建店销 售;外包设计、贴牌生产、发展加盟店销售; 略



(三)平衡法 平衡法就是指在数量上使再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部门、生 产项目和生产要素之间达到综合平衡的一种方法。 企业计划综合平衡主要围绕三个中心进行, 1 、以利润为中心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综合平衡。主要是销 售收入与各种消耗的综合平衡,这一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提 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效果,达到利润目标。 2、以资金为中心的财务收支平衡。主要是筹集资金与投 资的平衡,目的是为了判断企业经营活动的资金保证程度 和利用情况。 3、以生产的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限为中心的生产 技术工作的平衡。主要是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生产技术 准备工作,以及设备维修、物资供应、外协、职工培训等 方面的平衡,目的是使生产过程各阶段能保持协调衔接。
五、计划的特征

1、目的性 2、首位性 3、普遍性 4、效率性
六、计划的类型
(一)按计划的地位和重要性分
类型 战略计划 战术计划 作业计划 制定者 高层 中层 基层 主要特点 计划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指导性。决定了相 当长的时间内组织资源的运动方向。 是战略的具体化(如何贯彻和执行战略计划) 战术计划的具体化,属短期计划。分解指标并 落实到每一个部门、人员。
作业最迟 必须开始 的时间
作业最早 可能完成 的时间
作业最迟 必须完成 的时间
作业 A B C D E F G H 紧前作业 —— A A B C B C B B E D 时间 3 3 2 3 7 5 2 6
4
C F
1
A
3
2 D 5 G 2
H 6
6
3





3、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作业时间 单一时间估计法。对作业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凭经验或统计 资料,结合现实生产条件,确定一个时间。 结点时间参数 结点最早开始时间: 结点最迟结束时间: 作业时间参数 作业最早开始时间:为作业的箭尾所触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 作业最早结束时间:该作业最早开始时间+该作业的作业时间 作业最迟结束时间:为该作业箭头结点的最迟结束时间 作业最迟开始时间:该作业最迟结束时间-该作业的作业时间
本年实际完成
对比计 划与实 际差异 计划修正因素 差异原因分析 客观情况变化 经营方针变化
本期五年计划顺延(2007—2011) 具体 较 细 较 粗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二)甘特图法 甘特图是把总的计划目标分解成人们能够理解和执行的, 具有相互关系的一项项事件,然后用条状图来表示各项活 动实际工作状况和计划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帮助管理者 制定纠偏措施,最终达到控制的目的。


(四)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编制大 型工程进度计划的有效方法。起源于关键线路法CPM和计 划评审术PERT,前者称为肯定型网络计划技术,后者称 为非肯定型网络计划技术。

1、网络图的构成要素 网络图由作业、结点、线路三要素组成 。
虚箭线
作业
箭线

结点
七、计划工作的原理
1.限定因素原理: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 素。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 实现期望的目标。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 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 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 的方案限定因素原理是决策的精髓。 2.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 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 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关主题